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的地位

民事诉讼法的地位

发布时间: 2021-11-23 21:28:10

❶ 民事诉讼法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

民事诉讼法是触决民事纠纷最有效的途径,本人认为理由:
1、法院作为国家机关,具有公信力,人们愿意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2、诉讼解决问题相对最彻底,一般不存在反悔的可能;
3、诉讼最主要是它有国家强制力保障,一方拒绝履行判决,可以强制执行;
4、诉讼不仅是解决纠纷最有效的途径,还是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❷ 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

民事诉讼是一种解复决平等主体之间制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争议纠纷的司法程序,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的必然延伸,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自然成为民事诉讼的本质要求。如果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民事诉讼的平衡架构就不可能形成,诉讼权利的平等、辩论原则的实施、法官裁判的中立也会失去根基。因此,为了实现诉讼民主和程序公正,民事诉讼的各项程序制度都应在当事人地位平等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中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的规定,是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完全平等的原则依据。要实现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不仅法律应赋予双方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平等机会,而且作为诉讼程序组织者和指挥者的法院也应当平等对待双方,不得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前者是制度保障,后者是法官职责。其中,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当事人的平等司法待遇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当事人和法官实施各种诉讼行为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评判当事人平等地位是否受损的明确标准。

诉讼地位,是指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主体处于的法律位置。

❸ 民事诉讼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法律按照其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程序法的范畴。它和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一起构成了现行的程序法体系。

❹ 民事诉讼法一审普通程序的地位

你好!
参考回答:
一审普通程序具有程序的完整性、广泛的适用性等特征,起着各种诉讼程序通则的作用,是整个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程序。
参考资料:《民事诉讼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伟 主编

❺ 诉讼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诉讼的地位:

诉讼即老百姓所讲的“打民事官司”。相对于人民调解、当事人自我平息、单位(或部门、社区)处理和仲裁机制而言,民事诉讼是典型的公力救济形式,是解决民事纠纷的第四种方式。

诉讼作用:

主要是可以充分全面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比较公正,处理的结果生效后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力,诉讼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强制性,是国家处理民事纠纷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手段。因此,国家往往要对诉讼的主体、程序、制度等做出严格的规定。

(5)民事诉讼法的地位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程序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 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确的被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

如果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法律将对生产者、销售者起诉的选择权赋予了消费者,由他们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

4、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即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

5、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可向其中的任何一个辖区的法院起诉。

(2)对侵权行为,应向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3)对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中发生的诉权,应向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诉讼,应向事故发生地或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4)《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应向不动产所在地法院起诉。

6、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有效期为权利人在知道自己权力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内。

民法通则还规定了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四种情况:

(1)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7、起诉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❻ 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回督。”第185条至188条对答检察监督的方式做了规定,将抗诉作为其监督手段。
检察院设立了民事审判监督机构,对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当事人认为有必要,也可向检察院控告或申诉。检察院审查控告、申诉材料后,认为确有错误的,可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如受理抗诉的法院是按审判监督程序由上级法院提审的,则一律按二审程序审理。
另外,根据有关规定检察院还可以就公益案件提起诉讼或参加诉讼。《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及第一百零八条有关起诉的条件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10月《关于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各级检察机关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案件支持有起诉权的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要求。

❼ 民事诉讼法题:管辖问题及当事人在诉讼中处于什么地位

第一,本案管辖的法院为在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或者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因为被继承人死于在北京市丰台区大儿子家,北京市西城区是主要遗产所在地。《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三)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A是被告,因为A独占了全部遗产,B、C、D均为原告,因为均是要求A分割遗产。

❽ 民事诉讼法属于什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版经验和实际情权况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第一,从其在法律体系地位来看,其地位仅次于宪法,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一样,居于基本法的地位。

第二,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来看,它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其他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也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属于独立的部门法。

第三,从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内容来看,它主要规定的是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来保证这些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的诉讼制度和程序,这表明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

热点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危害 发布:2025-09-19 01:17:08 浏览:169
工伤问题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9 01:06:55 浏览:12
劳动法对民营企业有用吗 发布:2025-09-19 01:03:41 浏览:329
形式法学派 发布:2025-09-19 00:54:13 浏览:446
鄢陵的律师 发布:2025-09-19 00:41:20 浏览:112
学法律知识做文明少年 发布:2025-09-19 00:40:37 浏览:207
对方打人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9 00:35:01 浏览:543
古代妓女刑法 发布:2025-09-19 00:35:01 浏览:361
企业法律顾问失业 发布:2025-09-19 00:25:17 浏览:386
深圳社区法律顾问招聘 发布:2025-09-19 00:05:23 浏览: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