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详解劳动合同法38条

详解劳动合同法38条

发布时间: 2022-01-14 16:25:51

① 劳动合同法38条

劳动合同法38条是关于用人单位违约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按照此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作年限给予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1)详解劳动合同法38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② 劳动合同法38条条款

劳动法合同法》第38条条款具体内容: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根据《劳动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③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中“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应包含两层含义,具体如下:

  1. 就行为性质而言,应当是“不及时支付”或/和“不足额支付”,

  2. 就支付对象而言,应当仅指“劳动报酬”。

“不及时/足额支付”情形,包括如下几种

(一)不及时支付劳动报酬:即用人单位无故未按照劳动合同或双方约定时间支付劳动报酬,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无故拖欠薪资”。对此,原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四条有明确定义,“ “无故拖欠”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二)克扣劳动报酬:原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3条定义:“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截至目前,此定义仍可用于判断是否构成“克扣”。

④ 劳动合同法第38条1款的详细解释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回
(一)未按照劳动答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健康安全是用人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是对劳动者基本利益的维护。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指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必须提供的生产、工作条件和劳功安全卫生保护措施。即用人单位保证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和劳动过程中安全健康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劳动场所和设备、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等。本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即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末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劳动合同的规定提供劳动条件,致使劳动安全、劳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并得到国家劳动部门、卫生部门的确认,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⑤ 劳动法38条第二项和第六项劳动合同 法第十条劳动合同法第 18条十项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请

首先,问题有错误,劳动法38条无2、6项,您应该指的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二项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即没有及时或者没有足额都可以,比如工资5000,单位没合法理由给你发3500,这就属于未足额。未及时是说工资支付日期届满后7天仍没支付。这两种情形可以解除合同。

6项说的是其他类,是一个概括性说法,没实际意义。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要书面定立。但了劳动关系是从用工之日起建立,比如你们10月1日签合同,但10月20才开始上班。那么这期间你们双方便是没有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定立劳动合同,比如10月1日入职,那么10月31日之前一定要签合同。


第十八条 没有第十项亲我没法解释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比如你2012年10月1日入职,单位到2013年10月1日都没跟你签合同,那么你可以要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的双倍工资,即11个月的。

  2. 符合定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用人单位不定力,应当支付2倍工资。比如你工作满10年,再签合同要无固定期限,结果单位不同意,你有证据证明,就可以要双倍工资。

⑥ 劳动合同法第38条1款的详细解读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属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⑦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目前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任意克扣职工工资,停发、少发甚至完全不发工资,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赚钱不顾劳动者死活,让职工在有毒气体、无防护设备等恶劣的生产环境下劳动,导致职工中毒生病、死亡或残废。针对这种情况,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特别解除权可无条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7)详解劳动合同法38条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1],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⑧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

用人单位应该这么办:
1、积极主动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提供员工不内愿意自己参加社会保险法容的书面证据,劳动者曾经与用人单位达成书面协议,同时用人单位已经每月按时将用人单位应该缴纳单位部分的社会保险法费支付给了员工,有工资支付单为证。
2、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没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过错存在,则劳动者没有依法离职而擅自走人属于旷工行为,用人单位调查落实后可以对该员工做出旷工处理。
3、《劳动合同法》第90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⑨ 劳动合同法38条的问题

“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版单位违章指挥、强权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是指劳动者碰到这种情形的,可以当场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这强调的是劳动者事先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准备,完全是碰到状况即兴提出的。

前面六条的情形一般是提前一天告知单位,说明是因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哪一项规定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这强调的是劳动者事先有解除劳动合同的准备,只是不需要诸如提前三天或者一个月通知。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66 发布:2025-08-17 17:54:47 浏览:219
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 发布:2025-08-17 17:41:49 浏览:272
上海张勇律师 发布:2025-08-17 17:41:46 浏览:760
新婚姻法房产证名字是谁就归谁吗 发布:2025-08-17 17:41:43 浏览:950
广西法治日报电子 发布:2025-08-17 17:39:31 浏览:949
法院软件系统 发布:2025-08-17 17:27:47 浏览:849
东阿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17 17:17:44 浏览:562
刑法中对自杀的定义 发布:2025-08-17 17:12:40 浏览:408
2016司法考试群 发布:2025-08-17 17:06:01 浏览:977
大连开发区工伤事故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17 16:47:23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