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应届生劳动法

应届生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0-12-20 08:29:22

A. 为什么应届生不受劳动法保护

劳动局的这种说法相当不负责任。
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说应届生不受劳动法保护。
建议向其上级领导反映其不负责任的情况。

B. 应届生关于劳动法

1.要注意试用期。 很多企业会规定很长的试用期,明明只签一两年,要试用5个月啊半年啊试用期内发试用工资(通常比较低)。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三年以下的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签三年以上的最多也只能试用半年。并且,试用期工资应该是原定工资的80%,有些单位只发一半。 2.五险一金 这个一定要落实,你的薪酬含不含五险一金(有些单位不买一金,有些只买三险或四险,都算合法的,但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定要有) 3.加班工资 企业加班是经常的事,要明确一下哦是不是要算加班工资,平常200% 法定节假日300%,否则小心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哦。 4.休息日 员工有休息的权利,但很多企业不休双休,每周休息一天,虽然也不算违法,但是签合同时还是要问清楚。另外,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一定要休的哦,休不了也必须索要300%的加班工资。 5.生育(女同学要特别注意) 企业通常是很不愿意女职员生育的,怀孕了就直接开除或者降职降薪,如果女同学在合同期限内考虑要孩子的话就必须明确好了哦,有么有生育保险,公司要怎样安排产假等等。 6.带薪年休 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所有企业的职工,凡工作一年以上均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带薪休假,所以如果你签的是一年以上合同的话,要看看有没有这一项福利哦。

C. 新劳动法对应届毕业生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是的,新的劳动法对毕业生找工作造成一定压力。因为新劳动法对企业专解雇员工做了明确规定属,使企业解雇员工的成本大增,所以企业现在在解雇员工前,会三思而后行,这也导致企业更新员工速度下降。

简单举一条,以前法律都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D. 新劳动法有关于应届毕业生与非应届生的区别对待之分吗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怎么看那个单位都已经违反了劳动法,你完全可以依照新劳动法的这些规定去索要你应得的报酬,也可以到工会或劳动仲裁部门去寻求帮助。

E. 应届毕业生提前就业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1、在校学生里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这种情况下与用人单位建立专的关系一般不能认定属为劳动关系。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里实习生的身份是学生,而学生以完成学业为主要任务,不是以打工获取劳动报酬为生,不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因而不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
2、准毕业生到单位实习,这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与准毕业生达成初步意向后,用人单位要求准毕业生到其单位实习,带有试用和考察的性质。准毕业生实习是在于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就业为根本目的。这时的实习生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或三方协议,或者虽什么都没签但是接受实习单位管理领取了单位发放的劳动报酬。《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如果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具有实质劳动关系,则属《劳动法》调整范围。另外,实践中如何界定实习生与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的确是个难题,而法律也很难再详细规定,因此,不再过分区别是否具有劳动关系,而对实习生的权益作特殊规定很有必要。

F. 听说现在新版劳动法规定应届大学生找工作时毁约时不再交纳毁约金,属实吗谢谢

这个理解抄并不是很全袭面的。劳动法一直坚持劳动者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只是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除了服务期和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可以约定违约金以外,用人单位就不得和劳动者约定其他的违约金。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能再就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也即毁约)约定违约金,但是我们认为,单方毁约毕竟是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形,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还是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

浙江东辰律师事务所04号咨询员

G. 大学毕业生和劳动法

高校学生毕业分配工作中,学校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是高等院校对毕业生分配的一种办法。《三方协议》属于一种就业介绍性质,与高校的报到证、分配介绍信及就业意向书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高校学生就业应当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另行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属于《劳动法》调整的主体范围,高校不具备劳动用工主体地位,也不是《劳动法》调整的当事人。《三方协议》中只能约定双方用工意向,高校不得代为约定任何违约金和违约赔偿。《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专项培训的服务期)和第二十三条(保密协议)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此,《三方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无效。

大学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1 )合同主体是否合格;企业作为一方当事人,是否具有签订该劳动合同的资格,这时需要劳动者考虑的。如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或者法定用工资格;合同主体与用工主体是否一致; (2 )合同内容是否合法;规定的工作条件/工作范围/等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劳动保护要求;

(3 )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市有关劳动法律规定;比如试用期制度/工时制度/加班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发放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

(4 )社会保险是否明确予以规定。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

(5 )对于劳动合同中的企业单独约定的条款应予以特别注意。如违约金条款/保密条款/竟业禁止条款/培训条款等。对于这些方面,除了考虑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外,更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工资收入与违约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比较,从公平角度予以必要的关注。切记一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6 )企业现存的各种规章制度,在签订合同前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7 )充分注意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以及权利享受的可能性。

(8 )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你的签字是有法律效力的,一定程度而言,你的签字对于你和企业而言就是法律。

H. 应届毕业生如何签定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类型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三类:①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②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③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即以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该项工作或者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2)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务合同内容具有任意性的特点。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决定合同的内容及相应的条款。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合同法》的自愿原则进行。(3)劳动合同必须约定的事项

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I. 劳动法有保护应届毕业生的条例

单位复钻了法律的空子。你真的挑不制出他的毛病。合同签订三年,他就有最长试用6个月的权利。你之前是实习不是试用,这就是他的理由。
另外,工资多少钱合适要看人的心理价位和行业平均水平,劳动者和单位好像没有多少谈工资的筹码,尤其是应届毕业生 。

J. 应届毕业生关于劳动法的了解

单位的做法不合法,劳动者提供劳动就有权利取得劳动报酬。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热点内容
38妇女节维权法律知识 发布:2025-05-16 11:36:35 浏览:297
财经法规题库及答案解析 发布:2025-05-16 11:34:58 浏览:714
道德缺失的表现 发布:2025-05-16 11:34:15 浏览:897
贵州民族大学2018年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6 11:32:48 浏览:18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16 11:31:00 浏览:598
劳动合同法有关员工离职 发布:2025-05-16 11:16:20 浏览:253
新刑事诉讼法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的规定 发布:2025-05-16 11:00:52 浏览:83
台湾劳动法资遣费 发布:2025-05-16 11:00:46 浏览:166
会计基础与财经法规 发布:2025-05-16 10:51:50 浏览:276
陕西省妇联法律援助电话号码 发布:2025-05-16 10:41:04 浏览: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