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分红

合同法分红

发布时间: 2020-12-28 03:57:51

❶ 投资20万给朋友开厂,合同是每年拿固定分红9万,可以受法律保护吗

注意借贷和投资的不同
投资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也就是说,你投资了,即使对方承诺每年不低于多少钱的回报,实际上对方不给或者给不了这么多,你走诉讼是没用的。分红,顾名思义,是有红利才可以分,没红利,亏损了,倒闭了,你是没得分的。
而借贷,则是对方找你借钱,你可以收取利息,也可以免息。收取利息的话,只要年利率没用超过国家规定,对方如果拒绝支付本金或者利息的话,你可以起诉,要求归还。这个是受法律保护的。
如果9万每年,20万的话。按三年回收算,年利率是45%,这个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利率。但是每年4.8万的利息的话,就没问题了。

所以,安全起见,如果你不熟悉这个行业,或者对这个人没有绝对的信心,或者你不懂公司运作,建议还是用借贷的方式比较好。约定每年24%的利率(也就是2%的月利率),三年内偿还或者两年内偿还。都比投资的安全。就是赚的少点,24个点,每年就是4.8万。但是非常安全,对方无法以没盈利、公司破产等借口拒绝偿还。当然这个借贷,也不能以公司名义借贷,而要以他个人名义。如果以公司名义,到时候来个破产申请,然后公司资产又严重不足,那么你能获得的赔偿上限就是公司资产拍卖后的钱。但是个人名义借贷的话,除非他没家产,不然哪怕他死了,他儿子或者妻子继承了他的家产,照样还得偿还你的债务。

❷ 你好 我拿钱占干股,就是分红,不参与管理和盈利亏损,我该怎么写合同法律上生效

所谓干股,就是指企业为了提高部分重要岗位人员的积极性,为其免费配送的股份。
干股分红,就是按照干股所占的股份大小,在年底或年初按照当年利润多少,进行红利分配。

❸ 和私人老板签定的分红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吗



双方签的合同就得按照合同办事

如果老板不及时分红,你可以告他

❹ 银行作为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在贷款还清之前不得为股东分红,并在借款合同中加以约定。此法是否具有法律

首先,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法律已经白纸黑字说这个合法,那个不合法。世界这么大,没有哪个法律敢说自己涵盖一切,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就是。我国并没有哪个法律直接规定该条款不合法。

然后,关于楼上所说的亏损问题,我认为您的说法是错的。会计上的亏损是指当年总收益小于当年总支出,并不是公司有债务就一定意味着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公司法并没有规定扣减债务后方能进行分红。假定一家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10亿元,约定十年内偿还完毕,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公司十年内都不能分配股利了呢?这个问题显然是有待商榷的。当然题主并没有完整披露合同详细规定,而且也可能是我的理解有所偏颇,欢迎探讨指正。
最后,我理解你说的这种情况是一种利益保护上的安排,即银行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限制借款人股东获得分红的权利,事实上这种安排在许多种类的格式合同中都有涉及到。这一条本身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并不当然无效。但该条规定确实对债务人不公平,该条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股东享有收益的权利。如果是股份公司的话,作为一个影响利润分配方案的问题,该条款很可能需要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程序非常麻烦。公司可利用谈判或对条款进行修改来完成对股东利益的保护。

❺ 合同法人有股份但是没有实质性注入资金可以分红吗

分红权的取得来源于股权,具有股东身份的人享有股权,签订投资协议,登内记于公司章程的人即容为股东,具备股东权利。所以说未实际注资并不必然导致分红权丧失。除非股东之间另有约定,或者公司章程约定的出资期限已到,而出资人仍未实际出资,此时可以依照约定或者法定程序对未出资股东的权利进行限制,限制分红权。

❻ 入股分红协议书怎样才有法律效应

主要内容一定要注意:1、当事人的详细信息;2、出资额应精确,币种版应明确;如以非货币权方式出资,应当明确物权或者知识产权的的市场价值、权限归属;3、出资年限4、出资人权利,包括收益分享权利,撤回出资的权利等;5、出资人的义务,包括债务分担比例等

❼ 跟公司签订的干股分红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干股,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你可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资持有10%,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持有情况最好载入公司章程并在工商局做变更登记,就受法律保护 。

“干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中国法律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干股”。
社会上的错误认识:现实中有人把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出资称作“干股”,这其实是没有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资产价值。经过评估确认了价值的无形资产,在公司设立时,依法办理了转移手续的,应当认为是实际出资,而不是所谓的“干股 因此,在中国公司中并无“干股”。 如果是以无形资产出资的股份,你们最好到工商局做股权变更登记。

另外, 干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赠股协议的效力属于股东之间的协议,和设立协议一样对股东具有约束作用,赠股协议的内容也可以在章程上体现。由于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如果赠股协议具有可撤销、无效、解除等情况,干股股东自然就失去了股东资格,干股股东的权利义务比如股利请求权、表决权由协议确定,但股东的义务,尤其对外义务同一般股东,理由是股东的登记具有对外公示性。但是干股股东如果所受股份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股份的受让人也应对股份的出资义务承担责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有一部分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为正常股份,那么首先认定获赠股份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况下,才仍定为瑕疵股份。

一般情况下,干股的取得和存在是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由于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只要赠股协议合法,就享有赠股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如果干股股东通过公司股东变更,在工商局登记备案,则会成为正式股东,完全享有股东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希望可以对你有用

❽ 个人与劳派公司合作,签协议得分红,这样子法律保护吗有没有类似的协议范本

个人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您自己成了劳务派遣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六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❾ 出资出人占销售额分红,没有股份,合同到期返还本金,这种合同受不受法律保护

合同产生既生效。

❿ 借款协议中未约定利息,约定的是。固定每月分红,受法律保护吗

受法律保护,但这个协议的合同性质不是借款合同,而是投资合同。

热点内容
转账收讫章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3 23:20:36 浏览:653
工资收入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3 23:17:45 浏览:117
经济法考研视频 发布:2025-05-23 23:17:44 浏览:210
司法部李静 发布:2025-05-23 23:15:08 浏览:599
律师所宣传 发布:2025-05-23 22:47:05 浏览:582
吉新浪法院 发布:2025-05-23 22:46:56 浏览:482
劳动法员工福利待遇 发布:2025-05-23 22:46:06 浏览:913
大连法律硕士院校 发布:2025-05-23 22:18:42 浏览:424
道德法律化例子 发布:2025-05-23 22:10:24 浏览:669
2016劳动法34号旷工规定 发布:2025-05-23 22:05:49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