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保障法性质

社会保障法性质

发布时间: 2021-01-19 03:01:03

A. 社会法中社会权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你好,我知道一些,建议多查阅资料

社会保障财产权的性质及保护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社会保障财产是公民基于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关系获得的社会保障给付、各种福利津贴、救济款项和产品服务供给,包括货币资金、实物和服务等形态;这种财产具有基本保障性、强制性、特定对象性、统筹互济性、储存性和增值性以及经济福利性等特征;属于必要劳动加部分剩余劳动,具有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混合性质,介于俱乐部产品、私人物品和社会化财产之间。
社会保障财产权是社会保障主体围绕或通过社会保障财产而建立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财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置权,由主体、内容、客体、性质以及合法性依据等权利要素组成。它是一种生存权利、法定权利、公法权利,具有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双重属性,在权利义务关系上呈现出非对等状态;而且综合考虑了经济学上权利产权的经济理性、社会学上关系产权的社会理性以及法律上的合法理性,来源于劳动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它是一条“从慈悲到正义”之路,是人类从原生态到交易合作的过程中稀缺资源配置的反映,是通过资源所有权的交换和转移而形成的。社会保障财产权是一种私有产权、俱乐部产权、公共产权和政府产权的混合产权,通过其权能的利益让渡和分割以及产权属性的公、私互动整合,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富有活力与持续性。
产权明晰、界定实效、得到保障是社会保障财产权保护的内在要求;明晰社会保障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置权等权能结构是社会保障财产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与实现以及社会保障财产的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财产权保护的核心,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制度设计(以积累制代替现收现付制)以及个人所得税制的完善等方面的努力。建立个人财产权是社保基金入市的产权基点,通过明晰储备基金、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等层次社保基金的产权性质和特征的差异,分类采取不同的投资运营策略,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过设立社保基金产权监督委员会,构建社会保障基金“产权监督、管理、营运”体系。养老保险财务模式的产权选择呈现混合趋向的态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绩效是社会保障财产权保护的重要体现。

B. 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的概念和性质

从国内有关社会复保障法的著述看,主制要有以下几种定义:⑴社会保障法是高速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⑵社会保障法即国家为维护社会安定和经济稳步发展而制定的,保障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稳步发展而制定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享受权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⑶凡是依据社会政策制定的,用以保护某些特别需要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的立法,就是社会保障法;⑷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为了保证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C. 社保流水单怎么打

社保流水单有三种打印方法:登录社会保险服务个人网页,注册后自行打印;持本人身内份证、社保容卡到任何一个社保分局或社保站办事大厅的自助打印机上自助打印;持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到参保地所属的区社保分局或社保站窗口人工打印。

以网上打印深圳社保流水单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网络搜索栏输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找到官网点击进入

D. 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法中的特色制度,是劳动法倾斜保护理念的典型体现。对其性质,学界有三种学说——贡献补偿说、违约金说及社会保障说。
用人单位法定义务
第一,从经济补偿金的给付、收受主体的恒定性及资金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方向的流动等方面看,经济补偿金的给付具有单方性。
第二,经济补偿金的给付并不是依据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约定,而是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直接适用的。其在主体的适用上具有平等性和强制性,只要双方确立了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给付就存在潜在的可能性。
第三,经济补偿金给付是用人单位的法定附随义务而非责任。有学者将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性质定位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显属不当。法律义务是行为主体依照法律规则而必为或不为的带有应当性的行为,法律责任则是行为主体因违反法律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带有应当性的不利后果。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对用人单位行使预告解除权时附加设定的一种法律义务,不存在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预期损失的补偿
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接受用人单位的人事、规章制度等方面管理的同时,有权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确定数额的工资及福利。若期限届满前,劳动关系终止会使劳动者失去工作和基于此产生的预期利益,对于并无主观过错的劳动者来说,是利益的受损。通过经济补偿金的给付可减少劳动者的损失,使劳动者在失去原有工作和找到新工作之间有一个良好的经济过渡。在劳动者重新就业的合理时间内,经济补偿金就相当于原有工作待遇支付的一部分,起到接续生计的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补偿金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贡献积累的补偿,即贡献补偿说。这种学说认为,“经济补偿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续存期间为用人单位已做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物质补偿,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成果的肯定,因此经济补偿的数额应当与在本单位的工龄挂钩,劳动部颁发的文件采用的就是这种学说。” 但根据《经济补偿办法》中关于经济补偿金条件适用的规定,上述理解是不合理的。若贡献补偿说观点成立,那么经济补偿金的适用就应该是“普惠”的,即只要是与用人单位存在过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都对用人单位的积累做出了贡献,获得贡献积累的补偿机会就应是均等的,经济补偿金的适用也就只符合一项条件即可——存在劳动关系。可是依照现行规定,经济补偿金的给付却与劳动合同正常终止下的劳动者无涉,这是否不尽公平、合理呢?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确立劳动关系时所约定的工资报酬是根据供求现状、劳动者自身素质、企业经营状况及文化等因素确定的,是双方博弈后,在自主意思支配下进行“等价交换”的产物。若采纳劳动关系终止时给予“普惠待遇”的贡献补偿说,将导致利益调整的倾向性偏差过大,不仅不能达到实现实质公平的目的,而且会变得矫枉过正——使用人单位的负担过重,不利于用人单位积累资金、发展壮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综合来看,将“经济补偿金定位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贡献积累补偿”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非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补偿金制度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根据《经济补偿办法》第12条有关“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的规定可知,经济补偿金给付的资金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资产,而不包括国家、劳动者个人出资的部分。同时,依《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条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机构也不得以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为由,停发或减发失业救济金”的规定可知,经济补偿金与失业保险并行不悖,并区别于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的整个社会保障制度。
非违约金规定
对于经济补偿金与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这“两金”,其实仅从经济补偿金的给付是一种附随性义务这一点,就可将经济补偿金与作为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形式之一的违约金区别开来。违约金应当是双向责任约定,但由于劳动双方当事人的力量失衡,处于弱势的劳动者手中“讨价还价”的筹码并不多。这时指望用人单位加重己方责任的可能性并不大,有关违约金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也就变成约束劳动者的单方责任条款,这就与作为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的经济补偿金形成一种对比,且二者几乎没有交集。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关于违约金的规定不置可否,这一立法态度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且使问题趋于严重。为防止用人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迫使劳动者承担不当的违约金责任,《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违约金责任的承担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根据该规定违约金约定仅限于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以及竞业限制条款时适用。

E. 社会法的性质及产生原因

社会保障是由于来工 业化源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一部分人失业而缺乏家庭、土地的传统保障方式进而中断了生活来源,迫切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维持这部分人的生活的推动下产生并且发展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促成了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比例的变化,也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伦理道德在社会保障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代社会更是上升到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高度;当然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国政府应当重视的,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让国民安居乐业,当然在一些民主的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也是通过他们的选票切实的推动,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以后努力的方向。

F. 在自己家住宅楼内开办非营利性质的养老院符合物权法吗

在自己家住宅楼内开办非营利性质的养老院不符合物权法

G. 您好,请问您觉得住房公积金与社会保险法有何联系与区别呢住房公积金的法律性质是什么谢谢

住房公积金来是基于自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而实施,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但其强制性带有政策性,《社会保险法》是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也具有强制性和保障性,二者在性质上有略微区别,但又都是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住房公积金不属于社会保险法的范畴,但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

H. 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区别

1、试题题型分值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即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 100 道试题,分值为 150 分,其中单项选择题 50 题、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两张试卷总分为 300 分。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 180 分。主观题不同于往年的 7 道题,而是“4+1”模式,即总共 6 道题,前 4 题为必做题,最后两道题为选做题,选择一道即可。第一道关于法治理论的论述题要求字数不少于 600 字。除第一道关于法治理论的论述题,其他均为案例分析题, 即“案例材料 + 若干小问题”的模式,小问题中也可能出现小型的论述题。法考主观题也不排除出现撰写法律文书题。
2、考试内容
客观题卷一考查科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卷二考查科目为: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考查科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3、考试特点
法考客观题考试实行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 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
主观题考试实行计算机话考试,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 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如果应试人员使用计算机考试确有困难的,也可在确认报名参加主观题考试时申请使用纸笔考试方式。

热点内容
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什么 发布:2025-08-22 20:09:29 浏览:302
上海大学政法学院 发布:2025-08-22 20:03:40 浏览:788
司法鉴定机构注销后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2 20:02:09 浏览:143
法院量刑错误 发布:2025-08-22 19:55:23 浏览:303
法院强执通告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2 19:23:45 浏览:715
公司打印机实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9:15:33 浏览:788
建立农村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2 19:08:08 浏览:432
2017四川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2 18:52:05 浏览:800
村委会有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2 18:50:32 浏览:184
房产纠纷律师案例 发布:2025-08-22 18:49:13 浏览: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