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153
㈠ 《民法典》第153条的法条内容、法条要义、法条释义、法条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关键词:
1. 强制性规定
2. 公序良俗
3. 民事法律行为
4. 无效
5. 合同法
6. 效力性规定
7. 管理性规定
8. 社会公共利益
9. 国家利益
10. 意思自治
11. 公法
12. 私法
13. 判定依据
14. 行政法规
15. 法律规范
16. 行政规章
17. 国家政策
18. 公共秩序
19. 善良习俗
20. 强制性规范
解读
本条法条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两种无效情形:一是违反强制性规定,二是违背公序良俗。在判断时需关注强制性规定的定义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识别和适用公序良俗的标准。此外,还需注意在法律实践中如何区分效力性规定与管理性规定。
Q&A
1. 强制性规定是什么?
- 强制性规定不允许改变或排除适用。
2. 公序良俗包含哪些类型?
- 包括危害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行为,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违反性道德的行为等。
3.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是否无效?
- 通常无效,但若该规定不导致无效,则行为有效。
4. 举例违反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 商店出售违法种子给农户。
5. 为什么法律对民事行为施加强制性规定?
- 为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限制民事行为的自由。
6. 如何判断一个规范是否属于强制性规定?
- 通过分析规范内容是否包含“必须”、“禁止”等字样。
7. 实际中如何处理构成刑事犯罪的民事合同?
- 合同效力需依据《民法典》规定,兼顾交易安全与善意相对人保护。
8. 如何判断民事行为违背公序良俗?
- 通过考量行为的性质、时间、主观与客观要件。
9.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有哪些例外情况?
- 若该规定不导致行为无效,则行为仍有效。
10. 如何将公序良俗应用到新情境中?
- 通过类型化研究,结合具体情境解释与适用公序良俗。
11. 违反强制性规定与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后果?
- 两者均导致民事行为无效,除非该规定不导致无效。
12. 如何判断一个规范是否属于效力性规定?
- 规定影响民事行为的效力。
13. 强制性规定与裁判规范的区别?
- 强制性规定约束行为,裁判规范指导法院判决。
14. 比较《民法典》第143条与第153条。
- 143条为民事行为有效的一般要求,153条为直接判定效力的规范。
15. 如何识别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
- 考虑行为的性质、时间、主观与客观要件。
16. 如何区分效力性强制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
- 效力性规定影响行为效力,管理性规定用于行政管理。
17. 强制性规定在保护国家与社会利益中的作用?
- 确保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被侵害。
18. 设计新法律条款,明确强制性规定的适用标准?
- 列举适用情形并详细解释识别标准。
19. 如何改进强制性规定的司法适用?
-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提高识别与判断准确性。
20. 创建公众教育项目,普及法律知识?
- 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公众法律意识。
【以案说法】
案例:A与B、C签订股票回购条款,股价上涨后A要求回购。法院认定该条款违反金融监管与公序良俗,判决无效。
争议焦点: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的行为效力。
解答:此类行为通常无效,除非相关规范不导致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