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是经济法主体
Ⅰ 经济法主体包括所有的组织或个人。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经济法主体复是指经济制法律关系的参与人。经济法主体具体包括:国家、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民在通常情况下是民事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公民个人也可成为经济法主体,如有应税收入的个人是税法主体。因此不能笼统的把公民个人称做经济法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取得方式:(1)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2)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3)依照法律、法规或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4)依照法律、法规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并核准登记而成立;(5)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依法成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例如,经济法主体的范围包括:
2.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类型: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
3.市场主体。类型属于:经营者,消费者。
Ⅱ 国家机关不是民法主体而是经济法主体吗
应该是行政法主体吧。
Ⅲ 经济法的主体是什么
经济法主体亦称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受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它是经济法律关系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直接参与者,既是经济权利(权力)的享有者,又是经济义务的承担者,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中文名称
经济法主体
外文名称
Subject of economic law
亦称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伴随过程
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
基本特征
地位的层级性等
基本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有法定取得和授权取得两种方式。相对于民法和行政法主体而言,经济法主体具有不同于它们的本质属性:
首先,经济法主体具有经济利益性,即它应当是某种经济利益的明确代表,是该种经济利益的积极追求和维护者。不论国家主体也好,还是组织主体、个人主体也好,法律对经济法主体经济行为的调控,更多地通过平衡协调的手段控制该类主体行为的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完成的。
其次,经济法主体具有纵横统一性,这是由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应当是纵向因素和横向因素的统一所决定的。
最后,经济法主体具有责任优先性,即它应当以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定位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应当将社会责任作为评价其在法律关系中所处地位和所为法律行为的标准。
主体分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经济法主体进行概括和抽象。经济法主体的归类体现了经济法和经济法主体的本质。
经济法主体相关书籍
经济法的主体可分为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和市场规制法的主体。前者分为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和承受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主体即调控主体和承控(受控)主体。后者分为代表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或规制的主体和在市场经济中接受国家的市场规制的主体即规制(管理)主体和受制主体(市场主体)。
二、把经济法主体分为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并且认为这两种主体的划分是相对的。李昌麒教授则认为经济法主体应分为经济决策主体、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实施主体。漆多俊教授的几种分类方法里,有一种就把经济法主体分为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史际春等认为经济法主体大致可以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
Ⅳ 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组织,请问:内部组织的定义是怎样的社会组织又有哪些
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内部组织不属于经济法的主体。
社会组织,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保险业协会等等,就属于社会组织。
Ⅳ 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审判机关 对吗
不对。。。。审判机关怎么会是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主体应该是行政机关中涉及经济管理的机关吧
Ⅵ 学校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
不属于
属于的是
(1)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经济管理回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其他管理机关。(2)社会答组织。A.核算组织,是指一种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B.预算组织,是指专靠国家预算从事非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如军队、学校、医院等社会组织。(3)其他社会组织。指国家法律承认的,不属于以上社会组织的其他社会组织,只是在参与经济活动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出现。(4)个体经济户和农村社员。(5)企业内部职工。——唐国栋主编:《经济法基础》,第96—97页,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
Ⅶ 经济法的主要主体是什么
经济法主体是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袭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受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
经济法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享受经济权利的一方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一方为义务主体。
经济法主体有某市财政局、某研究院、某公司的子公司、公民某某等。经济法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或能力。
(7)国家不是经济法主体扩展阅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1、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
2、企业。主要包括各类法人企业、公司及其他非法人企业。企业是联系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机关和作为消费主体的单位和个人的重要纽带。
3、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4、社会团体。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工会、妇联、行业性、职业性协会及公益性、学术性团体等。
Ⅷ 国际经济法主体包括哪些
(1)个人。个人作为一般的民事关系主体,有权从事国际经济活动。(2)法人版。包括法人、法人集团、权跨国公司等,是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也是数量最多的部分。(3)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上具有法人资格,有些国际组织的决议、规定、原则、制定的标准合同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各国遵守的原则和准则,成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之一。(4)国家。国家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种国际、国内的经济活动,签订各种合同、条约和协议,并以国库的全部资产承担责任。除了直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之外,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还具有其他主体所不具有的特殊职能,即对经济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Ⅸ 国家不是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对还是错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