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第七章行政复议
⑴ 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必背法条(2)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
26.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27.根据规定,下列行业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8.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9.对于剧本作者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产转让所得]
30.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偶然所得]
31.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I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r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32.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对已处罚款和加处罚款都不服的,-并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上t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33.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加处罚款,再申请行政复议。
第八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的建立]
3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书面劳动合同]
35.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中华会计
36.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37.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 -日。
3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休息/你假]
39.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40.当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时, 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①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②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③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④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⑤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劳动报酬]
4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42.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43.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王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①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 50%支付劳动者工资;
②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③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试用期]
44.劳动合向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这里的1年以上包括1年,3年以上包括3年。
45.同一用人单位与同-劳动者只能约定- -次试用期。以完成-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归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争议]
46.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47.当事人对终局裁决情形之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
48.终局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医疗期]
49.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 5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 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 10年以上1 5年以下的为12个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 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失业保险]
50.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必背法条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资讯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环球青藤网校!
⑵ 急需要经济法基础民事诉讼和行政复议的视频讲解啊
不知道您需要这个课件的用处是什么,推荐大家论坛,也可以在淘宝上购买相关课件。
⑶ 《经济法基础》必背法条有哪些
第一章抄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袭础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法律责任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节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节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第三节银行卡
第四节预付卡
第五节结算方式
第六节票据的一般规定
第七节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第八节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营业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关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房产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契税法律制度
第四节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五节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车船税法律制度
第七节印花税法律制度
第八节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九节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法律制度
第十节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第二节税务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
第四节税务行政复议
第五节税收法律责任
⑷ 行政复议
BD。
A行政复议机会是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
C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而不是被申请人。
⑸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练习题
(单选)1.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 )。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行政复议机关
正确答案:D
知 识 点 :行政复议
参考解析: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具体参加行政复议活动全过程,以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人,包括:①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②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③第三人,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判断)2.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知 识 点 :行政复议
参考解析:错误。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判断)3.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知 识 点 :行政复议
参考解析:根据行政复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①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③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④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练习题小编就说到这里了,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⑹ 201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务行政复议概述有哪些内容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税务行政复议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