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解释二无权代理

合同法解释二无权代理

发布时间: 2022-01-21 16:55:22

① 无权代理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无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做出法律行为。 合同一方当事人无权代理而与对方签订的合同为无权代理合同,这类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需要经过被代理人追认,合同才发生效力。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的合同拒绝追认的,合同确定无效;无权代理合同的相对方在知道签订的合同为无权代理合同时,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如果被代理人在催告后,1个月内未作出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确定无效。如果被代理人追认的,自追认生效时,合同自始发生效力。无权代理合同的相对人,如果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或者也不可能知道合同一方当事人为无权代理人的,那么该相对人就为善意相对人。善意相对人享有撤销权,可以在被代理人追认前,通知相对人撤销合同,通知到达相对人的,合同确定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八条【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② 简述无权代理的概念和法律效力

一、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可见,无权代理并非代理的种类,而只是徒具代理的表象却因其欠缺代理权而不产生代理效力的行为。 无权代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表见代理和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狭义的仅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
二、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
1、追认权和拒绝权
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追认的本质在于对代理权的补授,因而属于一种形成权。
被代理人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既可以追认,也可以拒绝承认。一旦追认即发生有权代理的效力。
2、视为本人同意
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构成视为本人同意,须具备三项条件:
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为民事行为;本人已经知道无权代理人以自己名义为民事行为;本人已确定地不作否认表示。
3、催告权和撤销权
1)催告权
催告权是指在被代理人追认前,相对人可依自己的意志请求被代理人对是否追认代理权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的权利。《合同法》第47条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的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2)撤销权
撤销权是指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之前撤回其对无权代理人已经作出的意思表示的权利。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无效。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方式作出。合同一旦撤销即不生效。

③ 什么叫无权代理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由谁来承担责任

现实问题

周某至某批发茶叶的公司,自称是某外贸公司的总经理,现需要上好的毛峰茶叶50斤,并以外贸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与该批发公司订立了合同。周某支付了20%货款的定金后即搬走了全部茶叶,并称三天后会将余款打入该批发公司的账户。但是一个星期后,批发公司还是未收到货款,于是找到了外贸公司,但被告知,该公司根本没有周某这个人,该公司也从未向批发公司购买过任何茶叶。批发公司称无论如何,相关合同是与该外贸公司签订的,所以外贸公司应当支付货款,但被外贸公司拒绝。那么,法律对这种情况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为无权代理。

周某并非外贸公司的员工,其以外贸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与批发公司签订合同的行为,显然属于无权代理的行为,如得不到外贸公司的追认,即不发生效力,合同为无效合同。所以该外贸公司无需支付茶叶货款。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④ 合同法无权代理问题

法律既然如是规定,就参照执行吧。
纵横法律网-江苏苏州正大发展律师事务所-张宝峰律师

⑤ 合同法中,无权代理的问题!

所谓善意相对人··就是订约一方不知道与之进行代理行为的人没有代理权专··并且有足够理由属相信对方有代理权···比如甲和乙公司解约··不再是乙公司员工··与丙进行代理行为··甲带有未上交乙公司的相关带有公章的文书··又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在乙公司工作··只是丙不知甲已和乙公司解约··这些外部条件· 使得丙相信甲是有权代表乙公司进行代理行为的人···这时候丙是为善意相对人··· 丙与乙进行代理行为时候已经知道甲不是乙公司员工··还与之订约· ·视为恶意相对人··或者是甲与丙恶意串通进行代理行为··也视为恶意相对人···

⑥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全文

为了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合同的订立

第一条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合同欠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等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第二条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悬赏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第五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格式条款予以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称“采取合理的方式”。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⑦ 无权代理合同引起纠纷如何处理

无权代理主要有四种情况: (1)根本无权代理;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 (4)代理权消灭以后的代理。
这些无权代理行为虽然具有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但由于行为人缺乏代理权,因而并不符合有权代理的要件。 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而不是绝对无效的合同。这类合同尽管因代理人缺乏代理权而存在着瑕疵,但此种瑕疵是可以修补的,也就是说,本人的追认可以使无权代理行为有效。《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法律之所以规定无权代理行为可因本人的承认而有效,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无权代理行为并非都对本人不利,有些无权代理活动对本人可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无权代理行为也具有代理的某些特征,如无权代理人具有为本人订立合同的意思,第三人也有意与本人订立合同。问题的关键在于,无权代理人并无代理权限,如果本人事后承认该代理行为,实际上是事后补授代理权,从而可以使代理行为有效,如果本人认为无权代理行为对其不利,自然可不予承认。尤其应当看到,因无权代理行为所订立的合同并不一定对相对人不利,相对人与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通常并非旨在追求合同无效的后果,相反他常常希望合同有效而使其能与本人之间形成合同关系。所以,经过本人追认而使合同有效,也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及保护相对人的利益。
(二)本人的承认权 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和《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无权代理行为只有经过本人追认才能使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所谓追认,是指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在事后予以承认的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承认的意思表示应当以明示方式向相对人作出,如果仅向无权代理人作出这种表示,则必须使相对人知晓才能产生承认效果。一旦作出承认,在性质上视为补授代理权,从而使无权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法律效果。承认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就是说,一旦承认,因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时开始即产生法律效力。 在法律上,本人是否作出承认,是本人所享有的权利,学者常常称其为“承认权”,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之一种。承认既然是本人所享有的一种权利,那么本人有权作出承认,也有权拒绝承认。如果本人明确表示拒绝承认,则无权代理行为自始无效,因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不能对本人产生法律效力。
(三)相对人的撤销权与催告权 对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相对人享有催告权。 所谓催告,是指相对人催促本人在合理的一定期限内明确答复是否承认无权代理行为。 《合同法》第48条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可见,相对人有权要求本人必须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催告的意思必须向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作出。如果本人在一个月内拒不作出答复,则应视为承认。在此情况下,可认为本人明知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代理行为而不作否认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视为同意。 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在本人没有作出承认之前,其效力处于待定状态。法律为保护相对人的利益,除规定相对人享有催告权以外,还应允许其享有撤销权。
所谓撤销权,指相对人在本人未承认无权代理行为之前,可撤销其对无权代理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48条规定:“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可见撤销必须是在本人没有作出追认以前作出,且必须通知本人。

⑧ 无权代理是否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条有冲突

无权代理还是适用合同法规定,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三条只针对无权处分合同

⑨ 民法中关于无权代理的追认问题

应该看做是未做表示追认可以采用明示或默示的方法《合同法解释(二)》第12条规定:“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视为对代理人的追认。”法庭上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而被代理人当场不予否认的视为追认该无权代理。其余的不否认也不视为追认!

热点内容
华政行政诉讼法专业 发布:2025-08-15 13:45:41 浏览:824
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责任6 发布:2025-08-15 13:16:33 浏览:371
古代人的立法 发布:2025-08-15 13:11:31 浏览:163
适航管理条例23部 发布:2025-08-15 13:10:43 浏览:392
经济法民主原则 发布:2025-08-15 13:00:40 浏览:159
泰州弘泰律师 发布:2025-08-15 12:48:36 浏览:751
软件公司的法律环境 发布:2025-08-15 12:34:09 浏览:228
阐述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2:29:11 浏览:347
广元昭化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12:13:48 浏览:89
推进法治国税建设 发布:2025-08-15 12:12:25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