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赠与规定
『壹』 赠与合同订立要注意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赠与合同订立要注意的法律规定包括:1、赠与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2、赠与合同最好进行公证;3、如果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4、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约定办理有关手续的内容;5、赠与人应在赠与合同中说明赠与财产存在的瑕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五十九条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贰』 合同法 赠与
赠与合同是诺诚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赠与方有赠与义务,受赠方有接受义务,但是在动产转移之前、不动产登记之前,赠与方有任意撤销权。但是经过公证的、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可撤销。另外即使已经转移和登记,赠与人也有法定撤销权。因此,
1、赠与甲的电脑可以撤回,因为动产未交付;
2、赠与乙的电脑已经公证不可撤销;
3、赠与丙的电视机因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的近亲属,可撤销,行使的是法定撤销权,权利的行使期限由规定,须在知或应知之日起1年内行使;
4、可以不再履行。虽然按照法律规定,教育属于社会社会公益的内容,对教育的赠与属于不可撤销的赠与,但是法律也规定了赠与人的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即当发生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家庭生活的,可以就没有履行的赠与部分不再履行赠与义务,已经履行的无权要求返还。老王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严重影响家庭生活,5万元尚未转移,因此可以解除赠与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叁』 关于赠与合同的民法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肆』 关于赠与合同的民法规定有哪些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版
《中华人民共和权国合同法》第191条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依据本条规定,赠与人对赠与财产承担责任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无论赠与是否附义务,只要赠与人有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之情形存在,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均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如无第一种之情形,赠与又没有附义务,赠与人对赠与财产的瑕疵不承担责任;
(三)附义务的赠与,赠与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伍』 合同条款中的赠与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反版法律和强制性的行政法权规都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但合同条款只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约定,不属于法律规定,所以双方在合同中有“赠予”的约定不能视为法律依据。
『陆』 关于赠与的法律规定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回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答是财产所有权的 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法律术语称这种合同为诺成性合同,顾名思义就是只要“承诺”就可以“成立”。基于该合同的诺成性,赠与人做出意思表示时虽未实际取得但将来可以取得的财产,也可成为赠与合同的“标的”。赠与,是指既不需要付息也不需要还本,是“标的”单方面转移。
『柒』 《合同法》对赠与的任意撤销有何限制
对赠与的任意撤销,《合同法》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赠与。”根据该规定,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赠与的财产已转移其权利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根据《合同法》规定,任意撤销,是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如果赠与的财产一部分已交付并已转移其权利,任意撤销赠与仅限于未交付并且未转移其权利的部分,以维护赠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2)赠与合同订立后经公证证明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也就是说,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限于未经公证的赠与合同。而赠与合同订立后,当事人交由公证部门公证,表明其赠与意愿的表达已十分慎重,因此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论当事人以何种形式订立,不论是否经过公证,也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均不得任意撤销。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是指为了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了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为的赠与。此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由于当事人之间有着道义上的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义不符。因此,此类的赠与也不得由赠与人任意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