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offer
1. 谁能仔细讲讲香港合同法中offer和invitation to treat的区别、定义和相关的例子比较吗
“Invitation to treat” does not have binding force to the person who is giving it to another person,. E.g. advertisement, price displayed on the shop-window. This is an “invitation” to another person to make an offer to contract. A buyer may make an offer; the seller may reject that offer.
On the contrary, an “offer” must be clearly made and direct approach to another party to contract; it is an expression of willingness to negotiate. Thus, the person make an “offer” is intending to be bound.
These two concepts not only have been applied in common law, but also in German civil law system. I hope my explanation can really help you.
中文来说,“Invitation to treat”是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而“offer”则是要约,与承诺相对应,依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其构成要件主要有: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二者的区别明显:其一,效力不同。要约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而要约邀请则无;其二,要约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受要约人承诺送达,合同即告成立。要约邀请,则不是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它只是唤起别人向自己作出要约表示或使自己能向别人发出要约;其三,要约必须包含能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必要条款,要约邀请则不是;其四,要约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而要约邀请的对象则一般是不特定的大众对象。
希望我的解释能够真正的帮助你。
2. OFFER LETTER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证据来使用,其证明效力视情况而定。
offerletter:所谓回offerletter,目前还没有一答个统一的名字,offer在法律上一般翻译为“要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就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这个意思表示应当内容具体确定,并且要约人一旦作出了承诺,就要受到意思表示的约束。因此offerletter一般应用为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前,向劳动者发出的一份有关录用信息的信函。在法律上应受民法、合同法调整,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不等同于劳动合同。一旦发出,对用人单位就产生法律约束,而劳动者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在人员录用比较规范的企业,offerletter中一般会向劳动者写明报到的时间、地点,薪酬福利以及职位等信息,并明确该录用信的有效期以及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即劳动合同签订后,该录用信是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还是失去效力。劳动者收到该录用信函后,如果同意录用,则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将签名后的录用信寄至或传真至用人单位。
3. 请问法律合同法里的offer, agreement, puff, consideration分别是什么意思啊,谢谢
offer在法律上一般翻译为要约,指当事人一方提出订约条件,愿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专向表示。
agreement的意思属为协议。
puff的意思为气喘吁吁。
consideration的意思为考虑。
(3)合同法offer扩展阅读:
offer要约的条件:
a.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如果没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受要约人难以做出承诺,即使做出了承诺,也会因为双方的这种合意不具备合同的的主要条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
所谓“确定”,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则无法承诺。
b.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拘束。
4. offer的法律效力的问题
公司的offer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约,即向应聘者发出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请求。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要约不得撤消。应聘者为了实现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已经辞去了原先的职务,即已经为履行劳动合同作了准备工作。这份要约公司已经不能撤消了。如果要撤消,必须承担因此给应聘者带来的损失。
2:对于收到纸质offer的应聘者,要注意offer上是否有有权人的签字或公司盖章。如果应聘者得到的只是一张简单打印的纸,可能出现无法得到认可的情况。
3:如果公司的offer没有明确入职时间,建议先与公司确认入职时间后再辞职。因为没有明确时间的offer在法律上是可撤消的。
资料拓展:
1、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人们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获得法律的保护。显然,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为和事实的效力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赋予的。只要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就当然地具有一定的效力。
2、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3、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资料来源:网络词条法律效力
5. 关于offer和劳动合同的问题
offer可以视为你和公司间的口头协议,并无法律效力。
三方协议的效力也只是由学校来保证,只有到公司报到后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
offer上是否提及违约金,与三方协议违约时是否收取违约金无关。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签署的,毕业生违约时,有的学校要收违约金,有的学校不收,而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收违约金。只有两种情况除外:
[1] 毕业生考上国家公务员后违约,学校和单位均不得收违约金;
[2] 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学校不得收违约金,如在招聘过程中明示单位且获得同意,则单位也不收违约金。
该回答在2005-11-29 08:50:40由回答者修改过
6. offer具有法律效力吗
offer对企业具有法律效力,对个人约束力不大。
虽然Offer只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要约,Offer并不是劳动合同,仅仅是用人单位单方向劳动者发出的聘用意向,是一种意思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OfferLetter并不是正式的合同,公司的Offer同样是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合同法》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第二款之规定,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要约不得撤消。
(6)合同法offer扩展阅读
如果企业反悔对受要约人造成损失可以要求赔偿,可以主张损失的赔偿范围包括:
1、主要的经济损失。一般为被录用者自原单位离职后的应得工资收入损失、应得经济补偿等。
2、其他损失。一般为劳动合同磋商过程中发生的邮寄费、交通费、体检费等费用。
3、机会损失。一般为被录用者因此而放弃其他的就业机会。
以上这些损失法院在具体判决时都会考虑在内的,但是,对于损害赔偿数额的合理性,法院会结合个案具体情况予以综合考量。
7. 劳动合同前,offer的作用和法律效力
1、offer只是 公司发给你的,是单方的意思表示,告诉你这家公司愿意要你,但是你专可以决定去不去;属
2、劳动合同说明你和公司之间确定了劳动关系,是双方的约定。
建议你重新向公司要份offer,至少要保证*年*月要在你拿到offer之后。
8. 签了劳动合同offer还有法律效力吗
签订劳动合同就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回面劳动合同答。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9. 劳动合同与offer有什么区别
三方是指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劳动法》第16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又补充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第21条还指出: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通常来讲,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短,可以是1至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在明确劳动关系之后,求职者应注意及时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防止社会保险费等权益受到侵害;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明显是违法的,毕业生不要以为不签合同就可以更自由,不签合同会损害毕业生作为劳动者的权益,特别是在双方产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出现工伤等情况时,会带来更大麻烦。双方未订立劳动合同的,“跳槽”行为将不受用人单位约束。
三方协议签订后不是万事大吉,还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指出: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位一旦和求职者确立了劳动关系,就应依法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
一份合法的合同包括: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于工作的内容应当尽量细化。如,岗位工种外延大或比较广,说明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当事人从事的岗位工种变化范围大。
求职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对岗位工种适度细化。对于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求职者希望在劳动合同中体现的内容,当事人可提出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求职者一旦发现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的,及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说明修订。
10. 请问法律合同法里的offer, agreement, puff, consideration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订单 同意 puff的意思要看下语境才能知道。 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