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善意取得

合同法善意取得

发布时间: 2021-12-19 07:28:22

❶ 合同是否有效是不是善意取得构成的必备条件~~~以及理由~~~

答:租赁合同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依据: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从我国学理和司法实践来看,善意取得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让与人必须是基于所有权人的意思占有动产。因此赃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遗失物、漂流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第三人如果是从出卖同类物品的公共市场上买得的,则即使是赃物、遗失物,仍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第二,财产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财产。法律禁止或限制流转的物,如爆炸物、枪支弹药、麻醉品、毒品等,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国家专有的财产以及法律禁止或限制流转的国有财产,也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国有企事业单位占有的,依法可以由这些单位处分的国有财产,与集体和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一样,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第三,必须是动产。善意取得只适用于动产。不动产所有权的移转采用登记制度,不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第四,受让人必须通过交换取得财产。受让人取得财产必须是通过买卖、互易、债务清偿、出资等具有交换性质的行为实现。如果通过继承、遗赠、赠与等行为取得财产,不适用善意取得。第五,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受让人善意,是指受让人相信财产的让与人为财产的所有人。受让人在让与后是否为善意,并不影响其取得所有权。从善意取得的基本概念和具备条件可以看出,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是“转让”,而“租赁”与“转让”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转让”是把自己的东西或应享的权利让给别人。“租赁”是出租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物品交与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由此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物品的权利,但物品的所有权仍保留在出租人手中。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租赁不具备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条件。

❷ 无权处分的合同现在都为有效的合同,那么善意取得还有什么意义

《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①因无权处分订立的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有效,不因买受人善意或恶意而受影响。
②若买受人为恶意,即使买卖的动产已经交付或者不动产已经办理过户登记,其所有权变动的效果仍为效力待定。如果在合理期限内权利人追认或者出卖人取得处分权,则所有权自交付或者登记时发生移转。反之,如果经过合理期间权利人拒绝追认或者处分人未取得处分权,则所有权不能发生移转,买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③若买受人为善意,且符合善意取得所有权的构成要件的,买受人直接依照法律的规定善意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反之,买受人虽为善意,若不符合善意取得动产所有权的构成要件,则即使动产已经交付或者不动产已经办理过户登记,所有权移转的效果仍为效力待定,须经权利人追认或者处分人取得处分权,才能发生所有权移转的效果。
④如果因为出卖人欠缺处分权致使买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权,因买卖合同有效,买受人有权对出卖人主张违约责任或者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法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的问题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回,该合同有效。此条答规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之一的无权处分行为。
一般情况下,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所有人的,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并且很可能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参考资料:.com//http://www.dongao.com/zckjs/jjf/201403/146669.shtml

❹ 合同无效还能善意取得吗

你的命题错了。善意取得一但成就,效力待定合同即认定为有效。如果是有其他无效事由,则善意取得不能成就。如果合同归于无效,善意取得没有理论基础,那不就是不当得利了么。况且现在民总已经认定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了,这个问题没意思了。

❺ 我国合同法中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吗

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规定,不是合同法中规定的,不动产也是适用善意取得的。

民法学中关于效力待定与善意取得的问题

你的问来题涉及无权处分的效力源问题。无权处分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权利人同意或追认就有效,权利人不同意或追认,可能无效,也可能仍然有效。这里就有一个善意取得的认定问题,认定买受人善意取得就有效,认定买受人非善意取得就无效。认定是否善意取得的法律依据是《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买受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认定善意取得。1、买受人基于善意;2、支付合理的对价;3、动产已经交付,不动产已经办理过户手续。如果认定买受人善意取得,那么买受人就是所有权人,就享有处分权,买受人再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肯定是有效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是买受人说善意取得就是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有个法律认定的问题。买受人只能主张其善意取得。

❼ 物权法解释一21条合同无效可以阻却善意取得

您好,在来“具有下列情形之源一,受让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的规定中,“取得”所有权表明该条所列要件可引发的法律效果是阻却善意取得的成立,而非成立善意取得后又丧失所有权。故而,个案若未满足《物权法》106条第1款后段之要件,自然无须适用《物权法解释(一)》第21条阻却成立善意取得。因此,老钟所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❽ 合同买卖和善意取得怎么区分

善意取得要求达到三个条件:一.买卖的物品在买卖之前没有经过登记。二.第三人须是善意的,不知道卖方是无权处分人,取得该物必须支付合理的对价。三.第三人已经合法取得该物,需要经过登记的物,已经经过登记。
物权法
第一百零六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热点内容
劳动法疑似职业病不续签赔偿 发布:2025-08-27 12:45:24 浏览:621
洛阳律师代理 发布:2025-08-27 12:36:35 浏览:855
法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信息 发布:2025-08-27 12:34:14 浏览:481
合同法释义第117 发布:2025-08-27 12:34:10 浏览:926
吉林省司法鉴定 发布:2025-08-27 12:33:37 浏览:60
劳动法中关于高温补贴 发布:2025-08-27 12:33:22 浏览:990
民法徽章 发布:2025-08-27 12:32:47 浏览:102
中国刑法第72 发布:2025-08-27 12:20:57 浏览:825
民法总则最新修改 发布:2025-08-27 12:05:00 浏览:279
素描法官 发布:2025-08-27 11:53:41 浏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