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条条管辖
Ⅰ 行政法的级别管辖
法律主观:
根据行政诉讼法对于级别管掘逗辖的相关规定可知,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是很重要的一种管辖方式,级别管辖包括四类级别法院的管辖,分别是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和区、县基层法院的管辖。
一、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规定
《行政诉讼法》
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判冲卖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范围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除了法律特别规定应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外,其余所有的第一审行政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由于这两类行政案件的专业技术性强,且专利、海关行政机关的设立大多与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相吻合,因此,法律规定这两类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有利于保证办案质量。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这类案件中作为当事人一方的行政机关的级别较高,由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专业性、政策性强,影响大,不适合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这里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主要是指:①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复议的行政案件;②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行政案件;③涉外或涉港、涉台、涉澳且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行政案件;④被告为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属判差部门的行政案件;⑤其他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这类行政案件专指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案情重大,涉及面广且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这类案件主要是指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案件或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涉外行政案件。实践中这种行政案件极少。
三、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
行政诉讼的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包括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最重要、最复杂的是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法律客观:
《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案件法律适用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案件法律适用的有关规定,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中,具体如下:
- 受案范围:界定了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明确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行为不服可提起诉讼,使当事人能判断自身权益能否通过行政诉讼保障。
- 管辖:规定不同级别和地域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分工,基层法院管辖一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法院管辖本辖区重大、复杂案件等,避免管辖争议。
- 诉讼参加人:明确原告、被告、第三人的资格及权利义务。原告需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被告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第三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
- 证据规则:规定证据种类、举证责任等。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要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 起诉与受理:规范起诉条件、方式、期限等。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法院应受理;不符合的,可裁定不予立案。
- 审理与判决:涵盖审理程序、证据审查、判决方式等。法院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判决,如撤销判决、确认违法判决等,强调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确保判决公正。
- 行政协议:明确行政协议的范围,如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等。审理时可适用不违反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
- 一并审理:当事人可请求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或审查规范性文件,但有条件限制。
Ⅲ 行政法知识需背诵
一位学友总结的真好!
一、地方行政机关类型
1、条条管辖、垂直领导——政府、海关、金融、外汇、国安、税务——只有1个复议机关;
2、条块管辖、双重领导——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个复议机关(同级政府、上一级主管部门);
3、省以下垂直领导——自然资源——2个复议机关(管后不管前:即同级政府可以作为其复议机关,但是管不了该部门的人权物)
4、派出机关——行政公署——省、自治区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公署;
5、 派出机关——区公所——县、自治县政府在必要时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区公所;
6、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政府经上一级政府批准设立街道办事处;
7、派出机构——派出所——警告、500元以下罚款;
8、派出机构——工商所——处罚个体工商户,不包括吊销营业执照;
9、派出机构——税务所——2000以下罚款;
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1、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程序
类型一:新设
(1)方式:新设(上一级)
(2)针对事项:地方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
(3)具体程序:本级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级编办审核→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还应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类型二:协商
(1)方式:协商(本级政府)
(2)针对事项:政府机构之间的职责异议
(3)具体程序: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报本级编办备案;协商不一致→提请本级编办提出协调意见→由本级编办报本级政府决定。
类型三:内设
(1)方式:内设(本级编办)
(2)针对事项: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
(3)具体程序:由该行政机构提出方案,报本级编办审批。
2、地方各级政府编制管理
(1)行政编制总额——地方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级政府提出→国编办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2)行政编制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有权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政府部门的编制——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编办报中编办批准
Ⅳ 行政法中地域管辖得原告加被告情况有哪些 行政拘留有几种 谢谢
行政法中管辖地一般由违法地行政机关管辖。
如果违法人常驻地行政机关管辖更为回合适的,可以由违法人常答驻地行政机关管辖。
行政拘留就只有一种。
另外有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法律链接:《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