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与物权法冲突时

合同法与物权法冲突时

发布时间: 2022-05-29 13:37:34

A. 《物权法》第15条与《合同法》第51条有冲突吗

合同法第51条和物权法第106条在法律适用层面的关系,二者的关联在于无权处分,合回同法第51条规定的是答无权处分场合合同效力问题,而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是无权处分场合物权变动的问题。尽管如此,二者也不是没有关联,其间的关联发生在善意取得场合是否要求合同有效。对此学学者之间存在较大争议。
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坚持认为善意取得场合应当具备合同有效这一要件,当时物权法草案(三审稿)第111条也曾经规定要求转让合同有效这一要件。
比如,物权法(草案)三审稿
第一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即时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在受让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二)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
(三)转让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四)转让合同有效。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B. 物权法和合同法的矛盾冲突问题

合同法和物权法是不一样的,两者是有区别的:
一、调整范围对象不同:前是债专权关属系;后是物权关系。
二、前者实行“意思自治”原则,后后则是“物权法定”原则。
三、前者是调整流动性的财产关系,后是调整静态的财产关系。
四、前者调整相对性的法律关系,后是绝对性的法律关系。

C. 物权法与合同法的关系

物权法与合同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物权法主要贯彻的是物权法定原则。物权之所以要法定,对此学者的解释各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物权法定的原因在于其防止合同自由原则的滥用;有的认为,物权法定主义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这些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物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能够对抗第三人(例如物权人可以行使追击权,而债权人不能向第三人追夺),物权具有优先权(物权与债权并存时优先于债权),因此直接关系到第三人的利益,而合同只是发生在合同当事人之间,第三人并不知道,如果允许当事人仅提高其合意便创设物权,必然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不仅是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就是具有物权性质的债权也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举个抵押权的例子,抵押权必须有法律承认,才能成为物权,成为物权后,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合同创设抵押权。当事人订立抵押合同后,必须办理抵押登记后才能成立抵押权,如果当事人订立抵押合同,抵押权就成立,而无需法律规定,这样就非常麻烦。假如我有一套房产,价值一百万,欠了很多人的钱,我只想把这一百万给张三,不给李四、王五,我就可能和张三之间订立一个抵押合同,如果通过合同就可以随意创设物权的话,张三就享有物权了,它可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其他人什么都得不到,这样的话交易就没有秩序。抵押权是财产的负担,如果不符合规定条件,可能产生欺诈。物权法定是各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D. 《合同法》与《物权法》中有关天然孳息归属问题的规定发生冲突怎么解决

关于天然孳息及来法定孳息归源属的规定。1.天然孳息的概念和归属。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属性所产生的物。天然擎息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耕作土地获得粮食和其他出产物,种植果树产生果实,养殖牲畜获得各种子畜和奶产品等。天然孳息,自从与原物脱离后,会立即产生归属的问题。本法明确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的概念和归属。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规则,利息应由债权人取得,租金应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本法规定,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E. 物权法191条2款 合同法84冲突否

这是有区别的抄 物权法191条第二款是对抵押物的转让的规定,是物权的转移的规定,合同法84条是对债转移的规定。
物权转移只要物权是合法有效,转移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就可以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对债权人的权益不会带来实质的影响,故不需要债权人同意。这是促进市场交易的要求。
合同法84条涉及的是债务的转移,债务转移给第三人,那么就受第三人的偿还能力、信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债权人认识到风险后同意才有效。这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没有矛盾

F. 合同法第163条和物权法第116条的冲突以及如何适用

这个两个条款毫无疑问具有冲突的,物权法116条显然是对合同法163条的补充,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回基本法理原则,应答当以物权法的规定为准。
合同法163条对孳息做了相对硬性的规定,即孳息仅归于所有权人;物权法116条是对孳息作出了宽松详细的规定,但充分考虑、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仅有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区分所有人权人和用益权人的归属问题。
因此,应当首先适用新法,即物权法116条。

G. 物权法与合同法相抵触怎么办

适用物权法,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的,因为新法优先于旧法

H. 该交易行为是否有效,如何协调关系物权法与合同法的

一、《房屋转让协议书》是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属于合法有效,依法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附《合同法》 第三条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四条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五条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六条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二、房屋未办理过户登记,买房未实现《物权法》意义上的房屋“买卖”。 依据《物权法》第九条第1款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房屋需要到不动产登记机关办理“过户”手续,那房子才真正属于买方。 也可以说,虽然上述《房屋转让协议书》是合法有效的,应当依法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因房屋未履行《物权法》以及关于房屋产权登记的行政程序,该房屋尚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房主”。这也是房产交易市场,为什么会经常出现“一房二卖”问题的根源之所在。 三、《合同法》与《物权法》的关系。 在本房屋买卖中,《物权法》属于特别法。
四、买方的维权思路。 (一)依据《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请卖方向法院提供该《房屋转让协议书》违背的何法律、行政法规?否则,该《房屋转让协议书》不得依违反《合同法》第7条的规定而导致无效。 (二)请买方说明签订《房屋转让协议书》时,收取的2万元其性质如何? 该2万元民间称为卖“购房指标”指标的钱,也即买方将房屋购入再卖出的预期收入。 特别注意:如该单位现在已经有职工将房屋卖与单位以外的人,则本案卖方收回房屋的理由根本就不存在。 (三)如该房屋确定登记在卖方名下,则原买方支付的费用应当加算利息返还;并应当根据2006年当地市场同户型商品房房价格计算出买方受到的损失,应当由卖方承担(因签订上述协议,买方无过错)。 同时,若买方已经实际占有该房屋,若卖方将该房屋出卖,则该买方有优先受让权。

I. 《物权法》与《合同法》冲突的时候,应该依照哪个法阿

法律规定,新法旧法发生冲突时,新法优先
物权法为新法,故适用 物权法

J. 《物权法》与《合同法》的问题~

lmsnoopy,你好。来

你的问题属于正自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的问题。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包括:1.特别法优先原则 2.后法优先或者新法优先原则

此外,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热点内容
网上律师靠谱吗 发布:2025-05-15 06:29:17 浏览:344
公车条例 发布:2025-05-15 06:19:28 浏览:378
擅自处置氯气罐泄露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06:18:50 浏览:211
个人说明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5 06:10:58 浏览:597
长春民事律师 发布:2025-05-15 06:01:33 浏览:832
国家机管法治人物事迹 发布:2025-05-15 06:01:24 浏览:712
劳动法病假事假工资规定2015 发布:2025-05-15 05:51:03 浏览:468
规范化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5-15 05:39:52 浏览:75
民法典的特色 发布:2025-05-15 05:39:51 浏览:263
领先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15 05:38:22 浏览: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