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违反劳动法需要补偿么
㈠ 员工违反公司制度被辞退要赔偿吗
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版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权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㈡ 员工严重违纪被辞退要补偿吗
可以不用补偿的,这属于员工过失性辞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员工违反劳动法需要补偿么扩展阅读
有些情况下员工出现过失,是需要向单位支付赔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㈢ 公司违反劳动法员工辞职能获得补偿公
公司违反劳动法(具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情形的),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㈣ 企业无故辞退员工违反劳动法,员工应得到什么补偿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㈤ 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有补偿吗
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㈥ 辞退员工需要给予补偿金吗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打乱,这次疫情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不少企业也出现了经营困难。
企业业绩不好,除了缩减不必要的支出,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员,并且要求HR尽量减少裁员成本,也就是能不少给员工补偿就少给,能不给就更好。
所以,今年被朋友和网友咨询最多的法律问题就是公司辞退员工要支付多少补偿。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回答好的,因为不同情形下,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是不同的,存在较大差别。下面就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详细说明不同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
说到经济补偿,首先需要了解劳动合同法里的以下几个概念: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特别注意:平均工资是指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绩效等,是没有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前的数额。如果平均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计算)。赔偿金:具有惩罚性质,是指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双倍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劳动合同法中没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一般就是指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以给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替。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一个月的工资。大家常常提到的“N”其实就是指经济补偿金,“2N”是指赔偿金,所谓的“+1”就是指代通知金。
了解了以上几个常用语的概念,就要开始说说不同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了。
一、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原则上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规定公司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初衷是公司原因导致员工失业,给予员工一定经济补偿度过失业难关。如果是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公司就没义务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了。
但员工因为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这些情形下员工属于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公司向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种情形下,因为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尊重意思自治原则,并不强制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一定要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而是由公司和员工谈,可以可以高于法律规定,也可以低于法律规定,只要双方自愿签字盖章就有法律效力。
三、员工无过错但有以下情形,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即N+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四、员工无过错但公司符合以下法定程序和条件,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N)。
经济性裁员的法定程序为: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为: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以上三、四情形中,公司不能辞退有以下情况的员工,也就是不能对以下员工进行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五、员工有以下过错导致公司辞退员工的,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员工没有过错,也不符合以上三、四情形,公司无故单方辞退员工的,需要支付赔偿金(即“2N”)。
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进行了明确限定,只有符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以其他任何情形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都属于违法行为,需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
学习了经济补偿的相关概念以及知道了补偿标准,现在考考大家,如果一名员工在公司工作7.8年,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是8000元,因以下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应该支付员工多少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公司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不干了,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生病了,休了一年病假还没好,医疗期满了也不能回去上班,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财务审计报表显示连年亏损,公司决定裁员100人,列为被裁的对象中有一名女员工怀孕了。员工聚众赌博,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公司决定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新来的领导看员工不顺眼,想把员工调去与他工作不相干的保安岗位,员工不愿意,公司以不服从管理管理为由辞退员工。
㈦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员工违纪而公司解除合同不需要赔偿
一、如何解雇严重违纪员工:
(1)解雇依据: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2)关于“严重违反”以及“重大损害”的标准问题:
法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因此,企业规章制度中应当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量化,比如,合同期内累计5次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的视为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导致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上的,以利于解雇员工时有充分依据。双重劳动关系是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无法忍受的事情,法律规定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解雇,但是怎么样的算“严重影响”,这个难以操作,我们在解雇前还是先提出改正要求更保险,限令员工在三日内提供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如果拒不提供的,予以解雇。
(3)程序要求:
必须收集员工严重违纪的证据,且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否则败诉风险极大,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4)举证要求:
司法实践中由于解雇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通俗的说就是企业要举证证明自己的解雇理由是充分的,是有确凿证据的,所以在解雇严重违纪员工之前必须收集充分的证据。如何收集员工违纪证据呢?因为现实生活中此类案件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违纪证据也各不相同,不可能公式般的套用。通常,在该类纠纷中,下列形式的资料可以作为证据:1)违纪员工的“检讨书”、“求情书”、“申辩书”、违纪情况说明,等等;2)有违纪员工本人签字的违纪记录、处罚通知书等;3)其他员工及知情者的证词;4)有关事件涉及的物证(如被损坏的生产设备,如物证不方便保留,则拍摄清楚的照片,同时照片上还应当显示时间年月日时);5)有关视听资料(如当事人陈述事件的录音、录像);6)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书面证据是最有力的证据,尤其是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证据,应尽收集和保留。
(5)收集证据的方法:
1)建立日常书面行文制度和档案保管制度;
2)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员工的违纪行为,应注意平时记录在案。每次违纪时,企业都作出相应的书面处理材料,要求员工签字。如员工不愿在处理材料上签字,则可以扣罚工资的处罚方式,在工资单上注明处罚内容,由员工在领取工资时一并签字,并在工资单上注明对工资数额有异议的,应当在7日内提出;
3)对于有违法行为(如赌博、盗窃、打架、吸毒等)的员工,可以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结论或者记录,就可能是有力的证据。
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㈧ 员工违反哪些规定,公司可以不用赔偿就辞退
除犯罪外。主要看劳动合同。呃,着看劳动规章制度。如何去规定。劳工,工资最制度需要具有合法性。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民主的程序制定。然后进行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