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依照劳动法如何劝退员工

依照劳动法如何劝退员工

发布时间: 2021-12-03 10:00:40

劳动法辞退员工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4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❷ 劳动法对公司辞退员工时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如果企业对员工的辞退是合法的话,至4需要支付其工资,如果企业对员工的辞退不合法的话,则不仅需要支付其工资还需要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

一、公司对劳动者的辞退合不合法,要看公司的规章制度制定的何不合法,合法的规章制度,才会对员工具有约束力:1,不违法法律法规,2,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经劳动者本人签字确认,3,已向劳动者进行公示;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 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❸ 按劳动法辞退员工怎样培尝

一、劳动合同没到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关键要看解除的理由是否合法正当。
二、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❹ 依据劳动法,怎么劝退一个经常请假的员工

你可以制定公来司的规章自制度,严格公司的人事管理,对于不按照程序请假的员工可以给与辞退的决定。

❺ 辞退员工 你好,请问员工长期不上班,根据劳动法怎么辞退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回在试用期间被答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可根据第二项就可以辞退,希望对你有用!

❻ 打算辞退员工问题(劳动法)

我对之前的回答都很无语。。。根据你的问题顺序,一个个来吧:

1、辞退该员工会不会违反劳动法,取决于你的前期工作有没有做好。
首先,个体户同样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约束,需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按照《劳动合同法》之规定,结合你目前的情况,如果你要合法辞退员工,必须举证员工违反了公司(你的性质是个体工商户,为便于表达,我统一表述成公司)的规章制度。即,前提是公司要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并经过员工认可签收。比如,规章制度中明确写明业务能力差、态度不端正,公司可以辞退,那么你依照规章制度将他辞退,是被认为合法的。如果本身没有规章制度,除非他触犯了国家刑法,否则你真是没法合法辞退他。一旦违法辞退,你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2、违反劳动法,你的经济损失不少。如下:

(1)、你没有跟员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应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否则,从劳动合同应当订立而未订立的第二个月开始,要支付双倍工资。也就是说,从2010年1月中旬开始,你要每个月支付他双倍工资。至6月中旬,一共是5个月。

(2)、违法辞退员工,员工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者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是工作每满一年(超过半年不满一年的以一年计),支付相当于2个月工资的数额。他09年12月工作至今已满半年,就要支付他2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以上2条累计,如果你违法辞退他,你一共要额外支付他7个月工资。

3、4、5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我一起答复。现在出现了2个漏洞,你就要补洞。

(1)、劳动合同。你需要准备劳动合同文本,并要求所有员工补签。注意:员工最后落款的签署时间必须是2010年1月中旬之前。如此,可规避未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企业无规章制度。你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业务指标亦可),规定好有哪些行为公司可以开除员工。但是要注意,按照《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规章制度必须要经过全体员工或员工代表大会通过,方可生效。建议在发放规章制度时,让每个员工都签一份声明书,写明“已了解公司制度,并愿意遵守,如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罚”等等。依据规章制度再辞退该员工,就是合法的了。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劳动合同法》还存在一种提前一个月,可以解除员工劳动关系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你也可以利用里面的第二点,证明其不能胜任目前工作。然后给他再培训、换岗,再证明他仍不胜任工作。如此,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他,或者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就能让他走人,且属于合法辞退。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起诉是什么身份 发布:2025-09-17 19:02:14 浏览:970
劳动合同法的论点 发布:2025-09-17 18:57:06 浏览:575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户口登记条例 发布:2025-09-17 18:53:41 浏览:323
传统法学研究 发布:2025-09-17 18:52:55 浏览:919
法律硕士报考上海公务员考试 发布:2025-09-17 18:46:09 浏览:526
代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7 18:28:42 浏览:416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泉州实施细则 发布:2025-09-17 18:23:40 浏览:320
法学核心期刊目录 发布:2025-09-17 18:15:49 浏览:697
封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9-17 18:14:23 浏览:921
中国法院标志 发布:2025-09-17 18:11:13 浏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