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打工退休的结算
1. 劳动法退休金
首先,你单位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首先,你这种情况即使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也不能版享受养老金。因为你单权位从未为你缴纳过社会保险。
其次,你可以以事实劳动为理由,要求单位为你补缴以前应缴未缴的社会保险。
然后,从现在起按月缴纳社会保险累计满5年。然后才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你还有6年就年满55周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即你到了50周岁,单位可以与你终止劳动合同。此后你必须以自由职业的身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直至缴费年限满15年,其中按月缴费满5年。
2. 新劳动法退休人员工资规定
这不是新劳动法的规定,也和新劳动合同法没有关系,这应该是这家单位自己的规定。如果当时你父亲和他们签订的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一年13薪的话,而只是约定了月薪,那么,这单位的做法并不违规。
因为法律只是规定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工资按月发放(无论新旧劳动法这方面的规定没有变化),所以12个月不违法。
退休金计算方法: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2)劳动法对打工退休的结算扩展阅读:
退休费成为社会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是推动国家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根据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必须全部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退休后才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一是在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三是履行缴费义务且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包括特殊工种,政策性提前退休和病退)。
在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单位工作的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达15年及以上者,在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后,经办理退休手续并被批准后,即可按月领取退休费。需要说明的是,缴费15年是最起码的必备条件,如果缴费不够15年是不能享受退休费的。
但也不是只缴15年,而是缴费年限越长,到时领取的退休费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费并非交满15年就可以不交了,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退休费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3. 按劳动法规定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怎么结算
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还是要由用人单位支付的。
按照之前的标准,一分钱都不能少。
好的公司还会弄个欢送会,送您的。
之后关系就移交社保中心了。开工资就由社保中心承担了。
4. 劳动法对退休人员打工的规定,如果自已交了辞职申请。就可以不去上班了吗
劳动法是适用于在职的劳动者,不适用退休再就业的职工。需要看您和企业有没有签订相关的协议,如果有签订的话按协议走,如果没有签订的话,那就没有任何的约束。
5. 关于劳动法的退休金的问题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版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权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6. 中国劳动法关于退休的
1、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内满55周岁容。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7. 劳动法对工厂雇佣退休年龄工人怎么处理
达到退休年龄的工人要办理退休手续,雇佣退休年龄的工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要与工人签订劳务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一些权利义务也与劳动合同不同,可以一年一签,这是没有问题的。
8. 劳动法全文关于退休方面的补偿
一来般劳动者达到退休的年龄,自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