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笔记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笔记

发布时间: 2022-01-20 01:20:55

『壹』 求: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章节的详细目录

2011年的:
会计基础:第一章
资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四节
存货
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
第六节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第七节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二章
负债
第一节
短期借款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第四节
应交税费
第五节
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
第六节
长期借款
第七节
应付债券及其他应付款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
第二节
资本公积
第三节
留存收益
第四章
收入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第四节
政府补助收入
第五章
费用
第一节
营业成本
第二节
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三节
期间费用
第六章
利润
第一节
营业外收入
第二节
所得税费用
第三节
本年利润
第七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第七节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第八节
综合举例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概述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第三节
净资产
第四节
收入和支出
第五节
会计报表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三节
风险与收益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
法律责任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七节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
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第四节
营业税税目和税率
第五节
营业税计税依据
第六节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营业税起征点和税收减免
第八节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第九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减免
第八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第五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
契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
第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五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七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第二节
税务管理
第三节
税款征收
第四节
税务检查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第六节
税收法律责任
第七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第三节
银行卡
第四节
结算方式
第五节
票据的一般规定
第六节
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第七节
结算纪律和法律责任

『贰』 2011《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的考试重点分别是哪几章

2011《初级会计实制务》重点考的是:资产、收入和财务报告。2011考试分值如下:
第一章 资产 24分
第二章 负债 3分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4分
第四章 收入8分
第五章 费用10分
第六章 利润 2分
第七章 财务报告 30分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10分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 2分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4分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 3分
初级会计实务2012的新教材中对2011的教材,第二章负债修改了长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只是将原有教材计算错误作了修改,实质内容没有变化,第十一章是2010年教材的全新章节,考生应该注意,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但也有出计算题的可能。
2011《经济法基础》重点考的是第2、3、7章。2011考试分值如下:
第1章 13分
第2章 13分
第3章 17分
第4章 16分
第5章 10分
第6章 10分
第7章 21分
其中经济法基础2012的新教材对2011的教材中的第3、4、6章进行了修改。其中第四章改动比较多。

『叁』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章节是哪几章

除了第一章不是重点,其他的都是,其实只要你认真看看书,然后做一些题,最内后自己考几份容试卷试试,基本上没有问题,我就是这样过的,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做题,看到不会的或者没有记住的,反过来看书,看完之后再做一些题,也可以的最后自己考几份试卷试试

『肆』 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各章节学习方法

第一章 总论


本章一方面介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介绍了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的相关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偏多,建议以教材内容为主,掌握重点内容,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为主。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的相关法律制度,与具体的会计工作联系较为紧密,难度较小,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均可能涉及。可结合初级会计实务的学习理解掌握。


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银行结算账户、票据、银行卡、网上支付与结算方式的相关规定,是考试的重点章节,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对比。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个题型均会涉及。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本章是历年考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介绍增值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税额的计算以及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个题型均会涉及,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及税额的计算。


第五章所得税法律制度


本章与“增值税”在江湖中的地位不分伯仲,主要介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及不同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学习难度稍大,但是在经济法基础考试中题目难度较小;个人所得税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零散,注意总结。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个题型均会涉及,要重点掌握本章内容。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本章涉及十四个小税种的内容,种类繁多,内容更加琐碎。但是不同税种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对比掌握。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偶尔也会出现不定项选择题。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程序法的内容,难度不大,时间性和程序性规定较多,学习过程中以归集和整理考点为主,考前进行强化记忆即可。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


第八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合同的签订、合同内容、合同的解除终止、劳务派遣、劳动仲裁及社会保险的内容,本章内容与我们日常工作较为贴近,学习难度较小,数字规定内容较多,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种题型均会涉及。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各章节学习方法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伍』 2019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重点笔记


  1. 经济法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概论,会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转税回法律制度,所答得税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这里的重点难点都是是后四项。

  2.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内容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概念及核算出来,财务报告编制、事业单位会计等。非重点是事业单位会计及货币资金,重点难点是投资、成本核算、财务报告。

  3. 从难度深度上看会计实务比经济法基础难,经济法基础记忆性知识点多。

  4. 不知道你之前复习的情况,如果都看过两遍了,那这一个月就先把两门里的重点难点章节吃透多做题练习,做累了看看非重点章节巩固一下,初级内容不难也不多,应该能过的

    如果你从来没看过,本身基础也不好,一个月肯定学不透就等明年再考吧




『陆』 2019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各章节变化解析

您好,来

第一章新增诉讼自时效届满的问题,其他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第二章调整了部分内容的表述,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其他无实质性变化
第三章调整了Ⅲ类账户余额的限额规定以及商业汇票的付款、贴现的内容,新增了票据信息登记与电子化的内容,删除了办理电子商业汇票的资格条件。
第四章增值税税率按现行政策进行了修改,同时调整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分类,以及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等。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标准由2.5%改为8%,同时调整了小微企业的认定条件。个人所得税:根据最新政策进行了重新编写!
第六章印花税按照《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进行重新编写;对城建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其中城建税的税率由三挡调整为两档,船舶吨税又重新回归教材,以及对烟叶税进行了重新编写。同时删除了岩金矿资源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七章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统一更正为“税务机关”,同时调整了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
第八章社会保险法更新了部分内容,重点是调整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纳问题。

『柒』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1.贴现利息的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贴现期÷全年天数

【提示】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抵扣历年试题

(1)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提示】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9%税率货物或者6%税率的服务的农产品: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①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②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③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3.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6.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

『捌』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法的形式和分类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是指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法律文件。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另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还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决定,它们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即地方性法规。
(5)自治区法规。
(6)特别行政区的法。
(7)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也称部委规章)和政府规章(也称地方规章)两种。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行政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8)国际条约。
(二)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
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国际法和国内法
6.公法和私法

『玖』 初级会计经济法增值税手写笔记完整

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是《经济法基础》中的重难点之一,每年的分值基本在20分左右,增值税法律制度部分的分值通常占本章分值2/3左右,非常可能单独命制不定项选择题。

1、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承包人、承租人、挂靠人以发包人、出租人、被挂靠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否则,以承包人为纳税人。

2、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3、在转让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时一并转让其所占土地的使用权的,按照销售不动产缴纳增值税。

4、混合销售指在同一销售行为中既包括销售货物又涉及服务。兼营,是指纳税人的经营中既包括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又包括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行为。

5、一般纳税人的确定: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其中“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

6、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1)按照政策规定,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2)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

7、视同销售的行为: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or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or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or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or个人。

(9)单位or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or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10)单位or个人向其他单位or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or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11)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网页链接

26、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房地产老项目除外),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受让土地时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27、包装物押金:①非酒类、啤酒、黄酒:看是否超过一年,看是否逾期;②除啤酒、黄酒以外的其他酒类:收取当期并入销售额计算。

28、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 %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9、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30、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 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3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实战演练】

1、(2016年多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有

( )。

A、将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

B、将购进的货物分配给其他股东

C、将购进的货物投资给其他单位

D、将购进的货物用于本单位集体福利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刑事辩护 发布:2025-08-15 17:56:55 浏览:458
澳大利亚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2025-08-15 17:46:58 浏览:262
涉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8-15 17:45:51 浏览:217
经济法休假天数 发布:2025-08-15 17:43:05 浏览:399
杨欣律师 发布:2025-08-15 17:39:53 浏览:518
怎么样东莞市维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15 17:37:03 浏览:66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8-15 17:33:14 浏览:119
司法鉴定十级标准 发布:2025-08-15 17:26:47 浏览:295
12小时连班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15 17:26:00 浏览:804
艾滋病防治条例自几日起施行 发布:2025-08-15 17:12:30 浏览: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