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租赁经济法
合同法是抄民袭法的范畴。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我国现行立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观点,认为《民法通则》是民法这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属于大民法的范畴。
❷ 经济法概论 简述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市场主体的资格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关系、社会与市场利益平衡关系_
。P2 2.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所确认的具有 权利义务 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主要是一定的财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P3 3. 法律关系由 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与义务
三者构成。P3 4.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自然人、法人 以及其它主体。
P3 5.
法律关系客体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通常包括_物 、行为
和精神产品。P3 6.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 经济法律关系
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和情形。P3 7. 法律事实通常分为法律实践和_
法律事实 两类。事件是指与当事人_
意志
无关的客观现象;行为是指根据当事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能够引起_法律_
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自学活动。P4 8. 从权利的标的内容看,经济法律权利主要包括两种:财产权、_部分人身权
。P4 9. 从权利的实现或者作用上
,经济法律权利可分为五类:支配权、形成权、期待权、请求权、抗辩权P4 10. 经济法律责任是
财产 责任,但它既可以单独行驶,也可与其它责任共同运用。P5
11. 法人依法成立,以独立的名义享有_民事权利_、
_承担民事义务_。
P8 12. 企业法人登记机关为 工商行政管理局,实行_
分级 登记管理的原则。P8 13. 代理的种类有:_委托代理、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再代理
。P11 14. 所有权的内容:_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_。
P13 15. 债法律关系由_主体、客体_和_
内容_三要素构成。P16
16. 债的分类包括:合同之债与
非合同之债_、特定物之债与_种类物之债
_;按份之债与_连带之债_;简单之债 与_
选择之债_。P16
17. 公司是企业的_法人_,由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_
全部_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P21
18.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__50_人以下,同时还规定了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_
一个_法人股 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P21 19.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设置_会计_帐薄,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建立本公司的_
财务、会计_制度,应当按 会计年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P23 20. 公司合并分为
_吸收合并、新设合并_。P24 21. 公司分立指由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分解为_
两个或两个以上_新公司。P24 22.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_
一万元_并需一次缴足。P26 23. 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出资设立,而不向_
社会 公开募集。P27 24.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_3
万元_P27 25. 新修订的
《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可以
_分次_出资,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
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_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_
5_年内缴足。P27 26. 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务出资,但全体股东的货币 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__30%_。P28 27.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包括三种:_
首次会议我、临时会议、定期会议_。P30 28.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
_3人_。P32 29.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_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它股东 过
_半数 _同意;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让股东有 优先
购买权。 30.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有2人以上
200
人以下,其中半数 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发起人认购和 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
❸ 经济法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所干预、管理和调控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a.国家规范经济组织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规范组织的法律,是为了防止垄断组织的出现,从组织上保证市场经济顺利发展。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投资法等。
b.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干预是经济法的重要调整方式,这方面的法律有证券法、票据法、破产法、金融法、保险法、房地产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
c.国家管理、规范经济秩序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日本学者丹宗昭信认为::经济法是国家规制市场支配的法,现代经济法的核心是垄断禁止法。这方面的法律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产品质量法。
d.国家在经济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此种经济关系的特点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使经济各部门运行协调,使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平稳。这方面的法律有财政法、税法、计划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等。
基本原则
包括社会本位原则、实质公平原则、经济效率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❹ 经济法问题
(1)承租方月付累计两期或季付一期未按本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支付租金,经催告仍不及时支付,构成严重违约;
(2)甲公司有权解除融资租赁合同,因为承租方存在上述的严重违约情况。此时,甲公司有权要求承租人支付解除合同之日到期未付租金及其逾期利息,并向出租人返还租赁物。承租人未于合同解除之日向出租人返还租赁物的,承租人应向出租人支付占有期间给出租人造成的损失(该期间自解除合同之日起至租赁物实际返还出租人之日止,损失赔偿额按本合同约定的租金为标准计付)。
(3)丁公司应该承担保证责任,因为当承租人未按主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无论出租人对主合同项下的债权是否拥有其它担保,出租人均有权直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4)不属于破产财产。已作为银行贷款等债权的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的财产,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享有就该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物或者其他担保物的价款超过其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部分属于破产还债的财产。
(5)不属于破产财产,因为甲公司拥有该设备的所有权,该设备不属于乙公司所有。
❺ 经济法中公司有哪几种分类
你好,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目前有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涉外经济(包括外商投资、中外合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等经济类型,相应我国企业立法的模式也是按经济类型来安排,从而形成了按经济类型来确定企业法定种类的特殊情况。它们是:
(1)国有企业。这是指企业的全部财产属于国家,由国家出资兴办的企业。国有企业的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发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及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还包括上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的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这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出资举办的企业。它包括城乡劳动者使用集体资本投资兴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3)私营企业。这是指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有法定数额以上的雇工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在我国这类企业由公民个人出资兴办并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产经营方式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雇工数额应在8人以上。这类企业原以经营第三产业为主,现已涉足第一、第二产业,向科技型、生产型、外向型方向发展。
(4)股份制企业。企业的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而构成的企业。我国的股份制企业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两种组织形式。某些国有、集体、私营等经济组织虽以股份制形式经营,但未按公司法有关既定改制规范的,未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的,仍按原所有制经济性质划归其经济类型。
(5)联营企业。这是指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联营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如果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协议的约定负连带责任的,则要承担连带责任。
(6)外商投资企业。这类企业包括中外合营者在中国境内经过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营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也包括由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按我国法律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经中国有关机关批准而设立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还包括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单独投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外资企业。
(7)港、澳、台投资企业。这是指港、澳、台投资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合资、合作或独资形式在大陆举办的企业。在法律适用上,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在经济类型上它是不同于涉外投资的经济类型。
(8)股份合作企业。这是指一种以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相结合作为其成立、运作基础的经济组织,它把资本与劳动力这两个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具有股份制企业与合作制企业优点的新兴的企业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是为让外人感到困惑和混淆的地方,很多人说所谓的“一人公司”或者“一块钱注册一个企业”,都是对于个人独资企业的误解和谣传(这其中,没有操守、不学无术的记者们起了很多恶劣的作用)。
个人独资企业是按照个人独资企业法成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作为一个自然人企业,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经营风险负无限连带责任。也就是说,个独企根本不是企业法人,更谈不上公司法人。
1、在投资者的身份上,首先要求是中国公民,其次规定某些职业者不能成为投资人,比如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公检法系统人员(当然,应然和实然之间是有差别的,我想大家也知道);
2、出资。这里存在严重的谣传和误解。个独法中确实没有关于最低出资额的规定,只是笼统讲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但是任何企业要运行都是要有必要投入的,个独企也不例外,没有足够与拟开展的业务相应的投入,工商部门是不会批准的。在实践中,依照地区、行业不同,实际的最低限额一般在5万-10万之间;在投资方式上,可以以投资者自己的财产出资,也可以以夫妻双方的家庭财产出资——后果就是如果债务不能清偿时,也需要用家庭财产来偿还;四、合伙企业的历史要比其他企业形式存在的时间更悠久,也是经济生活中数量众多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专业服务的领域中,大多是采用合伙制。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1)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是一个自然人。该自然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不能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
(2)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归投资人个人所有。这里的企业财产不仅包括企业成立时投资人投入的初始财产,而且包括企业存续期间积累的财产。投资人是个人独资企业财产的唯一合法所有者。
(3)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是个人独资企业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当投资人申报登记的出资不足以清偿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负的债务时,投资人就必须以其个人财产甚至是家庭财产来清偿债务。
(4)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尽管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起字号,并可对外以企业只是自然人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属于自然人企业范畴。
❻ 经济法作业,求租赁合同怎么写,有格式吗
合同中先编好甲乙方,在罗列甲方责任和一方责任。然后是甲乙方共同遵守的条款,最后的落款日期及签字画押。
❼ 经济法包括哪些法律
经济法包括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投资法、证券法、票内据法、破产法容、金融法、保险法、房地产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产品质量法、财政法、税法、计划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等法律。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调整经济关系。
(7)公司租赁经济法扩展阅读
经济法的特点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❽ 为什么会计上的融资租赁是双方当事人而经济法上的融资租赁是三方当事人
经济法上是固定资产销售方,融资租赁公司,承租方(购买方),故事是回这样的,有天,答购买方想找销售方买固定资产,但一下子没这么多钱,于是找到融资租赁公司说:你帮我买一下这个固定资产,我分期付你租金,最后这个固定资产归我,你看怎么样?后来融资租赁公司对购买方调查了一下,觉得这个公司靠谱,不会后面付不出租金,于是融资租赁公司这个第三方就介入了,交易也就轻松愉快地达成了!所以融资租赁方算第三方。会计里是核算业务,根本没这个销售方什么事情,所以就成双方
❾ 企业与公司法、合同法是否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确定。因为企业与公司是活动于经济领域的法人主体,经济合同是反映法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契约形式,调节经济领域中各主体相互关系和各自行为准则的法律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❿ 公司法和经济法一样不
不一样。
首先,公司法是规定公司法律地位、调整公司组织关系、规范专公司在设立、变属更与终止过程中的组织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次,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属于国内法的体系,但他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因此,公司法和经济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