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中国行政法什么时候有的

中国行政法什么时候有的

发布时间: 2021-11-23 20:52:04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包括哪几种法

主要分两种: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

特别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海关法》、《教育法》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的颁布是关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② 中国古代有没有行政法

有的。大明会典就是。
《大明会典》(Code of Great Ming Dynasty),记载中国明代典章制度以行政法规为主的专官修书。简称《明属会典》。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三月,180卷。经正德时参校后刊行。嘉靖时经两次增补,万历时又加修订,撰成重修本228卷。明代前中期的社会发展、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分化以及明代官修史籍活动是其产生的社会学术背景。《大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集礼》、《孝慈录》、《大明律》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

③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于什么时候实施

1989 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

④ 中国最早的行政法典是什么

《唐六典》全称《大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内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容。 唐玄宗时官修,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为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司法解释为什么是中国行政法的发源

其实有些问题没有为什么,对于两高的司法解释是法院审判案件的正式法律渊源,这个只要记住就可以了。

⑥ 行政法最早是谁提出的

这个问题在中国应该没人能回答你。行政法起源于法国,法国行政法学形成是在1870年代,回在此之前从答1810年代开始就有人在从事行政法的研究,但是行政法概念应该早于这个时期。
对这个问题,国内学者由于资料原因没有人能够真正解决,关保英《外国行政法编年史》也没有解决。

⑦ 中国法律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时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 这表明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⑧ 新中国的法律体系什么时候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 这表明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⑨ 中国最早的行政法典的内容是什么

唐玄宗时期编纂的《唐六典》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一书共分30卷,其篇目为:卷一,三师三公尚书省;卷二,吏部;卷三,户部,卷四,礼部;卷五,兵部;卷六,刑部;卷七,工部;卷八,门下省;卷九,中书省,卷十,秘书省;卷十一,殿中省;卷十二,内官侍中省;卷十三,御史台,卷十四,太常寺;卷十五,光禄寺;卷十六,卫尉寺、宗正寺,卷十七,太仆寺;卷十八,大理寺、鸿胪寺;卷十九,行农寺;卷二十,太府寺;卷二十一,国子监;卷二十二,少府监、军器监、铸钱监等;卷二十三,将作监、都水监等;卷二十四,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卷二十五,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左右千牛卫、左右羽林军;卷二十六,太子三师、三少、太子詹事府、左右春坊内房内官;卷二十七,太子家令事率更寺仆寺,卷二十八,太子左右卫储率府;卷二十九,储王府公主邑司,卷三十,府、督护州。内容涉及封建国家机关所执掌的各项工作。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实况。可以称之为唐朝行政法规大全。

《唐六典》的编纂始于开元十年,至二十六年完成。书前虽署“玄宗撰、李林甫等注”,但实际上是出于张九龄等当时知名学者之手。

在《唐六典》之前,历代王朝虽有行政性质的立法,但并没有汇编成一部综合性的行政法典。《唐六典》的编纂在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它以来,行政法从刑律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法律部门,它的产生是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完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⑩ 现代行政法产生于哪个时代

“现代行政法”在中国语境中可以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行政法。我们认可的中国行政法历史仅发端于上个世纪的中叶,至今大约50余年。在这50余年中的前30年,中国现代行政法历史是极其简陋的,其中1967年至1978年间行政法历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的。改革开放后因社会治理的需要,行政法(学)开始受到法学界的关注。

热点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危害 发布:2025-09-19 01:17:08 浏览:169
工伤问题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9 01:06:55 浏览:12
劳动法对民营企业有用吗 发布:2025-09-19 01:03:41 浏览:329
形式法学派 发布:2025-09-19 00:54:13 浏览:446
鄢陵的律师 发布:2025-09-19 00:41:20 浏览:112
学法律知识做文明少年 发布:2025-09-19 00:40:37 浏览:207
对方打人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9 00:35:01 浏览:543
古代妓女刑法 发布:2025-09-19 00:35:01 浏览:361
企业法律顾问失业 发布:2025-09-19 00:25:17 浏览:386
深圳社区法律顾问招聘 发布:2025-09-19 00:05:23 浏览: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