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行政法
❶ 兰大法学院考研
一、兰州大学复考研全制国统考638法理学和857诉讼法学的参考书目:
《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部分),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或者《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部分),刘志坚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刑事诉讼法》(第三版),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资料
兰州大学638法理学和857诉讼法学历年真题
三、购买
书籍在网上,比如淘宝就可以的;
内部资料最好到兰大自己购买,也可以电话联系他们邮购的,网上在资料可信度值得怀疑。
❷ 自考兰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要考多少门才能毕业
如果你有专科证的话,大概就考个十几门,如果你没有的话,大概要考个10~20门。
❸ 问兰州大学法学硕士招生简介
兰州大学2006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J.M)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3年以上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业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法系统考生,持经本单位同意和省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后的资格审查表进行资格审查;其它部门人员的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65976 455
非政法系统考生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20%。
二、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专业面试在复试中考核,时间另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
三、联考考试大纲西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组织编写的《2006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考
专
四、专业学位代码 410100。共济
同济西苑
五、学费: 9000元/人年 学制:三年课
六、学位授予659 76674
学员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合格且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依照法律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及兰州大学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共
七、联系方式
兰州大学法学院 65976 455
联系人:康建胜 共济
咨询电话:8913767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2006年兰州大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是以特定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与法律监督、法律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宽基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
一、招生规模120人
二、报考条件院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辅导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入学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国家承认研究生学历的在职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以再次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号
3.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021-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8#信箱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时间与地点课
2005年10月考生首先在网上报名,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身份证;非应届生持身份证和毕业证原件(并备交一份复印件)到指定的报名点现场报名(交费、照相),逾期不再补报。
四、初试与复试659 76674
初试时间:2006年1月中旬。
单位名称及代码:兰州大学 10730 专业名称及代码:法律硕士 030180 法学院代码:066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及满分值 101政治(100分) 201英语(100分)
398专业基础课(150分) 498综合课(150分)
其中政治、英语采用全国统考试题,专业基础课含刑法学、民法学,综合课含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各科考试时间为三小时,考试方式为笔试。123站台
复试时间:2006年4月左右6554 8814
复试地点:兰州大学法学院200092
复试笔试科目:法理学65976 455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经济法、民事诉讼法。
初试成绩符合我校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符合复试基本要求但因招生规模限制无法复试的考生,可以转到第二志愿“法律硕士联考”招生单位。
五、录取与培养 659 76674
“法律硕士联考”考生按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培养录取。被录取的在职人员学习期间不转人事档案、工资和户口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kaoyangj
法律硕士采取全日制教学方式,学员全脱产学习。按照培养计划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德育、体育合格者,授予法律硕士学位(J.M),颁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习年限三年。培养费9000--11000元/年。
以上是06年的在职和非在职报考的一些情况,07年的还没出来,不过今年应该也不回变化,你可以参考下!
❹ 2016年兰州大学刑法考研参考书目
《民事诉讼法》来 江伟自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 陈光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部分) 刘志坚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法理学》 张文显 法律出版社
《2016兰州大学法理学考研复习精编》
《2016兰大法理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❺ 兰州大学法学经济法考研初试要考哪些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1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专刑法、民法、行政法)
④827经济法与商法属学
复试考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国法制史②知识产权法
❻ 兰州大学法学院的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4个行政机构,7个研究所,2个实验室。 综合办公室
图书资料室
电子阅览室专
法律硕士中心属 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
刑事法学研究所
民商法学研究所
经济法学研究所
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所
国际法学研究所
法理学研究所 法医学实验室
刑事侦查实验室
❼ 本科金融,去兰大考研法律硕士怎么样
给你介绍下这个学校吧,是属于985/211院校,自主划线院校
学院具有法学(不含回知识产权答法)、知识产权2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法学),涵盖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理学7个专业和1个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刑事法学研究所、民商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学研究所、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所、国际法学、法理学7个研究所,司法鉴定学实验室及刑事侦查学2个实验室。
❽ 哪些大学设立了法学硕士点
高校法学硕士点汇总
一、北京高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北京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清华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对外经贸大学 民商法 、经济法、国际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学理论刑法诉讼法
北京工商大学 民商法 经济法
北京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 刑法
中央民族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
北方工业大学 法学理论经济法
外交学院 国际法
中央财经大学 民商法 经济法
首都经贸大学 经济法
中共中央党校 法学理论经济法
北京邮电大学 民商法
北京科技大学 民商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商法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法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刑法
北京理工大学 法学理论
中国地质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二、天津高校
南开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天津师范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法
天津商学院 民商法
天津大学 经济法
天津工业大学 经济法
三、河北高校
河北经贸大学 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
河北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诉讼法
四、山西高校
山西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五、内蒙古高校
内蒙古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诉讼法
六、黑龙江高校
黑龙江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法
东北林业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七、吉林高校
吉林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延边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
东北师范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长春理工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长春税务学院 经济法
八、辽宁高校
辽宁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大连海事大学 国际法民商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东北财经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
中国刑警学院 刑法 诉讼法
东北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沈阳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民商法
大连理工大学 民商法
华东地区:
九、上海高校
华东政法学院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复旦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上海交通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 诉讼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国际法
同济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 国际法
上海财经大学 宪法经济法国际法
上海海事大学 民商法 国际法
上海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
上海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上海海运学院 国际法 民商法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国际法
华东师范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十、江苏高校
南京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苏州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诉讼法 国际法
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民商法 诉讼法
东南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法
河海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南京理工大学 民商法
十一、浙江高校
浙江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浙江工商大学 民商法 诉讼法
宁波大学 民商法
十二、安徽高校
安徽大学 法律史 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民商法经济法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法 国际法
十三、福建高校
厦门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华侨大学 民商法 经济法
福州大学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十四、江西高校
南昌大学 刑法 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
江西财经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刑法诉讼法 经济法
江西师范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十五、山东高校
山东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中国海洋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烟台大学 法学理论 刑法民商法国际法
山东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青岛大学 诉讼法
十六、河南高校
郑州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河南大学 法律史 刑法民商法诉讼法
十七、湖北高校
武汉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华中科技大学 法学理论民商法经济法
华中师范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
中南民族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法
中国地质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法
十八、湖南高校
湘潭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湖南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湖南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中南大学 刑法 民商法诉讼法经济法 国际法
十九、广东高校
中山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国际法
广东商学院 宪法与行政法诉讼法
暨南大学 民商法 经济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法
深圳大学 国际法
华南师范大学 民商法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法
二十、广西高校
广西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国际法
广西大学 民商法
二十一、海南高校
海南大学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
二十二、重庆高校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重庆大学 法学理论 民商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西南师范大学 民商法
二十三、四川高校
四川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 刑法 诉讼法 经济法
西南财经大学 刑法民商法经济法
四川社会科学院 民商法经济法
电子科技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四川师范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西南交通大学 法学理论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法
西南民族大学 法学理论诉讼法
二十四、贵州高校
贵州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国际法
贵州工业大学 经济法
二十五、云南高校
云南大学 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昆明理工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法
云南财贸学院 经济法
二十六、陕西高校
西北政法学院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诉讼法 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
西北大学 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
西安政治学院 法律史 诉讼法
西北工业大学 经济法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二十七、甘肃高校
兰州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 刑法民商法经济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西北师范大学 法学理论
西北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二十八、青海高校
青海民族学院 民商法
二十九、宁夏高校
宁夏大学 法学理论
三十、新疆高校
新疆大学 法学理论 国际法
新疆财经学院 经济法
❾ 刘志坚的主要科学研究情况
一,先后出版《喋血政治与神秘文化—中国宫廷解谜》(香港未来中国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公共关系大辞典》(希望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行政法原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等著作10余部。其中,《行政法原理》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分别于2001年、2005年获甘肃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二、三等奖。
二,先后发表专业《论行政行为的撤销》(《现代行政》1992年第3期);《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之管见》(《组织人事学研究》1992年第3期);《关于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的几个问题》(《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之管见》(《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论行政法律规范冲突》(《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法律环境初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试论国家追偿对象的认定》(《 河北法学》 1999年12月增刊);《对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逻辑思考》(《 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2期);《试论国家追偿程序》(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0年第6期);《试论明代官吏考察制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 期);《对行政与行政法概念的重新阐释》(《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1期)等学术论文50多篇。
三,先后主持了《甘肃执法环境研究》(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草案)》(地方性法规委托立法项目);《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草案)》(地方性法规委托立法项目);《西部大开发与行政法制现代化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建设》(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甘肃地方经济立法问题研究》(甘肃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环境行政法学研究》(兰州大学“985”二期研究项目);《扶贫开发企业改制的法律问题研究》(甘肃省扶贫办委托研究项目);《民政行政执法问题研究》(甘肃省民政厅委托研究项目)等10多项科学研究项目。
❿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开设院校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1)北京大学(11)北京市985211√√√(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211√√√(10028)首都师范大学(11)北京市√(10034)中央财经大学(11)北京市211√(100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北京市211√(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1)北京市√(10052)中央民族大学(11)北京市985211√(10053)中国政法大学(11)北京市211√(80000)中共中央党校(11)北京市√(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1)北京市√(10055)南开大学(12)天津市985211√√√(10065)天津师范大学(12)天津市√(10069)天津商业大学(12)天津市(10075)河北大学(13)河北省√(10094)河北师范大学(13)河北省√(11832)河北经贸大学(13)河北省(10108)山西大学(14)山西省√(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211√√√(10165)辽宁师范大学(21)辽宁省√(10166)沈阳师范大学(21)辽宁省(10173)东北财经大学(21)辽宁省√(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211√√√(10184)延边大学(22)吉林省211√(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10212)黑龙江大学(23)黑龙江省√(10225)东北林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246)复旦大学(31)上海市985211√√√(10269)华东师范大学(31)上海市985211√√(10270)上海师范大学(31)上海市√(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10276)华东政法大学(31)上海市√(11835)上海政法学院(31)上海市(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31)上海市√(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211√√√(10285)苏州大学(32)江苏省211√(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2)江苏省211√√(10291)南京工业大学(32)江苏省√(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10327)南京财经大学(32)江苏省√(89632)中共江苏省委党校(32)江苏省(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211√√√(10353)浙江工商大学(33)浙江省√(11482)浙江财经大学(33)浙江省√(11646)宁波大学(33)浙江省√(10357)安徽大学(34)安徽省211√(10384)厦门大学(35)福建省985211√√√(10386)福州大学(35)福建省211√(10394)福建师范大学(35)福建省√(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10404)华东交通大学(36)江西省√(10407)江西理工大学(36)江西省√(10414)江西师范大学(36)江西省√(10421)江西财经大学(36)江西省√(10422)山东大学(37)山东省985211√√√(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211√(10445)山东师范大学(37)山东省√(10456)山东财经大学(37)山东省√(11065)青岛大学(37)山东省√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10475)河南大学(41)河南省√(10484)河南财经政法大学(41)河南省(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211√√√(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211√√√(10511)华中师范大学(42)湖北省211√(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2)湖北省211√(10524)中南民族大学(42)湖北省√(89642)中共湖北省委党校(42)湖北省(10542)湖南师范大学(43)湖南省211√(11535)湖南工业大学(43)湖南省√(10559)暨南大学(44)广东省211√(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211√√√(10574)华南师范大学(44)广东省211√(10592)广东财经大学(44)广东省(11078)广州大学(44)广东省√(1184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4)广东省√(10593)广西大学(45)广西壮族自治区211√(10589)海南大学(46)海南省211√(10652)西南政法大学(50)重庆市√(89650)中共重庆市委党校(50)重庆市(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211√√√(10614)电子科技大学(51)四川省985211√√√(10636)四川师范大学(51)四川省√(10656)西南民族大学(51)四川省√(10672)贵州民族大学(52)贵州省√(10673)云南大学(53)云南省211√(10689)云南财经大学(53)云南省√(10691)云南民族大学(53)云南省√(10697)西北大学(61)陕西省211√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699)西北工业大学(61)陕西省985211√√√(10726)西北政法大学(61)陕西省√(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211√√√(10736)西北师范大学(62)甘肃省√(10742)西北民族大学(62)甘肃省√(11406)甘肃政法学院(62)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