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92基数的劳动法缺勤算法

2092基数的劳动法缺勤算法

发布时间: 2021-03-06 13:47:45

㈠ 缺勤扣款工资计算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和《关于员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的相关规定,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由此可见,月计薪天数法律明确规定一律为21.75天。
月工资收入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其是加班工资争议颇多的一个环节,实践中“月工资收入”的确定应把握以下几点: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确定“月工资收入”。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月工资收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月工资收入”,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原则上“月工资收入”以员工实际月工资为标准。如果有具体的地方法规,遵照相应的地方法规执行。例如,上海市就出台了《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月工资收入”可以按照“在正常情况下的本人月实得工资的70%”确定。应当注意一点,虽然说,原则上以实际工资收入作为“月工资收入”计算加班费基数,但是,未在工资条中体现的补贴及津贴,可以不计入“月工资收入”。

(3)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例如,小李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月收入为900元/月,因此,应该以900元作为其“月工资收入”,其加班工资基数=900÷21.75=41.38。

㈡ 请问劳动法对工资核算是怎么规定的。缺勤怎么扣,加班怎么给,他们分别的基数是基本工资还是工作全额

加班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并参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你在网上查一下,看完你就都明白了。

如果你不明白你的工资构成,应该要求用人单位按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之规定,给你一份工资清单。

㈢ 国家劳动法规定缺勤扣款底薪加津贴再用应到工时乘以缺勤工时等于缺勤扣款吗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专制。根据《劳动法》属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

㈣ 有熟悉劳动法的么十月份缺勤扣工资的问题

抄劳动者在十月份缺勤,用人单位是可以不支付其工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法律依据:各省的工资支付规定。例如: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
《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三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㈤ 上班不足一个月的劳动法工资的算法

除了按21.75天计算月薪的方法外,有些企业是按应该出勤的天数计算月工资。
月工资公式专=(月基本工资/月应出勤属天数)*月实际出勤天数
7月工资=(月基本工资/月应出勤天数)*月实际出勤天数)=3500/29*24=2896.55元;
8月工资=(月基本工资/月应出勤天数)*月实际出勤天数)=3500/29*23=2775.86元.

㈥ 工资算法:实际工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30*缺勤天数+全勤+资金

1、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专知》的属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按上述规定,实际出勤10天的应得工资为: 2000÷21.75×10=920元 30天为基数的公司规定是违法的。

㈦ 劳动法规定每月计薪按21.75天算,但8月有23个工作日

按A来计算,因为抄21.75天是属于袭按年平均计算出来的,具体到某个月份就不太准确了,如果你一直坚持按照A方法来计算工资,应不违反劳动法律,因为某些月份存在工作日不足21.75天的情况。

(7)2092基数的劳动法缺勤算法扩展阅读:

制度计薪日计算方法

一、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

二、“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㈧ 按劳动法对月工资员工缺勤的工资计算方法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月计薪天数、日版工资、小时工资的折权算方法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㈨ 请问劳动法对工资核算是怎么规定的。缺勤怎么扣

劳动法规定平均每月上班天数应为21.75天。日工资应为总工资/21.75,春节法定就是放7天假的,公司说法定3天是不对的。你可以直接到劳动监察大队检举,若是北京也可以拨打12333咨询。

热点内容
规范性文件对应行政法规 发布:2025-09-22 18:38:33 浏览:677
规章制度员工接受书 发布:2025-09-22 18:38:27 浏览:610
免费下载厨房热菜间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8:37:48 浏览:674
律师卖保险 发布:2025-09-22 18:36:24 浏览:428
徐州市城市房屋权属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2 18:34:34 浏览:919
临沂法律咨询服务热线 发布:2025-09-22 18:18:14 浏览:616
社会与法天网下载 发布:2025-09-22 18:09:29 浏览:529
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关于证据 发布:2025-09-22 17:41:41 浏览:601
民法总论体系 发布:2025-09-22 17:29:34 浏览:15
刑事诉讼法解释543条 发布:2025-09-22 17:29:28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