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发布时间: 2021-11-15 17:53:53

Ⅰ 试述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机关、公务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范围要大于行政主体范围。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但行政法回律关系主体不仅仅答包括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不能简单地等同。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如果得到法律、法规的授权也会拥有一定的行政职权。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也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虽然是通过各个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得以实现的,但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是一种职务上的委托关系,公务员的行为由行政主体负责

Ⅱ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什么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行政法主体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主体,或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也有人认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监督主体。在这层意义上,行政法主体是指受行政法规范的调整,享有行政法上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学术界之所以会存在对同一概念的如此分歧,主要源于各自视角不同。后者的特点在于强调了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及该关系中的监督主体,虽然没有跳出“行政法律关系”的范畴,与前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从表述的角度看更为明确和全面,尤其是在探讨“行政主体”这个概念时,采用后者的观点更有利于在与行政相对方相对应的关系上把握之。简而言之,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包括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特殊的一方主体。

Ⅲ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正确吗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是行政法主体。
1、行政法主体中版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3、行政法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主体。
4、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监督主体:如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体。又如行政复议中的上级行政机关等
4、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公务员并不是行政主体。

Ⅳ 求行政法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

简要概括:

1、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3、行政法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主体。

4、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监督主体:如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体。又如行政复议中的上级行政机关等

4、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公务员并不是行政主体。

一、行政的概念

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二、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两层含义:

(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2、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三、行政法关系概念和分类

(一)行政法关系:指经过行政法(实体、程序)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二)主要有两类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人)。

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指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

四、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和行政法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行政法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主体。

(一)行政主体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特殊主体,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

(二)行政相对方也是行政法上权力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另一主体。

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指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特征:

第一、一种多重、复杂的法律关系。

第二、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第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等性。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较多的权利,承担较少义务,而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较少权利,承担较多义务

Ⅳ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对吗

不对。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部分。

在中国行政法学领域,行政主体是指享版有行政职权,以自己权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
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行政法主体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主体,或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也有人认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监督主体。在这层意义上,行政法主体是指受行政法规范的调整,享有行政法上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学术界之所以会存在对同一概念的如此分歧,主要源于各自视角不同。后者的特点在于强调了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及该关系中的监督主体,虽然没有跳出“行政法律关系”的范畴,与前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从表述的角度看更为明确和全面,尤其是在探讨“行政主体”这个概念时,采用后者的观点更有利于在与行政相对方相对应的关系上把握之。简而言之,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包括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特殊的一方主体。

Ⅵ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和行政主体有什么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主要是指国家机关(还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政相对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Ⅶ 行政法主体包括( ) A.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 行政主体 C. 行政人 D. 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行政监督关系,所以选择a

Ⅷ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对吗为什么好多试题中说是错的呢!

行政主体就是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比如行政机关。
行政法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这是同一个概念。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与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具体就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同一概念,行政主体是不同概念。

Ⅸ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法主体是用行政法规范来调整的,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行为过程中回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答

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就是行政法主体

行来政法律关系主体不是行政源法主体。
1、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3、行政法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相对方外,还包括监督主体。
4、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监督主体:如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体。又如行政复议中的上级行政机关等
4、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公务员并不是行政主体。

热点内容
孕产期女职工劳动法 发布:2025-09-20 15:17:52 浏览:947
新婚姻法对全职主妇 发布:2025-09-20 15:10:37 浏览:425
东莞法律咨询律师在线 发布:2025-09-20 15:01:13 浏览:456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发布:2025-09-20 14:56:35 浏览:107
请律师贵不贵 发布:2025-09-20 14:54:39 浏览:875
校规司法鉴定 发布:2025-09-20 14:28:39 浏览:562
财经法规主要学什么 发布:2025-09-20 14:27:39 浏览:562
治安处罚条例扰民 发布:2025-09-20 14:20:00 浏览:371
加速到期合同法 发布:2025-09-20 14:19:58 浏览:844
十九司法部 发布:2025-09-20 13:58:05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