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3答案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3答案

发布时间: 2022-01-14 06:58:07

①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去考研论坛找吧,那里有很多学哥学姐分享资料的,祝你好运! ...这个专业的东西去网络吧 ...

② 法社会学的问题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2、哲学基础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 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3、法社会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方法律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分析
1:从19世纪未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各种社会矛盾趋向激化,战争、经济危机等灾难频繁来临;旧的利益结构急剧变动,新的利益结构正在形成,新旧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这些社会问题都需要法律进行回应与解决。法学家和社会学家感到用17、18世纪形成的传统思想已不可能解释日益变化着的社会需要,必须冲破传统的概念法学、分析法学的束缚。通过调整法学的结构,创立新的理论,如果法学与社会脱节,仍然在传统的思维空间和法律范畴内工作,仍然只是注释现有的法律,不为国家的立法司法服务,不为政府解决蜂涌而至的社会问题出谋划策,不去考察法律的实践效果,法律就没有多大用处。

2: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民主法治理想之间产生的空距越来越大,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关注以往法律没有涉及的领域,如劳动、福利、教育、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劳工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公共交通法、经济法等社会立法不断制定出来,“法律的社会化”成为时代的潮流。“法律的社会化”的主要内涵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法律精神是义务,强调人民服从国家的权力。从17、18世纪“天赋人权”的观念流行以来,法律精神转向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进入20世纪后,资产阶级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权力和各种法律手段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法律不仅要注意保护个人利益,而且更应强调保护社会利益,因此用“社会化的法律”代替强调个人权利、自由的法律。法律社会化的结果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立法,如劳工法、最低工资法、环境保护法、住房法等,这是20世纪初席卷西欧、北美的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

这些社会化问题和法律实践当然要求对法学理论作出调整,如果法学研究依然与现实生活脱节,象分析法学那样局限于现有法律制度的要素和结构分析,进行纯粹的法律探讨,机械地注释成文法和判例法,不为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指南或提出意见,就不能适应社会和法律实践的需要。社会法学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和积极的社会推动下,并借助于社会学家提供的新观念和方法应运而生的。

3: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一贯主张把法放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理解。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斯多德的社会观念,从中世纪的阿奎那到启蒙学者对人和社会本质的看法,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因子。自17-18世纪开始就有不少学者认识到应在法与社会的关系中或在法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法律。如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就认为,法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它起源于社会常例,而不是人性。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一直试图探讨社会环境对法的影响,强调地理、气候、国土和人口等自然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注意在社会现实中研究法与其他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把法的精神解释为“法律同各种政制、风俗、气候、宗教、商业等等应有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孟德斯鸠被奉为法社会学的先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和英国法学家梅因等历史法学家也很重视探讨法的发展动力,强调法与社会环境和在社会环境与社会历史中发现法的真谛,当然,休谟、孟德斯鸠和历史法学家们的论述只是预示着社会法学,还不能把他们的学说冠以“社会法学”之名。

4、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来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他们认为确保知识内容可靠或科学的唯一途径,是将知识建立于观察经验的基础之上,哲学不应以抽象推理而应以“社会学”为根据,知识的进步只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社会学的目的论和方法论启发了一大批学者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观察和研究法与和法律制度。

③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有哪两种

是: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或主观主义)

早期的方法论观点 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K.马克思
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可以成为科学,因为社会现象同自
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
因果决定性,它们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并且可由普遍
规律来说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第一次
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列宁语),使社会
学与哲学和历史学相分离,并且使社会研究摆脱了传统
的思辨哲学方法。
另一创始人A.孔德主张,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类似自
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学科,这门学
科应当采用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实证主义方法。他在
社会领域中引入了自然科学形成时建立的基本假设,即
知识的经验性或实证性、研究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统一性。
孔德还具体论证了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比较方法和历
史方法对社会学的适用性。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
他最先系统、详细地论述了社会学方法论问题。在《社
会学方法的规则》(1894)一书中,他把社会现象界定为
普遍存在于群体间的、由外界的强制力施加于个人所引
起的社会行为、社会思想和社会感受。他认为社会现象
既不能归结为个人行为,也不能归结为生物现象和心理
现象。社会现象是一种集体的行为和观念,它是可以观
察的社会事实。通过这种界定,社会学就能够采用自然
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与实证主义观点相对立的是
源于哲学、历史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潮。19世纪末期,德
国曾发生一场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战,德国社会哲
学家W.狄尔泰指出,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对象与自然科学
有本质的不同。他认为,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研究离不
开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的任务不仅是客观描述社会,还
必须涉及伦理、宗教、艺术等价值观念。此外,人具有
自由意志,人类行为既没有规律性也无法预测。社会历
史现象都是独特的、偶然的,对此无法采用自然科学的
“规范”方法加以研究,而只能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加以
阐述和记录。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主张社会学研究的对
象是个人及其行为,而人的行为是受“合理化”的理性
支配的,与行为者的价值是相关的,但同时受环境的制
约,理性行为并不是绝对的意志自由,它受着具体的必
然因果律支配。因此,他建立的理解的社会学既反对人
文学派的主观唯心论,也反对机械的实证论,主张“价
值相关”和“价值无涉”(见价值中立和价值参照)是
研究社会现象的两条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基本原则。
三大方法论倾向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各个流派及其
关于方法论的不同观点,大体可以区分为实证主义(自
然主义),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或主观主义)两大倾
向;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则独树一帜。
实证主义方法论 西方社会学家大多在某种程度上
坚持由孔德和迪尔凯姆所开创的实证主义方向,其中包
括各种理论流派。尽管各派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
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张社会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社会学
不是探讨“应该如何”,而只是客观地阐明社会“究竟
是如何”,它不关注于独特的历史事件,而主要关注于社
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
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
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
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
问、文献考察等方法。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
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构建、证据搜集、证据分析
与评判、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
法并无本质区别。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
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作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
来,社会学是符合科学的逻辑的。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流派中,较极端的派别是定量主
义和数理社会学派。定量主义受心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
物测量学的影响,强调在任何科学中都必须使用测量和
计量的方法。定量主义的倡导者、美国社会学家G.A.伦
德伯格主张,任何概念都可以测量,由于定义不明确而
无法测量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用处的。20世纪40

④ “尔雅法社会学”的答案是什么

1.1
1.哪一流派不属于社会法学在西方法理学的三大流派?(儒家)
2.哪一项不是法社会学的名称?(社会学)
3.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法律与社会)
4.法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法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对√)
5.法律现象只是法学的研究对象。(错×)
1.2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例证”?《宪法》
2.埃尔文认为哪项不是法学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点?(从历史的、哲学的等角度出发)
3.埃尔文认为社会学家研究法律制度不关心的是(书本上的法)
4.法学家意见的特点就是从法律观点出发。(对√)
5.从多种角度来研究同样的问题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对√)
1.3
1.布莱克认为法学模式的目标是(判决)
2.(弗里德曼)提出“内在的观点”和“法律观点”这两种观点。
3.那种人不是“内部的人”?(普通人)
4.布莱克认为社会学模式关注的焦点是规则而不是社会结构。(错×)
5.人类学家在处理家庭纠纷时感兴趣的可能是不同文化在处理这类问题中的差异。(对√)
1.4
1.不属于“法律多元”表述的是(国家的法和政府的法)
2.拿类学家使用了国家法和非国家法的二元结构?(法人类学家)
3.《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惯》这本书是(马林诺夫斯基)写的
4.《法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是法律的有限性和法律的受制性.(对√)
5.民间法仅仅是指习惯法。(错×)
1.5
1.法律是“暴力的授权行使”是(霍贝尔)
2.拿一项不是原始与现代法的共同之处?(现代成熟的法律制度)
3.“第一类规则”和“第二类规则”是(哈特)
4.trobrander人服从这些“原始法”是因为畏惧法律的制裁。(错×)
5.原始与现代法有原则的区别。(对√)
1.6
1.(格里费斯)从社会控制分工的角度对人类学家法的概念进行了整合。
2.“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的框架着眼点是(未开化的社会)
3.“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的框架的着眼点是(现代社会)
4.习惯的再制度化就是法律产生的过程(对√)
5.“暴力的授权行使”就是非法律与法律的分界点(错×)
1.7
1.“正义与非正义”和“善和恶”是从那种观点思考问题?(伦理观点)
2.“私人政府的法”是(马考利)的观点
3.(图博纳)提出将法律多远主义观点带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当中
4.对于社会的同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对√)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规则、解释规则(错×)
1.“正义与非正义”和“善和恶”是从那种观点思考问题?(伦理观点)
2.“私人政府的法”是(马考利)的观点
3.(图博纳)提出将法律多远主义观点带入到法律全球化的研究当中
4.对于社会的同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对√)
5.只有公共政府才能制定规则、解释规则(错×)
1.8

⑤ 谁能提供法学方法论的相关试题及其答案

亲网络文库找比较靠谱 这边都懒得回答这么难的

⑥ 哪里可以找到法社会学的期末答案

涂尔干、韦伯等人强调法律的社会化,反对将法视为国家的唯一产物,认为应当专从组织化社会属,或社会本身,或人们社会行为中去探寻法的真谛。
庞德的法哲学的核心的社会利益说,认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他明确反对纯粹逻辑推理的僵化的概念主义或形式主义法学,认为法哲学要从单纯历史的和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中彻底解放出来。庞德的社会法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理论,他提出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纲领,启示人们关注社会制度和法律学说的实际效果,关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实际内容,并且注重法律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庞德认为,法律是发达政治组织化社会里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即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运用这种社会的暴力而达到的社会控制。在这一意义上,法律是一种“社会功能”或“社会控制”,是协调利益冲突的手段;法律的作用就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各种利益,尤其是社会利益;提出法的功能性概念来取代逻辑性概念,主张“有用即是真理”。
法社会学的结构没有统一的安排,因为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实在是一个大框架,几乎所有与法律有关的社会问题都可以放在其中,究竟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比较合适,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和注意中心。

热点内容
乌鲁木齐物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18 02:09:13 浏览:156
传道德内容 发布:2025-08-18 02:09:09 浏览:726
滨城区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18 02:08:28 浏览:905
民法与经济法关系论文 发布:2025-08-18 01:53:45 浏览:752
合同与契约的区别及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8 01:53:40 浏览:659
2018年劳动法对产检假相关规定 发布:2025-08-18 01:52:15 浏览:290
立法程序为 发布:2025-08-18 01:42:26 浏览:101
中级经济法履约保证金比例 发布:2025-08-18 01:33:08 浏览:434
消费者义务的法规 发布:2025-08-18 01:28:13 浏览:644
劳动局条例 发布:2025-08-18 01:27:33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