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146条

民事诉讼法146条

发布时间: 2021-03-06 13:28:31

㈠ 向人民法院起诉有多长时间为起诉期,有时间限制吗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经济纠纷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的原则来处理的,通常情况下,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也是2年,一种比较特殊情况是关于涉外经济技术合同引起的纠纷诉讼时效是4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得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民事诉讼法146条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起诉有效时间
《民法通则》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l)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失的。”
《民法通则》137条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通则》147条规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135条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经上级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146条规定:“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15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诉讼法》147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㈡ 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有效时间是多长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经济纠纷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的原则来处理的,通常情况下,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也是2年,一种比较特殊情况是关于涉外经济技术合同引起的纠纷诉讼时效是4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得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法146条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起诉有效时间

《民法通则》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l)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失的。”

《民法通则》137条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通则》147条规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135条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经上级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146条规定:“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15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诉讼法》147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㈢ 民事诉讼有效期

《民法来总则》第一百八十源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民事诉讼法146条扩展阅读: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上述适用一年时效之规定已被民法总则取代,民法通则适用的一年时效均适用三年时效。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㈣ 民诉法中的延期审理与诉讼中止 民诉法第146条第1项规定的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形为: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

延期审理法院已确定了下次的开庭日期,比如延期一个月。
中止审理法院没有确定版也无法确定下次开权庭的日期,只是宣布中止审理,下次开庭日期有待阻碍开庭的情形消除后再确定。
原告突发疾病入院,无法确定其能到庭的日期,应该适用中止审理。当然要看什么样的病了,能确定出院到庭日期的,也可以延期审理。

㈤ 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有效期是多久

《中华复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制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5)民事诉讼法146条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参考资料:中国普法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㈥ 民事诉讼法146条:

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㈦ 普通民事诉讼,一审胜诉,二审终身判决败诉,如果再次提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啊

二审终审制,你不能再上诉了,不叫上诉,叫申请再审。专
参考来源:属http://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21334469.html

㈧ 有关民事诉讼法第146条的问题

出现这几种情形,法院为了公正判决案件,一般都会延期开庭,决定不延期开庭的,在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㈨ 民事诉讼起诉后有效期多久

《民法总则》复第一百八十八条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热点内容
规范性文件对应行政法规 发布:2025-09-22 18:38:33 浏览:677
规章制度员工接受书 发布:2025-09-22 18:38:27 浏览:610
免费下载厨房热菜间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8:37:48 浏览:674
律师卖保险 发布:2025-09-22 18:36:24 浏览:428
徐州市城市房屋权属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2 18:34:34 浏览:919
临沂法律咨询服务热线 发布:2025-09-22 18:18:14 浏览:616
社会与法天网下载 发布:2025-09-22 18:09:29 浏览:529
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关于证据 发布:2025-09-22 17:41:41 浏览:601
民法总论体系 发布:2025-09-22 17:29:34 浏览:15
刑事诉讼法解释543条 发布:2025-09-22 17:29:28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