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第112

民事诉讼法第112

发布时间: 2022-01-04 04:50:25

1. 民事诉讼一审、二审已结案,现在申请再审,按《新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此案是否属于仍处于持续状态。

我国民事诉讼是二审终身制,二审结案后,就等于正常的民事诉讼结束。申请再审属于专审判监督程序属,是一种纠错程序,是否必然引起再审,尚不确定,不能说案件属于持续状态。新民事诉讼法112条规定的是恶意诉讼的规定,与你说的持续状态无关。

2.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不上庭,法庭会做怎样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第一百三十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第一百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1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3. 无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属被告方,是缺席判决,还是拘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58、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属原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按撤诉处理;如属被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缺席判决。

七、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11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4. 法院开庭被告不出庭怎么办

您好;
是可以缺席判决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三十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必须到庭的为:
”所说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见《民诉意见》112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5. 法院诉前保全裁定书未送达被申请人是违反乱纪吗

《民事诉讼法》第112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法院不受理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对于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等情况法院不予受理的,仅告知原告即可,而不必出据不予受理裁定书(具体参加民诉法第111条,太长了我就不写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那你就必须要那么出具裁定书,因为不予受理的裁定是可以上诉的。

6. 打民事官司有时间规定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均有时间限制的规定,其中最主要的有诉讼时效的规定、法院立案的规定、当事人上诉期限的规定和审结期限的规定。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他就不能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时间规定。《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个另有规定指的是第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另外,第137条规定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人民法院立案的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经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予以处理的时间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这里的“7日之内”就是立案的时间。

当事人上诉的期限,是指当事人不服原审法院的裁判,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诉讼时间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审结案件的期限,是指人民法院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限,简称审限。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按不同的程序有不同的审结期限。

.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5个月:环需要延长的,要报道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6条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时,根据《民事讼诉法》159条规定,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除了以上几类时间的规定外,还有许多规定,如被告人提出答辩状的期限为收到起诉状的15日之内;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副本之日起起5日内送达原告: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等等。这些规定,无论是针对当事人还是法院的规定。都要遵守,也就是说所有的诉讼行为只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才能生效,否则不产生效力,还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7. 民事起诉书上是两原告,两人签名是一人所签,按《新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是否属于恶意诉讼或虚假起诉

是否构成,有法院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版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权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采取口头起诉方式。

只有在书来写诉状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源,才可以口头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了起诉形式。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就算口头起诉,仍然要提供被告信息、原告信息、原告诉讼请求、诉讼理由、诉讼目的等,
以及证据。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8)民事诉讼法第112扩展阅读: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热点内容
法院支持的借条 发布:2025-09-12 01:40:18 浏览:195
劳动法休周末细则 发布:2025-09-12 01:38:48 浏览:627
法院发疫情 发布:2025-09-12 01:37:08 浏览:503
农村法律知识竟猜题 发布:2025-09-12 01:29:18 浏览:793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著作权法 发布:2025-09-12 01:27:06 浏览:691
合同法起诉地选择 发布:2025-09-12 01:24:44 浏览:857
合同法第七十八条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2 01:23:14 浏览:503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制 发布:2025-09-12 01:12:20 浏览:557
知识就是道德 发布:2025-09-12 01:10:41 浏览:199
拖鞋扔法官 发布:2025-09-12 01:03:28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