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关于假期的
㈠ 劳动合同法有年假吗
劳动合同法没有关于年休假的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㈡ 劳动合同法规定带薪休假多少天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劳动合同法关于假期的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㈢ 劳动合同法对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发放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㈣ 新的《劳动合同法》假期是怎么安排的
《劳动合同法》并未直接规定假期,我国劳动法对此有具体规定。
专《劳动法》第三十属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㈤ 劳动合同法规定病假多久算长病假
对于病假的长期病假,法律没有规定时间概念。从用人单位务实操作上,一般是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都视为长期病假,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管理制度中进行了规定,有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不等。
㈥ 劳动合同法对年休假是怎么规定
年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㈦ 劳动合同法规定2021年带薪年休假多少天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重,很多劳动者为了使自身的绩效考评结果几乎放弃休假时间,但带薪休假其实是劳动者休息权以及人权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劳动合同法规定2021年带薪年休假多少天。
一、劳动合同法规定2021年带薪年休假为多少天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即可享受带薪年休假,然而很多人对“连续满12个月”的理解有偏差,认为是入职公司后满12个月才可以休年假。
其实并不然,只要我们的工龄超过了12个月,那么不管在哪家公司都可以享受年假,只不过年假的天数是根据入职新公司的时间进行折算罢了,简单来说,年休假是根据我们累计的“工龄”计算,而非“司龄”计算,即便中间换了几家公司也没问题。
但要提醒的是,累计的工龄必须要相应的证据证明,比如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又或者是离职证明等相关的书面文件。
关于年休假的计算,我国《劳动合同法》已经明确地给出了规定,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有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享有年休假15天。如果你刚刚步入职场,那么工作的第一年是没有年休假的,还是乖乖上班吧。
二、哪些假期可以替代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因此,可以替代年休假的假期有三类假期:
寒暑假:一般企业不存在,多体现在教育类单位。需要指出的是,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事假:替代年假有两个条件,一是事假不扣薪,二是年度内累计事假20天,由此可见,用事假代替年假不合算。
病假:病假代替年假也有严格的条件,并非一天病假代替一天年休假。需要根据职工的累计工龄带测算病假与年休假的抵扣关系。
除以上假期之外的,如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婚丧假、工伤停工留薪期、探亲假等都不可以代替年休假。
三、年休假可以跨年度安排吗
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在本年度内休年休假的,可以跨年度安排,但只能跨1个工作年度安排年休假。并且,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当征得职工本人同意,不能单方作出决定。不过,实践中劳动者事后默认的同意也是可以的。
㈧ 劳动合同法法定假日规定
劳动合同法法定假日有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内二放假容3天)、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一天)和中秋节(放假一天)。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根据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另外,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我国传统的农历重阳节等其他节日,也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