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公共基础行政法材料

公共基础行政法材料

发布时间: 2022-01-07 02:23:10

1.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这个科目的考试,2001年以前的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直把《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之一。2001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对考试科目和考核内容作了调整,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一科的考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指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

2、内容上的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历史知识、其他知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

3、考察要求上的区别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是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这种考试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其性质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

2. 公共基础和行测有什么区别啊

这个区别可大了,两个科目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公基:主要考查哲学、毛邓三、近代史,经济、公文写作、法律等;行测:主要考查常识、片段阅读、选词填空,数学,逻辑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资料分析等。建议买一套真题试卷,这样就更能直观把握了!希望采纳哦!

3. 公共基础知识中的法律知识一般是考的什么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共基础中法律部分主要考察: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4.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核范围是什么

望采纳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的时政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考试科目很多,建议考生提前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各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具体学科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分析历年真题,其次是从头到尾梳理理论框架,再次是在历年真题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复习,最后是习题训练。习题训练建议先按照每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临考前一周再做模拟卷,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
望采纳,谢谢~

5. 高分求:公共基础知识(参考资料)TXT 文档

四川省省属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题型
为综合测查应考人员综合素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答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二、内容

第一部分 法律
一、法律知识部分
(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
(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
(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五)立法的概念、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程序。
(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和法的效力。
二、宪法部分
(一)宪法的概述、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及其性质和地位、职权、组成和任期等。
三、行政法部分
(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
(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与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等。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行为概念、特征、主体与立法原则。
(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分类、作用与原则等。
(五)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种类和构成要件等。
(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赔偿的范围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行政赔偿的方式等。
(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行政复议参加人。
(十)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及行政诉讼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等。
四、民法部分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及调整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公民和法人。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四)物权与所有权。
(五)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分类、履行和终止,合同概念、特征、订立和担保等。
(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法。
(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及责任方式。
(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
五、刑法部分
(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
(二)犯罪的概念、特征及构成。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五)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六)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
(七)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八)刑罚的种类。
(九)量刑、缓刑、减刑、自首和立功等主要刑罚的具体运用。
(十)犯罪的种类及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六、劳动法部分
(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对人的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
(三)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订立的概念、原则和解除,无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
(四)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
(五)劳动争议的处理处理方式和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与程序。
(六)劳动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和制度。

第二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一、公民道德建设知识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四)家庭美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 四川省情
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一)行政区划。
(二)人口与民族。
(三)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和“天府之国”。
(四)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
(五)科技教育优势与杰出人才。
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
(一)四川的地理位置。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与气候。
(三)四川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
(四)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大熊猫的故乡。
三、四川的主要经济
(一)主要工业与粮油基地。
(二)发达的畜牧业、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产业。
(三)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
(四)中国西部的投资热土和中国西南的金融中心。
(五)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齐备完善通讯网络。
(六)“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七)“三个转变”、六大支柱产业、八大产业基地与发展五大经济区。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
一、公文的种类和作用
(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
(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
(三)公文文种的涵义、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
(四)公文的主要作用。
二、公文的格式规范
(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
三、公文的撰写
(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
(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

第五部分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知识
一、事业单位概述与改革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登记(备案)、范围和特点。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
(四)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特点、原则和范围、内容和标准、方法和程序、结果的使用以及组织管理等制度。
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
(一)人事争议的概念、分类、预防、处理的依据和意义,人事争议处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渠道。
(二)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信访等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与区别。
(三)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四)人事争议仲裁的机构、受案、管辖与时效。

第六部分 职业能力测试部分
通过对应考者的常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

第七部分 时事知识部分
通过对一年来国内国际时事知识的测试,了解应考者接受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http://www.dsbook863.com/shop_detail.php?id=3674&nowmenuid=3&cpath=0357:0360:0919:

http://www.77maimai.com/goods.php?id=2084

6. 事业单位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国考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考试主要是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加试《专业知识》,诸如警察的《公安基础》等。事业单位考试主要是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或《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因为事业单位目前招考最多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技术性的。《申论》涉及到的不多。
但是综合来看,两种考试的考察范围大同小异,特别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之间的知识考察范围有所交叉。《行测》不外乎就是“数量关系、图形(演绎)推理、资料分析、综合常识”等;《公共基础知识》也有“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综合常识”,唯一一点不同点的是,《公共基础知识》有时候会涉猎到“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写作”等。
《专业知识》的考试更侧重于与本岗位有关的基础知识,不会太难,但是很全面,一般考试的最后会有一个论述题。 当然也有部分的不同,在考试中基本上题型都是确定的,但是在各地的事业单位中还是有不同的调整,比如说部分地区中会考到文章阅读和事件排序。

7. 谁有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的材料啊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5甘肃事业单位考试信息汇总:http://www.zgsydw.com/

具体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分析,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部分,其中常识部分部分包括公共基础的知识点,但并不是全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8. 公共基础知识都考哪些东西

行政能力测试主要考五大能力,主要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三类试卷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均为100分钟,各满分100分。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快速反应能力。

数量关系:重点测查应试人员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掌握,对数学运算方法、策略的运用能力。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客观事物的演绎、归纳、判断等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9. 公共基础知识所包含的内容

不同地方考察的题型是不一样的,公基的考察方式还是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所占比例少一些。至于作文,主要有公文、命题和材料写作三大类。具体的最好还是先通过历年考题了解一下都有什么题型,这样心里也会比较有谱。

公基可以说是事考路上一只体型壮硕的拦路虎,它考察的内容倒是不难,都是一些常识,但它啥都考,知识点是又多又杂。

公基具体的考试内容大体上来说,主要分为法律和非法律部分:

法律部分主要考察: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

非法律部分主要包括:

1,政治主要考察: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等。

2,哲学部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3,公文主要是: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和公文处理。

4,文史常识包括: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5,经济和科技常识主要有: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和产业经济以及科技创新、科学前沿和科技常识。

6,以及最新的时政新闻。

当然,不同内容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更有侧重性地去备考。

法律部分是需要重点学习的,掌握地越多越好。不过它的知识点比较多,还有很多专业名词,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在备考时候最好借助老师的讲解,否则很可能会看不懂,也不理解,很难把这部分分数拿到手。

政治哲学公文部分也是备考时候的重点,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知识点是有限的,只要认真学,基本可以做到完全掌握。其中政治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它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且拿分比较容易,毕竟高中时候都有学过,就算是理科生,也会有一定的了解。备考时候这三部分的时候最好是做到全面掌握,尽量把分数都拿到手。

文史经济科技这些常识部分,属于很不好把握的内容,考察范围极其广泛,出题也灵活,资料上有的都是一些比较常考的部分,更多的就得平时多留意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了。不过这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比较小,备考时候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直接放弃,到时候直接蒙好了。其中的经济部分需要额外注意,近几年的考察比重在不断加大,还有很多专业术语,最好多掌握一些相关内容。

时政部分是必考的内容,主要考察当地近半年发生的一些比较大的会议、政策和新闻之类,比较具有时效性,考察范围也比较广

10. 行政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啊和公务员的公共基础知识一样吗

行政法,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赔偿法、行政诉讼费等等,公共基础知识里面有大致内容,但不全面,建议下载完整的法律文件学习。

热点内容
渣男有小三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1 02:19:24 浏览:303
劳动合同官司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11 02:19:17 浏览:102
司法所工作杂志 发布:2025-09-11 02:17:42 浏览:1
顺昌法院吴 发布:2025-09-11 02:12:11 浏览:965
罗城律师 发布:2025-09-11 02:10:46 浏览:404
找真律师 发布:2025-09-11 02:07:05 浏览:758
劳动合同专用章劳动法 发布:2025-09-11 02:07:05 浏览:253
民事诉讼法关于公告送达 发布:2025-09-11 02:05:30 浏览:559
律师案件管理软件 发布:2025-09-11 02:01:11 浏览:92
经济法与传播规制 发布:2025-09-11 01:59:55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