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关于高温补贴

劳动法中关于高温补贴

发布时间: 2025-08-27 12:33:22

劳动法的高温补贴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中并未直接规定高温补贴,高温补贴的相关规定依据是《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是关于高温补贴规定的主要内容:

  1. 适用条件

    • 室外露天作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
    • 室内高温作业: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
  2. 高温津贴标准

    • 室外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
    • 室内工作场所作业人员:在33℃以上工作,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3. 支付方式

    • 高温津贴应纳入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即作为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进行支付。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健康权益,确保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并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❷ 劳动法对室内高温作业的规定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法,对于室内高温作业的具体温度标准及其应对措施,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高温休假温度阈值。在高温天气下(即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或是在无法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至33℃以下的室内工作,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津贴标准为:每年6月至8月,对于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的劳动者,每人每月应发放不低于60元的高温津贴;对于在室内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以下的劳动者(不含33℃),每人每月应发放不低于45元的高温津贴。
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增加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具体规定如下:
1. 若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用人单位应停止安排室外露天作业,除非是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2. 若当日最高气温在37℃至40℃之间,用人单位全天安排的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 若当日最高气温在35℃至37℃之间,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此外,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应对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调整。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不得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温度在33℃以上的室内工作。用人单位在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时,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❸ 劳动法的高温补贴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关于高温补贴的规定如下

  1. 支付条件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作业;

    或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2. 津贴纳入工资

    高温津贴应纳入劳动者的工资总额。

  3. 高温津贴标准

    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4. 工资保障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法律依据:以上规定依据的是《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热点内容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论文 发布:2025-08-27 16:48:59 浏览:127
逆转裁判法官 发布:2025-08-27 16:45:49 浏览:678
司法考试大几 发布:2025-08-27 16:45:46 浏览:715
离婚律师11 发布:2025-08-27 16:44:43 浏览:828
假道德韩愈 发布:2025-08-27 16:37:36 浏览:850
行政法中的催告 发布:2025-08-27 16:24:08 浏览:344
假车祸骗保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7 16:15:55 浏览:44
大学职业道德的ppt 发布:2025-08-27 16:09:21 浏览:814
山西大学法学院张钧山西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7 16:00:55 浏览:676
安全用电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7 15:28:26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