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关于借工的规定

劳动法中关于借工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9-20 13:51:24

❶ 劳动法规定借调10年以上职工怎样安排

劳动法对于借调10年以上的职工,并未做出特别具体的安排规定,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人事关系归属

    • 原单位管理:借调职工的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原单位,即使借调时间长达10年以上,其劳动关系的归属并未因此改变。
  2. 工作安排与待遇

    • 由原单位决定:借调职工的工作安排、薪酬福利、晋升机会等,原则上仍由原单位负责决定和管理。
    • 与借调单位协商:虽然借调职工在借调期间实际在借调单位工作,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通常由原单位和借调单位协商确定。
  3. 借调结束后的处理

    • 返回原单位:借调期满后,职工通常需要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除非原单位和借调单位之间有特别约定,或者职工通过正常流程获得了借调单位的正式聘用。
    •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长期借调的职工,如果双方单位有特别约定或者职工有特殊情况,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但这需要依据双方单位的协商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4. 咨询与建议

    • 咨询原单位:对于借调职工的具体安排和权益保障,建议直接咨询原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相关负责人,以获取最准确和权威的信息。

综上所述,劳动法对于借调10年以上的职工并未做出特别具体的规定,但明确了人事关系归属原单位、由原单位决定工作安排与待遇、借调结束后返回原单位等基本原则。如有特殊情况或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原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相关负责人。

❷ 国企员工内部借调法规

法律分析:企业借调员工 是常见的一种灵活用工方式。. 由于企业因生产淡旺季等特殊情况或者因项目工作,有时候需要将员工从原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我国《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保障企业运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❸ 关于借调人员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

企业员工借调(有时候也叫企业借用)是指用人单位、借用单位与劳动者三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保留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借用单位实际提供劳动并领取报酬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存在关联关系或合作关系的公司之间。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禁止此种用工形式,还针对此种用工形式规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主体。如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第74条规定: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那么借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哪些法律问题呢?

如劳动者工资由谁来支付?

劳动者虽然被借调至外单位工作,但其劳动关系仍在原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工资支付的主体问题作出变更,那么仍应当由原用人单位支付。

劳动者在借调期间的社保由谁承担。

该问题同上,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虽然被借调至外单位工作,但其劳动关系仍在原用人单位。并且根据(劳部发[1995]309号)第74条规定: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

综上,在借调关系产生期间,并未就“借调关系”代替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社保、工资及其他问题原则上仍按照劳动关系来处理。

❹ 关联单位的员工借调是否违法

员借用又称人员借调、人员外借,此种用工方式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均没有明确规定,也不属于和劳动关系以及劳务派遣并列的一种用工方式。该种用工方式目前合法,实践中也一直存在,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灵活用工安排。用人单位使用人员借用模式时,应当签订借用协议,明确权利义务,避免被认定为劳务派遣或事实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亏陪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条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乱罩、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销铅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热点内容
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 发布:2025-09-20 16:44:32 浏览:821
深圳劳动法年假规定 发布:2025-09-20 16:42:35 浏览:346
广州市实施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发布:2025-09-20 16:20:25 浏览:270
聘请政府法律顾问报告 发布:2025-09-20 16:13:52 浏览:590
拆迁的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20 16:10:17 浏览:851
庆元司法网 发布:2025-09-20 16:08:47 浏览:796
拖欠工资的借条有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0 16:07:55 浏览:993
新婚姻法孩子归谁 发布:2025-09-20 15:49:31 浏览:273
民法典秉承 发布:2025-09-20 15:42:43 浏览:678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0 15:26:04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