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男职工生育险解释
1. 男职工生育险报销内容
1、按照我国生育保险条例参保男职工的配偶未列入本办法参保范围,其配偶生育时,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男职工生育险怎么报销
女方无业,提供女方无业证明,男职工可以报销
男职工生育保险可以报销产检、生产的费用,需要生育保险缴纳满一年(具体期限咨询参保的社保局,各地规定期限有差异),把所有费用发票交单位负责社保的同事,拿到社保局去办理报销
3. 男职工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有什么
一、生育保险男方报销标准
男性缴纳生育保险也是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 ,但是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才能申请享受一次性生育津贴。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 ,且生育第一胎;
3、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时 ,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缴费)满10个月以上。
注:不同的地区要求有所不同 ,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 ,建议大家生宝宝之前详细咨询当地相关部分。
生育保险男方报销范围
男性缴纳生育保险可用于为妻子报销就医或生产、流产费用 ,并在陪产假中享受生育津贴。一次性生育补贴标准为:流产200元;顺产1200
元;难产或多胞胎生育2000元。
二、
1.生育保险男方可以报销吗
男的缴纳生育保险是有用的 ,可以报销。
男性按照要求缴纳了五险中的生育保险 ,符合条件的是可以进行报销的。
2.生育保险男的能报多少
一次性生育补贴 流产的200元 ,顺产的1200元 ,难产或多胞胎生育的2000元。
生育医疗费用 一般在生育期间男方都可以享受10天左右的假期 ,并以孩子出生当月单位人均缴费工资计发。
男方假期工资:当月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10(天)。
3.生育保险男的怎么报销
报销资料
(1)本人及配偶的居民身份证及结婚证;
(2)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状况证明或第一胎生育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
(3)出院记录;
(4)费用明细清单(以上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和本人就医证卡原始发票;
(5)配偶户籍所在地街道(镇)出具的无工作单位且无固定收入来源证明。
4. 《劳动法》对生育保险的规定有哪些
生育保险在社会保险法中有详细规定,另外,各地区对生育保险的标准也有所有同,具体可专综合参考社会保险属法和地方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保保险法》
第六章生育保险
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来源武汉律师网页链接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5. 男职工要买生育险,是因为什么
一、男职工也要缴纳生育保险。
《劳动法》相关条款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而缴纳"五险"包括生育保险是不分男职工或女职工,一律平等对待的。
总之,由于生育险属于单位缴费,所以对于男职工来讲保障大于义务,对男职工没有任何损害而只有好处,这就是在岗职工比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社保更好的地方,灵活就业人员是无法缴纳职工生育险的。下一步,生育险将和医疗保险合并为新的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到时候如果生育时,也可享受到生育险带来的保障。
6. 男职工生育险怎么报销流程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具体的流程如下:
用人单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表;
2、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生育女职工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1、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医疗部门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生育女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职工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企业职工生育医疗证审领表;
5、企业职工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证申领表;
6、企业职工生育医药费报销申请单;
7、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核准结算表;
8、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外地就医申请表;
9、生育医疗费用票据、费用清单、门诊病历、出院小结等原始资料;
10、收款收据。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