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真题及解析
⑴ 行政诉讼法试卷的答案 急求
对,这样的东西最好还是自己思考独立作答。
⑵ 行政诉讼法司考真题 只要行政诉讼法的 单选题 历年来的包括15年的
没有那些单科的,只有历年司考真题,因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在第二卷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一起的,所以没有单一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试题
⑶ 行政法学及行政诉讼法学试题。(求答案)
2
1
3
3
3
1.3.4
1.2.3
1.4
2.3
1.3.4
4
2
2
4
4
1.3
⑷ 行政诉讼法考试问题。
一、如不合法,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的,七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处理
三、 1、国家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
3、内部行为
4、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5、刑事司法行为(即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论述:
1、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只审查合法性,一般不审查合理性。因为行政权和审判权是两种国家权力。行政权的行驶需广泛运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因长期处理行政事务而具有专门经验,能审时度势做出恰如其分的决定,因此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应代替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当然,也有例外,对于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法院可就其进行审查。此外,当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为限)时,法院可将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变更为适当行政行为。
2、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主要由被诉的行政主体一方承担。其主要理论和实践依据如下:
1、由被告方负举证责任,有利于保护原告一方的诉权。行政相对人难以了解行政管理的具体依据和有关专业知识,让原告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显然无法胜任也不合理,会使原告在诉讼中得不到实质性的保护。
2、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主体的举证优势。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做出的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性,举证能力比原告强。
3、有利于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无论 原告是否能提供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被告都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因此也促使被告依法行政。
⑸ 求2002—201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考真题及解析,谢谢!
分科的历年真题一般很少,一般建议你去买一套2014年的真题书,用起来也比电子版的方便!更多司考信息可以去九八考资查阅,预祝2014年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⑹ 关于一道行政诉讼法的司考真题
崔某不服的是市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吧,根据《行政诉讼法》17条:经复议的案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权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本案件由市中院管辖。至于17条中规定的“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十九条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情况则是在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时适用的。但是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说明本案属于复议前置案件,必须先行复议才能向法院起诉,所以当事人也只能是对复议决定不服起诉甲市政府,那当然管辖法院就是甲市中院了,乙县法院的级别就不够了,故不能选A。
有点啰嗦,希望你能看明白。
⑺ 一道行政诉讼法题
第一例只判决撤销是因为原告只有化工厂,而第二例判决变更或撤销是因为原告除版了化工厂之权外还有村委会这一利害关系人。如果只是化工厂作为原告,为了保障化工厂的权利,根据解释五十五条不得加重处罚,所以只能判决撤销,由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决定;而如果还包括村委会,那么由于村委会同时也是原告,且其起诉理由是认为处罚过轻,法院此时不能只单纯考虑化工厂的利益要求,同时也必须考虑村委会的利益要求,因此根据第解释五十五条的规定法院可以加重判决,也即意味着法院可以直接做出加重处罚的判决,不需要必须由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处罚决定。
⑻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答:(1)该个体户应以某县工商局为被告。因为个体科是内部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该个体户应以工商局不作为为由起诉,但应提供其向工商局提出申请的证据;
(2)法院应当受理。因为行政许可是具体行政行为,属于法院受案范围。且此案不需行政复议前置,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⑼ 一道行政诉讼法的选择题,求解
A
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第十八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九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