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调增减经济法

调增减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2-03-05 11:27:04

❶ 有关经济法的练习单选题

1.d
2.b
3.c
4.c
5.d
6.c
7.c
8.d
9.a
10.a
11.b
12.c
13.d
14.d
15.b
16.c
17.c
18.a
19.d

❷ 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法体系中,关于市场管理的经济法律,法规主要是()a公司法b限制垄断法和反

1、选择B 这两个是经济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调整市场经济秩序的。回
2、选择D D不能答成为行政法主体,只能是行政相对人
3、选择D 法律直接规定的
4、D
5、D 对外是无限连带责任,内部有协议的内部按协议分配责任。

❸ 增值税改革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政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财政政策,另一种是货币政策 加息,就是经济手段中货币政策的利率杠杆,属于经济手段

❹ 怎么通过司法考试

1、保证复习复时间;
个人制经验,临考前脱产2个半月左右。在这2个半月以前不用集中复习,有时间的时候就看看。(主要看刑法

3、主攻刑法、民法、刑诉、民诉。

司考的法条太多,千万别全看。我个人经验,难拿分的部门一定要放弃。我放弃了行政法,法理和法制史。但我说的放弃不等于一点都不看。放弃的意思是,只看这几门中最基本的。比如行政法就看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合立法法看看行政主体的权限划分。法制史我以前背过好多次,但是考前完全放弃了,事实证明法制史的题我几乎一分都没拿,以前背的都是白背。

大家都觉得第四卷就是考前面三卷的综合,其实第四卷现在考的是大家写字的速度啊。在写得快的情况下,只要卷面整洁,字漂亮,胡说一通也能得高分。

❺ 2021年初级会计教材变动大吗

2021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变化对比
无变化的章节
第一章(会计概述)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
第七章(管理会计)
第八章(政府会计基础)
有变化的章节
第二章资产,第三章负债,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六章财务报表都只有略微变动。
二、初级会计考情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了解一本书大致的,考点分布,难度有的放矢分析,是通过考试的第一步,这样能让我们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快速突击。
第一章:总论
非重点章节,目前的命题趋势:越考越细。每年都只有涉及,大概分值在5-6分。难度不大,刚开始可能有很多概念看不懂,但是先听老师讲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学完整本书再回头看,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二章:资产
重点章节,属于绝对的重难点,存货跌价的计提和转回,资产的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都是经常考核的热点,分值每年都在10分以内。
第三章:负债
一般重点章节,难点在职工薪酬,分值在5-6分,易考点集中。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
企业在进行各类经济活动中对所有者权益总额以及对所有者权益内部变动影响,分值通常在7-8分,但是本章节的综合性较强,其他章节学好了,才能知道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对那些科目产生影响最终会对股东的权益有什么影响。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重点章节,收入时点的确认,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区分和辨别,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的计算等,一定要熟悉地把握讲义上的练习题,熟悉在不同情况下的账务处理,这些都是考核的重点。本章节的分值通常在10分以上。
第六章:财务报表
一般考察资产负债表的填列:分值大概在5-6分。相对而言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较为简单,利润表的填列相对难一点,比较综合,需要背记公式,需要区分经济业务影响的是哪一个报表项目,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的计算会直接影响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尤其是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区别,更是常考点)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这一章节考察的分值不高,大概在4-5分。但是难度,计算量都比较大,这一张一定要好好地听课,一定要多练题,提高做题速度,摸清试题考核的套路。
第八章政府会计
这两年出题的概率变高,大概在5-6分左右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属于不同的体系,账务处理也有差异。内容较多。

❻ 急求一下国际经济法案例的答案 谢谢

案例一:
1、因为A公司是卖家,且以CIF价格成交,所以,应由A公司与承运人C订立运输合内同。容
2、应有A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并交纳保险费用。
3、A公司的交货地点在天津港。
4、货物运输的风险在天津港货物越过船舷时起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5、1,500公斤大米由于灌水灭火受损和拖船厂费用属于共同海损。

案例二:
1、应由瑞士迪高谷物有限公司负责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由粮油公司负责投保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2、粮油公司的货物短量、变质等的损失应由保险公司承担。因为粮油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和战争险,包括短量险,所以货物短量、变质等的损失应由保险公司承担。
3、本案中货物的损失有208.941公吨的短量和发红变质的货物4,927.389公吨。粮油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4、保险公司在赔付了粮油公司后,能取得代位权,即由此取得了对责任方追索的权力。
5、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向承运人行使这一权利。

❼ ”增加商品有效供应,调整经济结构“ 是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成效

五年来的宏观调控取得了许多成效,总的看是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波幅小、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延长等特点。

从增长速度看。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比2002年增长65.5%;是2000年的1.96倍,提前3年实现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五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国内生产总值在国际上的位次,从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从波幅看。2002年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9.1%、10%、10.1%、10.4%、11.1%和11.4%,年度间的波幅很小,仅为0.1至0.9个百分点,平均为0.48个百分点。

从经济周期的态势看。本轮周期已连续8年处于上升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周期中上升阶段持续时间最长的(见表1)。我国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现在,经济增长率共经历了10个周期波动。其中,改革开放之前有5个周期,每个周期上升阶段的持续时间都很短,仅为一两年,而且波动幅度很大,峰谷之间的落差几乎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改革开放之后已有4个完成的周期,周期的上升阶段也很短,仅为一至三年,波动幅度虽有所减小,但峰谷落差也为六七个百分点。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新特点,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和政府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从国际比较看。我们对1996年至2007年间7个有代表性国家的经济波动情况进行比较。以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由高到低的排序看(见表2),中国最高;而以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看(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系数是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除以其平均值,波动系数越大,表明波动幅度越大;波动系数越小,表明波动幅度越小),中国则最小。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泰国、日本、俄罗斯的经济都出现了负增长。2001年,受美国信息技术泡沫破灭的影响,发达经济的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发展中经济的泰国、印度、俄罗斯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率的明显下降。而这期间,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宏观调控的成效还表现在:粮食生产首次连续四年实现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三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03年的27.7%,平稳回落至2007年的24.8%。五年中,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累计达到78632亿元;2007年,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五年中,全国新增城镇就业5100万人,平均每年超过1000万人;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8%。外贸顺差增速逐步回落。

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

五年来的宏观调控具有许多新特点,突出的是:

在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去,我国经济发展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每次宏观调控都是在经济过热到难以为继时,才不得不被动地进行治理。因此,每次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都是“治”过热。而本轮宏观调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直是“防”过热,即在经济运行出现偏快倾向或过热苗头时,就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主动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这样,既控制了经济增长速度不大起,又防止了经济增长速度大起之后的大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延长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上,更多利用市场化手段和发挥各种组合效应。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宏观调控的对象、经济活动的主体多元化了,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自主化和市场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由此,要求宏观调控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手段。本轮宏观调控采用了三种组合:一是手段组合,即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二是政策组合,即发挥货币信贷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外汇政策等多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三是工具组合,如在货币信贷政策中,综合运用了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市场化工具。

在宏观调控的时机和力度的把握上,做到适时适度、有节奏地多次小步微调。过去,针对经济周期波动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多表现为集中性和大力度。就是当经济已陷于严重过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为了迅速扭转过热局面,集中性、大力度地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结果往往造成在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同时,经济增长率也大幅度降低。而本轮宏观调控见事早、动手快,具有预见性、及时性和渐进性,因此表现为适时适度的多次小步微调,以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运行。在一轮周期中,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多次小步微调,并不意味着前一次微调没有起作用,也不意味着这次微调之后就不再需要新的微调。国际上也有这种在一轮周期中多次小步微调的先例。

在宏观调控与政府其他经济职能的协调配合上,做到“四结合”,即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相结合。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体制环境下,宏观调控所要解决的许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增长方式粗放密切相关,与体制机制障碍密切相关,与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政府为熨平经济波动而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控制和管理,就要与政府承担的其他经济职能相结合。比如,为了解决农业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结构性问题,宏观调控坚持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急刹车的原则。为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一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把一些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并具有长期意义的宏观调控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另一方面,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宏观调控的目标上,注重内外关联。过去,宏观调控主要是考虑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而现在,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宏观调控就要注重统筹实现对内对外经济目标。比如,为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对内政策方面采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措施;对外政策方面又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对资源性商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这样,既有利于解决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又有利于解决外贸顺差过大,还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

综合起来看,五年来的宏观调控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特点突出。但宏观调控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问题,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压力仍然存在,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可忽视。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等,仅靠宏观调控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❽ 21年初级会计和20年有大的变动吗

您好(8),每个的考试都有一些变化,尤其是税法东西,每年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一直在完善,所以每年都有些细微的变化,但是变化基本不是特别多。

热点内容
儿童摄影员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9 21:08:47 浏览:292
朔州市城区法院 发布:2025-07-09 20:58:20 浏览:980
立法学体系 发布:2025-07-09 20:48:31 浏览:125
社会与法法律讲堂文史版央视网 发布:2025-07-09 20:40:53 浏览:534
中美法官的地位 发布:2025-07-09 19:50:43 浏览:430
全国司法会议 发布:2025-07-09 19:50:43 浏览:540
道德的价值目标 发布:2025-07-09 19:48:31 浏览:526
招行司法冻结 发布:2025-07-09 19:48:30 浏览:18
司法所划归 发布:2025-07-09 19:43:36 浏览:582
司法e通网址 发布:2025-07-09 19:43:23 浏览: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