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⑴ 可以到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吗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 规定支付赔偿金。
⑵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继续履行但未续订,劳动者可以如何主张权利
原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此后双方劳动关系合法存在,但并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我内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容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劳动者最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原劳动合同终止以来第一个月之后一直到满一年之前共11个月的双倍工资,一年后,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就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了,同时一般用人单位正常发放工资的话,双倍中的一倍已经支付,劳动者最终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的是,自原劳动合同终止以一年的11个月工资。
但应注意,已有的判例中,双倍工资的主张存在一年的时效问题,应及时仲裁或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要继续履行合同但单位能终止合同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内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容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这里所称的“违反本法规定”是指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39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⑷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一)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二)劳动者在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三)劳动合同在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到期终止且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的;
(四)劳动者原岗位对用人单位的正常业务开展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如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且劳动者原岗位已被他人替代,双方不能就新岗位达成一致意见的;
(五)劳动者已入职新用人单位的;
(六)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向劳动者提供合理工作岗位,但劳动者拒绝的;
(七)其他明显不具备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条件的。
⑸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是否应当提供证据证明
问题补充:实际情况是劳动者坚持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单位坚持不履行。劳动者立场是,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受法律保护,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单位方不能只根据单方面的意愿就解除,否则劳动合同就失去了意义。单位方立场是单位有自己的用人权,只要二倍赔钱就可以解除。双方讲的法律依据都是劳动合同法第48条,但立场完全相反。在广东的很多律师认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还要看单位是否同意,只要单位不同意,就是“不能继续履行”。劳动者认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单位应当履行”,法律有明确规定,而“单位是否愿意接纳”和“看单位是否同意”,并没有法律这样规定的。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并没有主张“不能履行”,单位主张“不能履行”应当举证证明,单位方认为自己方“不愿意继续履行”的陈述就是证据,时间也从劳动合同期内拖到了劳动合同期外,单位方的这个陈述和时间因素多作为证据,实际也被广州法院方采信。但也有的律师认为,继续履行是法律规定的强制履行,因为单位本来就是解除违法,如果不支持强制履行,劳动者的合法诉求就不能实现,最终变成了只要单位支付两倍赔偿就可以解除,显然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立法的本意。另外,劳动合同是有具体条款的,能不能履行不能一概而论,能履行的条款应当履行,实在不能履行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依据最高法解释,劳动争议中解除辞退等由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不负举证责任,单位主张不能履行应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坚决不服,准备申请再审,请各位律师从严格的法律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方面,立足长远,提供能提供具体法律依据的解答。
⑹ 劳动合同法中视为按原合同继续履行和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这两个视为是否等同于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视为的意思,按照文义解释,是相当于的意思。书面劳动合同应该有可供查阅的载体,这个合同应该包含的内容大体为名称、双方名称、合同内容、双方签字盖章或者捺手印、时间、日期。而视为签订了劳动合同,是原本没有劳动合同,法律将其规定为了有劳动合同,但是无法找到双方签字捺印的书面合同。因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
⑺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的“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怎么理解
在该法实施前,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也有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的过程中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劳资关系已经恶化已经不能继续履行,于是仲裁员或者法官就裁决或者判决不继续履行,笔者认为双方劳资关系已经恶化不属于该条中的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否则只要发生劳动争议,就表示劳资关系已经恶化,而只要劳资关系恶化就属于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该法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首先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就没有意义了。该条中的“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是指的因为客观的情况导致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失去基础,比如用人单位依据该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没有和劳动者协商。
⑻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如何认定
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认定与认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具有相似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⑼ 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要件是什么
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要件,也就是劳动合同终止的要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