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知识框图

行政法知识框图

发布时间: 2021-01-31 17:06:51

Ⅰ 请用行政法的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急急急,求大神帮助啊~

你是哪个班的?我已经告诉你们辅导员罗志光了。

Ⅱ 求我国法律框架知识体系 最好是表格形式的容易一目了然、

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至此,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中国特色之路。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路
1978年12月22日,历史铭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公报,将民主法治建设提到崭新的高度: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春天。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迎来了春天。
1982年,现行宪法通过。宪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国家根本大法的通过,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宏伟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02年11月14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指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截至今年两会期间,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达229件,涵盖宪法等七大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
而此时,我们已经将目光投向更远的2010年和2020年。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门类齐全;法律部门内部的法律规范齐备;法律体系内部不同的法律门类之间、不同法律规范之间、不同层次法律规范之间,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和谐统一。2020年较之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更加完善”。
中国特色的民主科学立法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各方意见。至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就16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一部法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诉求,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是立法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方式。
公民参与立法,是现代民主社会实现法治的基本原则。令人欣喜的是,征集公众意见、公民提出立法建议、立法听证会等已成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常用方式。
2006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农妇姜广元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立法,这一建议被列入该省2007年度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无独有偶,2005年5月27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修正案》,此次修正缘于66岁农妇王淑荣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上书”。
对于提高立法质量,普及公民法律意识、培植法律信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00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今后一般都要公开征求意见。
以法律形式固定改革成果
改革的成果需要法律巩固,改革的深入需要法治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过程中,党和人民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被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而法律的制定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进步。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此后,我国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一批重要的立法项目相继完成。
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法律根据,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1999年3月14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以制度的力量尊重与保障人权、保护私产等先进的价值观,更加全面准确地表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Ⅲ 行政执法知识的内容简介

《行政执法知识》根据深圳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知识考试大纲》的要求,汇聚中公教育最顶尖的研发队伍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凝聚8年潜心研究之心血,以多年教学实践为基础,全面解析深圳市行政执法考试特点,用当下通行的、专业化的观点对法律试题进行诠释和解析,筛选、比较、确定最佳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针对考生在备考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多角度,多形式地为考生讲解考试地重点与难点,使考生在备考路上畅通无阻,先人一筹。
《行政执法知识》在编写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时间短、任务重、法条多的特点。在繁多的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中精挑细选,使考生在阅读《行政执法知识》时既能够重新温习学习过的法律理论,也能够最大效率化的掌握重点法条和易混法条,做到记忆的准确、快速、稳定。
《行政执法知识》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
通过对深圳市公考行政执法知识试卷的研究分析,该卷所涉内容除硬性的行政法条文以外。行政法理论部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使广大考生在复习中不遗漏考点,本部分依据《大纲》为结构框架,在各章、节设计上做到条理清晰,流畅。同时考虑到考生,尤其是非法律专业考生在复习中可能出现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习方式,《行政执法知识》尽量避免引用一些学术上有争论的观点以及一些繁琐的,深度的理论分析性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考生在总体上全面的把握考试全部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考生简洁、明了的对细微考点进行精确记忆,做到有的放矢。所以,考生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可以迅速的提高应对行政法理论型题目的能力。同时,可以与具体的法律条文融会贯通,使考生达到知其意,明其理。
第二部分条文精解
法律条文是行政执法知识试卷的重中之重。考生通过对卷面的了解会发现,所涉及的大部分题目均是考察法律条文。甚至有的题目直接考察法条原文。所以,法律条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部分系中公教育一流团队对各个法律条文逐一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一步:对各条文中的常考法条、难点法条、易混法条以及经常可以作为考点的关键词作出标注,可以使考生有针对性的复习。第二步:对重点法条进行提炼,并将其精华部分注释精解,可以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捞到“干”的东西。所以,本部分内容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考生以及复习时间不够充分的考生意义重大。

Ⅳ 关于行政法方面的知识,请指点一下

行政征收就是行政主体没收你的所有权,
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没收你的使用权,但保留内你的所有权。
行政没收容是行政处罚中的具体措施。
行政征购是行政主体因为自身的需要,与商家签订的民事意义上的政府采购合同。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有一定的强制力。你说的是行政强制执行吗?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有一定的强制力。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暂扣啊,冻结财产啊,为了保证行政执行的顺利,为了防止相对人转移财产而采取的保障手段,方式。

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五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五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强制、行政指导、行政裁决、行政规划。

Ⅵ 帮我下载百度文库《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系统知识,5个下载券,52页。

您要的附件已上传 请尽快下载 满意请采纳回答

Ⅶ 政治必修二知识框图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主体:公民和国家)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主体:公民)
1、人民民主专政(重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公民和国家的关系、人权与主权)
2、政治权利与义务(重点:权利和义务)
3、政治生活(重点:内容、学生参与的意义)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主体:公民)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重点:决策的方式及含义及各自的特点、意义、)
3、民主管理 (重点:农村的村委会(更常考) 、城市的居委会)
4、民主监督 (重点:监督的方式、意义、)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主体: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重点:四个职能的含义及意义、政府的性质 、
2、政府的责任(重点: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及怎样做到)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的权力(重点:依法行政的原因、意义、措施、要求)
2、权利的行使(重点:为什么、怎么做)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党、各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宗教人士)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体:党、人大代表的地位、与人民关系、权利义务等)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主体:党、各民主党派)
1、中国共产党执政(重点:党的性质、宗旨、地位、领导重要性、执政方式及关系)
2、中国共产党(重点: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点:政党制度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重点:民族关系及其处理原则、民族政策等、 宗教政策)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主体: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重点:主权国家地位及组成因素、主权的重要性)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重点:国家利益)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重点: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
2、世界多极化(重点:多极化的意义)
3、我国的外交政策(这一部分很重要)

Ⅷ 如何复习六大行政法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相关知识及应用。”
在《公安素质测试》的考试大纲当中,包含了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另加行政强制法这六大行政法的考查,下文将围绕如何复习六大行政法展开:
(一)、结合重点,复习五大行政法
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这五大行政法的考查,已经伴随着招警考试走过了好几个个年头,平均每年有 120道《行政执法素质测试》真题。从历年真题来看,对五大行政法的复习是完全有思路可寻,有重点可找的。而今年新增的《公安素质测试》、《社会保险执法素质测试》等科目,与考了多年的《行政执法素质测试》一样,都是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主导命题。《公安素质测试》中的五大行政法命题极有可能会延续往年《行政执法素质测试》的出题思路。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行政执法素质测试》的已有复习资源,复习《公安素质测试》中的五大行政法。中公教育专家建议以下几点:
1、《行政执法素质测试》95%以上考查法条
通过分析历年《行政执法素质测试》真题,可以得出95%以上都是考法条,对法条考查比较细,考查形式以真题为例:
【2013年-12】.侵犯生命权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 )倍。 A. 10 B. 20 C. 30 D. 40
【解析】B 《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生活费„„”。本条直接考查法条规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既然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五大行政法侧重于考查法条,那么考生应讲究复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法条,争取逐条记忆、全面撒网,这是考试拿高分的必备法宝。
2、重点法条,重者恒重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发现《行政执法素质测试》侧重于考查重点法条、有些重点法条每年都会考到,比如,《行政诉讼法》的第11、25、54条„„;《行政复议法》的第6、12、15条„„;《行政许可法》的第14、58、69条„„;《行政处罚法》的第8、20、42条„„;《国家赔偿法》的第5、7、 39条„„。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有 发布:2025-10-01 02:24:08 浏览:85
行政法可撤可变 发布:2025-10-01 02:19:46 浏览:897
公务员能领法律援助补贴 发布:2025-10-01 02:10:27 浏览:945
烫臀刑法 发布:2025-10-01 02:09:16 浏览:836
依法治国重要保障 发布:2025-10-01 02:05:57 浏览:692
河北省承德市劳动法 发布:2025-10-01 02:05:55 浏览:579
师宗县司法局长 发布:2025-10-01 01:57:53 浏览:538
黄泥河法院 发布:2025-10-01 01:36:43 浏览:88
合同无效合同法 发布:2025-10-01 01:36:04 浏览:66
法制史司法考试题 发布:2025-10-01 01:34:42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