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里面的救济是什么意思
㈠ 行政诉讼,属于司法救济还是行政救济
行政诉讼属于司法救济。
司法救济是指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通过法定程序专向司法机关(法属院、检察院等)寻求帮助,司法机关依法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的行为。
行政诉讼是当事人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手段寻求救济,人民法院通过裁判的方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诉讼属于司法救济。
行政救济是指当事人不通过司法机关,而直接向行政机关寻求帮助,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的行为。
㈡ 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是什么意思
您好,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行政合同纠纷一般通过行政复议或这是行政诉讼进行解决。行政复议是向其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政府申请。行政诉讼是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所请的一种司法救济途径。
㈢ 行政法及时救济原则
哪本书里有这个原则?我是第一次听说。学者观点不同所以最好还是说清楚来源比较好。
㈣ 什么是行政救济的法律关系
行政救济抄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袭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请求行政主体审查,有权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审查后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给予补救的法律制度。行政救济是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是基于行政监督理论而产生的一种监督制度,其任务和目的是通过这种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弥补行政相对人的损失,它是现代法治社会国家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不可或缺的一种制度。
《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2款第3项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
(1)行政救济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2)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3)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㈤ 行政法的救济主要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保障途径,如什么等,都属于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㈥ 行政法分为实体法和救济法,怎么区分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这一类就是实体法。
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就是救济法。
㈦ 行政诉讼属于司法救济还是行政救济
行政诉讼属于抄司法救袭济。
司法救济是指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通过法定程序向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寻求帮助,司法机关依法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的行为。
行政诉讼是当事人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手段寻求救济,人民法院通过裁判的方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诉讼属于司法救济。
行政救济是指当事人不通过司法机关,而直接向行政机关寻求帮助,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的行为。
㈧ 我国行政救济的类型
行政救济按照当事人的请求权,可以分为不服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和侵权的申诉控告救济、申请行政复议救济、提起行政诉讼救济和请求国家赔偿救济。
而根据我国现行立法,行政法意义上的申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向人大常委会申诉
2. 信访
3. 向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
4. 向行政主管部门的申诉
5. 司法程序中的申诉
㈨ 三大救济法,指的是在行政与行政诉讼法里的
一个是程序法一个是是实质法就像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一样 行政诉讼法是程回序法。
程序法答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行政法是实体法。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
㈩ 行政法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 这种救济途径,相对人只能就行政违法、侵权的行政工作人员请求为之一定处理,如行政纪律处分,监察机关同样不能直接撤销、变更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也不能裁决予以赔偿,此种救济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
(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但是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只限于重大决策和立法活动,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较少。对于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误或立法与宪法、法律抵触,可以撤销或改变,或责令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造成的损害,相对人一般只能采用其他救济途径,请求救济。
(3)复议救济。复议救济相对于法院救济而言,可称作行政上的救济,法院救济可称为诉讼救济或司法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复议救济是功能较完备的救济途径,复议机关在查明事实、判明责任的基础上,可以撤销一个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违法行为效力消灭,恢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变更一个不当的行政行为,使相对人获得合理的权益或消除相对人所承担的不合理的义务,使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影响恢复正常;可以责令行政机关就损害后进行经济赔偿,使相对人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获得补救。
(4)诉讼救济。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违法行驶为予以撤销,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法院可以运用诸多的救济手段,使相对人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恢复和补救。如判决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判决变更不当的行政行为,判令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判令行政机关予以赔偿等。 应该指出的是,在行政救济中,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行政赔偿救济。但是,它在我国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救济途径,因为我国立法并未设立一种专门的赔偿救济机关,赔偿救济的取得,可以通过复议救济途径,也可以通过诉讼救济途径。因此,目前的赔偿救济只以一种救济手段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