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法ppt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有什么区别
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经济合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其特征表现: (1)合同法以任意性规范为主。 (2)合同法以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为原则。 经济合同法是调整法人之间、法人与个体工商户、专业户、承包经营户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合同法调整对象是法人之间、法人与个体工商户、专业户、承包经营户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合同关系。作为经济合同法调整对象的经济合同关系主要指下列关系: (一)法人之间的经济合同关系; (二)法人与个体工商户、专业户、承包经营户之间的经济合同关系; (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合同管理机关对经济合同的监督、检查关系; (四)各级业务管理部门(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信用社)对经济合同的监督检查关系; (五)经济合同仲裁机关、人民法院对经济合同纠纷的裁决与裁判的关系等。 下列合同由于不是经济合同,因此,不受经济合同法调整: (一)公民个人之间订立的各类民事合同; (二)公民个人与法人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公民个人为了满足家庭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与法人之间订立的买卖、承揽、保管、借贷等合同; (四)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和生产责任制合同等; (五)中国法人与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签订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货物买卖、货物运输、技术引进和技术转让等合同。 由以上可看出,两者的范围不同,合同法的范围更广一些。而一般公司在制定制度时,可参照合同法施行,牵涉到经济具体行为时参照经济合同法施行。
B. 经济合同法,第128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128条
【具体条文】
第一百二十八条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同争议处理方式的规定。
和解是指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因合同发生的争议。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利
益,使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原则下解决争议的方式。和解、调解可以在诉讼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中某个阶段进行。用和解和调解的方式能够便捷地解决争议,省
时、省力,又不伤双方当事人的和气,因此,提倡解决合同争议首先利用和解和调解的方式。
和解和调解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进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强迫对方当事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第三
人也不能强迫调解。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功的,可以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仲裁机构是依照法律规定成立的专门裁决合同争议的机
构。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机构不是司法机关,其裁决程序简便,处理争议较快。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可以根据事先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不仅可以约定向中国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约定向国外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需要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没有订立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不能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解决合同争议。
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是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应当自动履行;拒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具体的全文内容你可以到政府网站下载。
http://www.gov.cn/banshi/2005-07/11/content_13695.htm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为保障社会主义市来场经源济的健康发展,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法律
全文:http://ke..com/view/1058954.htm#3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在合同法实施之后就已经废止不能再适用了,同时废止的还有技术合同法和涉外经济法。
E. 中国有没有《经济合同法》
我国曾有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于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专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属过,自1982年7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出台后被废止,《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八条规定“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
F. 合同法和经济合同法有什么区别经济合同法现在还有效吗
目前已经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这个概念,此法律已经被《中华版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权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 则
第四百二十八条 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
G. 合同法与经济合同的内容是什么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经济合同法》(1981年)、《涉外经济合同法》(1985年)和《技术合同法》(1987年)。这三部合同法对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内经济、技术的交流利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不能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该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三部合同法同时废止。
我国的《合同法》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组成,总则主要规定《合同法》的宗旨、基本原则及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救济等规范;分则对15种具体的合同予以规定;附则是对合同的施行日期的规定。
《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主要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关系,贷、赠与等合同关系,自然人之间的买卖、租赁、借关系等。
另外,在政府机关参与的合同中,政府机关作为平等的主体与对方签订合同时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购,依照其规定;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
需要指出的是,涉及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肋协议,不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这是因为这几类关系具有极强的人身性,而人身权利是不可转让的特殊权利,不同于财产权。
经济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财产保险等合同。
订立经济合同,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应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代订经济合同,必须事先取得委托单位的委托证明,并根据授权范围以委托人的名义签订,才对委托人直接产生权利和义务。经济合同应具备的主要条款是:标的(指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酬金、履行的期限及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的或按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也是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当事人双方依法就前列条款协商一致,经济合同就成立。具体实施条例或细则规定,必须签字盖章才能成立的,只有经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后合同才能成立。
如双方约定必须经鉴证或公证后才能成立或生效的,则必须履行鉴证或公证手续。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为保证经济合同的履行,双方可以协商设定担保措施。如定金、保证、抵押、留置等。采用定金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由保证人担保的,保证人应当是具有代偿能力的公民、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不能担任保证人。当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按照担保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
经济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发生下述情况之一的,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
1.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经济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3.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
在第1种情况下,要求双方达成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协议,协议未达成以前,原经济合同仍然有效。在第2、3两种情况下当事人一方有权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变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或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当事人一方发生合并、分立时,由变更后的当事人承担或者分别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和享受应有的权利。经济合同不得因承办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解除。
为严肃合同纪律,违反经济合同的,要承担违约责任。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违约金、赔偿金、继续履行等。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对方要求继续履行的,还应继续履行。违约金、赔偿金应在明确责任后十天内偿付,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
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没有仲裁条款又无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经济合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其裁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