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对盲聋哑人的规定

行政法对盲聋哑人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3-16 02:56:23

1. 关于盲道的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来法》自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盲道是一个城市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法律关怀残疾人的体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行人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中,往往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学生、病人和老人,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保护道路交通活动中的弱者也是为了方便群众,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最好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没条件的必须施划人行横道,以保障儿童、学生、病人、老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规划盲道就是为了保障盲人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体现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

2. 法律对聋哑人犯罪有特殊规定吗

为此,哑巴张某抄怀狠在心,有一袭天晚上趁人不备,在刘祥家的麦垛边上放了一把火,烧毁了刘祥的麦子,刘祥准备诉诸法律解决,可是有人却说,你告到法院也是白搭,聋哑人犯罪,法律不追究刑事责任。请问,难道真是这样吗? 读者:刘永太 刘永太同志: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哑巴也是一样的,如果他的基本权利受到他人侵害而遭受损失时,有依照法律规定获得保护或者得到赔偿损失的权利。如果他以自己有生理缺陷而无视法律,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同样也要依照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聋哑人和盲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因为他们并没有丧失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智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毕竟比正常人要差一些,从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首先明确无误的指出,聋哑人犯罪同样是要依法惩处的。 律师李文成

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 聋哑人或者盲人因生理缺陷违反治安管理,怎么处罚

第十四条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释 解]本条是关于盲人或者聋哑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本条规定共有以下两层涵义:
一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负法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简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因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虽然其生理有严重缺陷,但并未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同于无法律责任能力人,实践中也曾发生过有的又聋又哑的人非法制造枪支的治安案件。
二是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因为这类人具有聋哑或者双目失明的生理缺陷,接受教育,了解事物,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其辨认事物的能力和控制行为的能力一般均低于正常人,对其处罚—般也应轻于正常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规定的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在治安管理处罚实践中,要根据行为人的生理缺陷状况和其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节等具体情况,决定对其处罚的轻重程度。这里的“不予处罚”,主要是指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因生理原因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不予处罚。
也就是说,盲人和聋哑人触犯本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没有绝对免除其法律责任。但从刑事立法和治安管理处罚实践中,对于残疾人违法犯罪一贯有着“重罪轻判”的原则。同样的违法犯罪行为,正常人犯罪可能会被判刑十年,而残疾人犯罪只会被判七年;正常人可能被拘留十天,而残疾人可能只被罚款五百元。当然,从理论上讲,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不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他们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者治安法律责任。但是因为他们生理上有缺陷,在智力、体力等方面比不上正常人,同时,也出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考虑,所以不宜处罚过重。又聋又哑是指聋、哑两者皆具的人。只聋不哑或者只哑不聋的人,不适用这一条文的规定。这种生理缺陷既包括先天的,也包括后天的。在具体处理时,要考虑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等情况。
实践中,盲人和聋哑人本是弱势群体,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但对已经违法犯罪的残疾人,单凭司法机关应当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仅此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社会各界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些残疾人误入歧途。作为弱势群体,社会还是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要立足于教育挽救,单位、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残联会和基
层派出所建立帮教组织,对这些重点人进行帮教,同时对残疾人犯罪不能以同情代替法律,放任不管,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予以追究。对于盲人、聋哑人违法犯罪这样—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现象,惩治处罚只是作为一种手段,教育和预防才是最终目的。除了家庭、学校对他们的亲情感化教育外,政府和社会要建立保障体系和关爱环境,保证聋哑人的就业率,让聋哑人享受正常人所能获得的社会保障福利,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5. 我国《刑法》规定,聋,哑,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还是错

错。但是如果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 国家规定聋哑人如何评级的属几级残疾

听力残疾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残疾程度不同有不同的级别,一级是最重的一种了。残疾级别不是随口说了算的,要到当地残联申请残疾鉴定,到指定医院进行检测后由相关机构认定。如果村里没有残联的下属机构,你可以到乡镇去找残联申请鉴定。

7. 我国法律规定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处罚,这是保护弱者的。但我国法律为什么不规定女性犯罪从轻处罚女性

因为女人有手有脚不残疾,不是真正的弱者

8. 为什么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此规定说的非常明确了,然而在实践中,当事人有时还是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所谓又聋又哑是指不但耳聋而且是哑巴。耳聋和哑巴必须同时存在,集于一身。如果仅仅是耳聋或者仅仅是哑巴,那么犯罪就与平常人一样对待。该负什么责任就负什么责任,根本不存在从轻减轻的问题。同时耳聋和哑巴也必须达到几乎完全失聪和几乎完全不能说话的程度,如果仅仅是有些听力上的障碍,或者语言表达能力极差,但都不能说是“聋和哑”。按照规定,只要行为人属于盲人,那么对他的犯罪行为就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只要具备了盲的条件既可,无需再具备其他的残疾条件,但我们也要注意,所谓盲人是指完全丧失了视力,如果只是眼睛有些疾病,实力模糊,或者说是一只眼盲另一只眼正常,或者一只眼盲,另一只眼有些疾病,视物不清,都不属于盲人犯罪的情形。
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对其实施的处罚按照法律规定属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而不是应当。既然不是应当,也就是说不是必须。既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部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认为由于自己的身体缺陷的存在在犯罪量刑时肯定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是完全错误的。

9. 聋哑人办案规定

现行《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聋哑人犯罪,应当和健全人一样依照法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予以正视,但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并不等于必须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讯问、开庭时,相应机关应当提供翻译。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对象。

热点内容
江西司法警官学院官网 发布:2024-03-29 06:48:33 浏览:993
第三方网页截图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03-29 06:47:23 浏览:214
刑事诉讼法修正九 发布:2024-03-29 06:47:21 浏览:613
宁国市法律咨询服务有几个 发布:2024-03-29 06:46:38 浏览:927
催债法律责任 发布:2024-03-29 06:41:42 浏览:163
军人军属法律服务合作协议书 发布:2024-03-29 05:28:41 浏览:156
半夜要求汇报工作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4-03-29 05:09:36 浏览:344
律师好么 发布:2024-03-29 04:59:50 浏览:347
社区法律援助站规章制度 发布:2024-03-29 03:41:44 浏览:923
中小学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发布:2024-03-29 03:38:57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