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股东劳动合同
一、问题来1:入职13个月签订劳动合同自,那么之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仍然有权主张;
问题2:第二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从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起,已经不能再主张双倍工资,双倍工资仅能从入职满1个月起至满1年时止这11个月;
二、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随时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履行通知义务,但无权主张双倍工资。劳动者主张、行使权力必须依法律规定进行。
三、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由此可知,劳动合同无须劳动局备案盖章。
2. 创始股东需要与公司签劳动合同吗
股东不用签订劳动合同,除非是员工。
但是股东和员工两个身份,其中以员工身份,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后,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劳动争议发生后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劳动者至少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常识:
1、提前准备。在劳动合同订立前7天,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一边对合同文本内容又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双方协商约定的条款,尤应引起高度重视。
2、把握内容。从全面保护个人利益出发,应尽量了解《劳动法》的内容,这一点虽然对大众来说又很大的难度,但从合同本身出发,应清楚劳动合同的条款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法律规定的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应负的责任共7方面的内容;二是双方认为有必要明确约定的条款,应明确写明。
3、重点了解。在把握合同条款的基础上,还应该清楚了解事关自身利益的两部分内容。
一是在什么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以及补偿标准。关于这一点,《劳动法》列出了7项内容,可向劳动部门查询。
劳动合同签订后,还应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明目张胆的不公正合同比较好防范,即使在签订比较正规的合同时,也要洞察蛛丝马迹,以防上当。
1、附加条款要看清。在聘用合同中,一般都是会有一些附加条款的,求职者在签订前一定要让企业拿出原文,仔细审看无异议后,还要盖章留存,作为依据。要认真检查有无遗漏的约定事项或者附加说明,需要立即补齐的绝对不可拖延。
2、当面签字,盖章不可少。求职者拿到合同,应该让企业及其负责人同自己一起当面签字盖章,以防某些企业利用先后签字的时间在合同上做手脚(更改数字、时间等)。同时,仔细鉴定单位所盖公章,看其是否与自己即将进入的单位一致。因为事后往往发现,在同一法人单位下,会存在许多分公司、下属单位或营业部门,不少劳动者是不愿意进入所有的部门的。
3、数字一定要大写。合同签字后,有些企业会抓住时间空隙,将合同上的数字更改让求职者吃哑巴亏,所以,求职者在签订合同涉及数字时,一定要用大写汉字。
4、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有些合同需要登记才能生效,而时间涉及权益期限和合同续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予以充分的注意。
另外,要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和附加条件(如签证、登记);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管;双方在签订时如有纠纷,应通过合法方式解决。
3. 关于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
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已经严重违反劳动法了。无理解雇,你可以获得:1)之前的加班费用;2)你在之前被扣下的30%的工资收入;3)工作一年即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且双倍。
4. 我是股东,还需要签劳动合同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公司是私营公司或合伙经营,你是公司法人且是股东之一,就不用签订劳动合同了。如果你不是股东,你与企业的关系应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而不用劳动合同这种形式。如果公司是国有企业,你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由上级决定,因为国有企业的人事权在上级或母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4)劳动法关于股东劳动合同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5. 既是股东又是员工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适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版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可知,权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双方都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只不过,此时股东作为员工还与用人单位存在另一种法律关系:股东关系。但是此时的这两种关系并非排斥的关系,而是可以并存的关系。
6. 新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纠纷
可以到来当地社保部源门投诉,要求公司补交!
---------------------------------
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或参保后不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者应当怎么办?
答:《劳动法》和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都对用人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和缴纳失业保险费做出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如果劳动者发现应当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拒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或者参保后不缴、少缴、漏缴失业保险费,应当依法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地税机关举报,由劳动保障部门或地税机关依法查处。
7. 请教《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关系
劳动法是大法,调整整个劳动关系,你可以看到法条涉及各个方面,如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合同签订、解除等等。
劳动合同法是下面的部门法,相当于一个分支。法条大都是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