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的基本特征
㈠ 婚姻法的本质属性
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夫妻.家庭是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单位.
婚姻家庭关系是以两性结合为前提,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社会性是它的性质,自然性是它的特点.
1、婚姻家庭的社会性
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还受当时的上层建筑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道德,它是一种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可通过舆论发挥作用.
2、婚姻家庭关系的自然性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殊的社会关系,生理学和生物学的某些自然规律必然会对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作用.具体表现为: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关于禁止结婚条件的规定.
--------------------------------------------------------------
1、婚姻家庭的性质
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其性质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的形成前提,社会属性则是婚姻家庭性质的决定因素,也是其本质属性.
(1)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指婚姻家庭赖以产生和存在的自然条件以及婚姻家庭所蕴涵的自然规律.这是婚姻家庭独有的特性,使得婚姻家庭与其他社会关系区分开来.
(2)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
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指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的社会力量以及婚姻家庭所反映出的社会要求.这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3、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1)广泛性
婚姻家庭法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调整范围极为广泛.每个自然人无论性别、无论年龄,都不可避免地与婚姻家庭发生联系.
(2)伦理性
以两性血缘为基础的婚姻家庭关系,既是一种身份关系又是一种伦理关系.
(3)强制性
当一定的法律行为如结婚、离婚、收养等实施时,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当一定的法律事实如结婚、离婚、收养等发生后,其法律后果由法律预先规定,当事人不得自行或合意改变.
2016-07-30
0
更多回答(1)
㈡ 《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具有哪些特点
一、在抄总则中,在保留原“五项基本原则”和“四个禁止”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内容:一是“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禁止家庭暴力”。二是明确规定:“夫妻应相互忠实、互相尊重、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婚姻家庭关系”。二、在婚姻制度中,补充了五个内容:1、删除了“麻风病禁止结婚的规定”,2、维护登记制度,“未办结婚登记的,应补办登记”,3、确认夫妻平等的住所选择权和决定权;“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成员”,4、正式确定无效婚姻制度,5、创立了可撤销婚姻制度。三、在家庭关系中,凸显夫妻财产的法律地位;加强了亲属关系的法律调整。增加七个内容:1、明确规定了财产关系、2、补充“禁止弃婴”、3、“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制”,4、“未直接抚养非婚子女的生父、生母要承担其生活费和教育费”,5、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有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义务,6、弟妹有抚养尝失能力的兄姐的义务,7、“子女应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赡养义务,不能因父母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我的说法如果能使你满意;请采纳。
㈢ 1.简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征
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回上的集中表现。婚答姻法的特征: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适用范围特别广,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适用部分人的特别法。(2)伦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3)强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大部分是强制性规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
㈣ 中国近代婚姻法的特征
中国近代婚姻法的特征。
近代婚姻法的主要特征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
㈤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婚姻自由原则
婚姻自由又称婚姻自主,是指婚姻当事人享有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婚姻的权利。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有权基于本人的意志,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他人的干涉和强制。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二、一夫一妻制原则
一夫一妻制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妻子,一个妇女只能嫁一个丈夫,不能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缔结婚姻。一夫一妻制是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在婚姻关系上实现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也是男女真心相爱、建立美满婚姻的要求。
三、男女平等原则
男女平等,是指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个方面,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男女平等是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婚姻法中男女平等的原则在内容上很广泛,它包括:男女双方在结婚、离婚问题上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其他男女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也是平等的。
夫妻间、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平等关系,是我国男女两性法律地位平等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体现,它是建立美满的婚姻关系和发展和睦的家庭生活的重要保障。
四、特别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权益的原则
特别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权益,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特别保护妇女的权益和实行男女平等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使妇女获得了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重男轻女的旧习俗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因此,法律不仅要规定男女平等,还要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对妇女的权益给予特殊的保护。婚姻法中规定保护妇女的内容十分广泛。
如该法特别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特别保护妇女权益,对于促进妇女的彻底解放,发挥她们在建设祖国中的“半边天”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保护儿童,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需要。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这种义务不因离婚而免除,保障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的权益,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收养法中禁止借收养名义拐骗、买卖儿童。民法通则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制度。
特别保护老人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家庭的重要任务。赡养老人,是我国人民的美德。
(5)婚姻法的基本特征扩展阅读:
婚姻法所禁止的行为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禁止重婚。实行一夫一妻制就必须反对重婚。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谓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
3、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除重婚外,其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也在禁止之列。其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指有配偶者与第三人未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如姘居关系。
4、禁止家庭暴力、禁止虐待和遗弃。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就必须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㈥ 我国婚姻法具有的什么特点
我国婚姻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特点是:
1、普遍性。婚姻是适用范围及广泛专的法律属,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
2、伦理性。婚姻关系是男女两性关系;家庭关系是血亲关系。它不仅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而且还要受政治、道德、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婚姻法所规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就是以这个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3、强制性。婚姻法作为法律具有强制性,而且大部分规范是强制性的。
㈦ 婚姻家庭法有哪些特征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回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答现。婚姻法的特征: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适用百范围特别广,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适用部分人的特别法。
(2)伦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
(3)强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大部分是强制性规范。
㈧ 谁了解新婚姻法的特点都有哪些
您好,新婚姻法为一项具有较强道德理论性的法律,该法律对婚姻的自主平等较为注重,且要求夫妻间相互尊重和忠诚,对妇女、老人和儿童进行合法权益的保护。在该法律中对一方的所有财产以及双方所有的财产进行良好明确,由于这些特点使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在对婚姻案件的处理方面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其中对一夫一妻制度也有明确的保障,对已婚者和他人同居以及家庭暴力方面有新的制约,使家庭成员得到更好的保护。
(一) 立法模式上的特点
我国在传统的立法中,对亲属的财政并无特别重视,表明其有时代局限性。在新婚姻法里有私法设立,也就是不可因为夫妻的关系而对财产进行归属权的改变,没有人可以对对方利益进行占有。在现有的婚姻法中不再对身份进行过度重视,而更加保护有独立人格人的权利和利益。在该法中所采取的财产制度为婚后所得的为共同所有,其中明确了婚后所得的财产为夫妻二人给予共同管理、处理和收益。在旧的婚姻法中,在财产制的规定中太过简约,没有对时间、范围以及效力进行明确规定。新婚姻法在财产制上主要为法定财产,而约定财产作为辅助,这一举措,具有时代性的特色。
(二) 技术上的特点
传统的婚姻法中,很多规定都比较原则化和抽象化,不能对社会法制和法律的自身价值进行满足。在新婚姻法中,在立法方面向民法方面倾向,并在粗放型到细密型进行转变,有更高的科学性。而且新婚姻法在语言方面,具有规范性和通俗易懂的特点,内容条理清楚,并对家庭内容、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有相应的完善。该法律与其他法律都要对反面保障反面结合以及正面规范,其重要的要素为: 处理、制裁和假定。并给予系统化和完整化的完善。新婚姻法有三个反面的责任体系。在婚姻制度的对应下,对违反婚姻的无效进行明确规定,并对离婚损害给予赔偿制度。在亲属财产权上相对应,有侵犯财产权方面民事的责任制度。建立新婚姻法的法律责任机制,可对人们进行消极行为的约束和禁止,对积极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使法律制度得到体系方面的健全和保障。
(三) 对个人的财产和权利进行保护
在对婚姻家庭事务中婚姻法的解释,法律方面有明确规定,使其在对婚姻家庭案件的审理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在个人财产上有更高的保护,使权利意识和个人的独立意识都得到增强,包括父母给子女买房的房产归属问题,准确定位为婚前的房产归属,这些都对个人的财产权利得到相应的保护和提高。很多父母给子女买房,都花尽毕生积蓄,可是年轻人在婚姻生活中,由于不确定性以及动机不纯的婚姻,会因为房产的归属,而影响到双方感情,还会对家庭财产问题给予直接伤害,因此对其对自家财产都较好的保护。还有情况为第三者处于善意购买属于夫妻双方的房产,会促进他们对正当权利的保护,因此新婚姻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并较好保护了双方的财产,使得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都有所增强。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㈨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一)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这是我国婚
姻法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男女
双方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结婚和
离婚都不附带任何外在条件,以男女双方是否有感情作
为婚姻成立、延续或解除的唯一根据。禁止买卖婚姻、包
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婚姻自由只有在社会
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做到。封建社会的婚姻是维护封建等
级特权联系的纽带,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婚姻自由”
只不过是“契约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主义制度下
的婚姻自由不仅在法律上铲除了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妇
女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才使婚姻自由真正成为现实。当
然,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婚姻自由是服从社会主义原则
的,它是人民的一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又不是绝
对的,还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二)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及其他破坏一夫一
妻制的行为。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个人同时只能有一个配
偶。实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两性关系
的客观要求,是婚姻家庭关系上实现男女平等的必要条
件。一夫一妻制在人类社会虽然已经有几千年,但在私有
制社会里却是专对妇女而言的虚伪的一夫一妻制 。只有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男女是完全平等的,才能真正实行一
夫一妻制。
(三)实行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我国婚姻法所规
定的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各方面享
有平等的权利,负有平等的义务。这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婚
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标
志。实行男女平等,就必须反对男尊女卑的旧思想,提高
妇女的地位,尊重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
待。妇女、儿童和老人是主要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合法权
益得不到保护,家庭就不可能幸福,社会也不会安宁。妇
女占人口的半数,她们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又是
家庭主妇和伟大的母亲,她们理应受到尊重。儿童是国家
的后代、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保护和培养儿童,使他
们健康成长,不仅是社会主义家庭的职能之一,也是社会
的任务。老人为社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抚养子女付出了
心血,他们当之无愧地应该受到人们的受戴和保护。
(五)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的生育观。计划生育,
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四化建设
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婚姻
法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规定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每对夫妻
的义务。只有计划生育,才能做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
素质,保护母亲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