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姓名权行政法第一案

姓名权行政法第一案

发布时间: 2022-01-18 00:06:24

A. 简述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姓名权名誉隐私权的

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的“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包括用宣扬他人隐私的方式,而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也当然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而公民的某些个人生活规律也属于个人隐私,本条确保了公民的日常生活不被非法干扰,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公民的生活隐私权;
宪法第四十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私拆信件和窃听电话,都是侵犯通信秘密的行为,宪法通过禁止这些行为,从而对公民的隐私权予以保护。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上规定,都是宪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精神在刑事领域的具体延伸,为保护公民隐私权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刑法保障。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七条也对为保护公民隐私而不公开审理作了规定。这些规定其实是对公民隐私权最明显的司法保护。

B. 行政法学 案例分析题

第一题选,可以当场作出决定,但应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第二题选D;第三题选B,必须依照法定格式要求制作、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第四题选C和D,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一条,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四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2)姓名权行政法第一案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 赵c姓名权案的主要内容

赵C为何取名为赵C?
这得问赵C的父亲。
赵C的父亲赵志荣下过乡,吃过很多苦,虽然后来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但仍深感自身知识的欠缺。结婚后,他就多次与妻子商量,要自己的下一辈学好知识,因此,他想给后代取一个特别的名字。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八日,他喜得贵子,心中酝酿已久的名字“赵C”亮出来了。给儿子取名“赵C”,寄托着自己一种希望。人一辈子至少要学会两种语言文字,首选汉语和英语,他自己的英语没学好,儿子出生后,他希望儿子能学好英语,所以决定在名字上做点英语文章。他想,“C”是“China(中国)”的第一个字母,又有“西方”谐音的意思,因此告诫儿子最好能到西方国家留学并学有所成,但又不能忘掉自己是中国人。另外,以“C”开头的单词最多,这寓意人丁兴旺。
赵志荣就以儿子“赵C”的姓名去进行户籍登记。二○○五年,儿子考上大学了,他乐不可支,又用“赵C”为儿子申请第一代身份证,当年六月十六日,月湖公安分局签发身份证。
“这个名字简单,好听好记,又不重名,老师、同学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能记住我。”赵C说,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而且受名字的刺激,他学习英语、语文特别的卖力,同学们还给他取了一个亲昵的绰号“西西”。
而现在,却换不了第二代身份证。赵C为自己的名字,又去找月湖公安分局。户政科民警对他说,“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建议赵C改名。
赵C是大三学生,就要毕业参加工作,他担心,自己从小到大的档案姓名都是“赵C”,万一以后再改名的话,他连自己究竟是谁都解释不清。
二○○七年七月六日,赵C向鹰潭市公安局申请,要求继续使用“赵C”姓名。
当年十一月九日,鹰潭市公安局作出批复,要求赵C改名。依据是公安部《姓名登记条例(初稿)》有规定,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外国文字、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等字样不能用。
都说是公安部的文件规定,弄得赵C百般无奈。
赵C的父亲赵志荣是一名律师,经过查询,是公安部《姓名登记条例(初稿)》正在起草并征求意见。该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一、已简化的繁体字;二、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三、自造字;四、外国文字;五、汉语拼音字母;六、阿拉伯数字;七、符号;八、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赵志荣认为,《姓名登记条例(初稿)》只是部门文件,况且还只是初稿,连规章都谈不上,因此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却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为了捍卫自己的姓名权,赵C在二○○八年一月八日,到法院起诉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
二○○八年六月六日上午九时十分,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二楼审判大庭内,原被告席上都只有一人参加庭审宣判。原告席上,因赵C在学校尚未放假,父亲赵志荣作为委托代理人出庭。被告席上,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法制科科长受委托到庭。
书记员站着念庭审规则,眼睛没有正视前方。
前方第一排旁听席上,端坐着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分管副院长、行政庭庭长,还有月湖区法院、贵溪市法院、余江县法院院长、分管副院长及行政庭庭长。
“我们都是来学习观摩的,毕竟这个案件具有典型法治意义。”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凌云说。各基层法院院长、分管副院长齐聚就一个案件参与旁听,这在鹰潭市还是第一次。
在判决书中,鹰潭市月湖区法院认为,《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居民身份证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文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汉字、数字、符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名“C”既是英文字母,也是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号,因此“赵C”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另外,“赵C”这个名字已经使用了二十二年,未给国家、社会及他人造成不利。
判决书中,鹰潭市月湖区法院另一主要认定是,原告赵C于二○○五年六月进行居民身份证初始登记,经公安机关核准领取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应视为被告作出了具体行政行为。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不是第一次进行居民身份证初始登记,而是为了提高居民身份证的制作质量和防伪性,公安机关只要“复制”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内容即可,而不是改变登录的内容。
“本院判决,责令被告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允许赵C以‘赵C’为姓名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随着审判长汪军太的宣判声,赵C诉公安局侵犯姓名权案一审胜诉。
对一审宣判结果,赵志荣表示满意,服从判决。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当庭表示上诉。
宣判结束时,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凌云以旁听者身份发表感言。他说,判决书并没有否定公安机关将来在对居民身份证进行初始登记时,对使用类似原告赵C的姓名进行登记与否的权力,公安机关仍可自行依法决定登记与否。
凌云说,该案的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案中,公安部门以赵C的姓名进不了公安部门户籍管理系统为由,拒绝为原告换发身份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不但要求国家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要以人为本,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更要时刻从人的角度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考虑,体现以人为本。
凌云还说,和谐司法对法院和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法院办案不能机械化、僵硬化,法官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敢于进取,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导,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的权威。
参加旁听的法官们,就这个案子折射出的司法意义及从中归纳出的判案指导思想,进行了广泛探讨与交流。整个交流过程维持了两个小时。
有法官说,法官判案要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相统一。三个效果的统一说来容易,做来难,可通过眼前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心中豁然开朗。
有法官说,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对行政主体而言,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随意改变其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就同一事项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有法官说,案件判决后,法官就案件展开了大研讨,有助于法官不被所谓的权威、固有想法、陈规陋习左右,实践中深化“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为日后判案提供借鉴。
以良法之治,守卫个人权利。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法律专业硕士联合导师、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革,在二○○九年一月十四日的深夜,写下了一篇充满激情和暖意的文章《二○○八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观察》。
二○○八年度的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在弥漫着金融风暴气息的牛年新鲜出炉了。入选的十大影响性诉讼,维权案件占六个,刑事案件有四个。
这个寒冷的冬天,并未能动摇国人心底那个朴素的梦:依靠勤劳、聪明,创造财富,追求幸福生活。良法之治是实现这个中国梦的保障。
写满权利的法律文本,多元发展的社会结构,关注民生的政策导向和公民权利意识的高涨,让六十三名毒奶粉受害者、赵C、十二名高考学生、高某、王菲等人的维权故事,在网络的声援推动之下,勾勒了一幅公民依法维权、追求和守卫生活尊严的人物群像。
二○○八年发生的维权案件和刑事案件深层次反映的,是公众对于这个转型社会的法治希望,即公权能不滥用而被合理制约,私权能受尊重且受更好保护。二○○八年影响性诉讼中的当事人,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反映。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并非影响性诉讼的旁观者,而是当事人。
也正是这种当事人意识,使我们在二○○八年的雪灾、地震面前,没有置身事外,而是共渡难关。同样,法治的进步不在他处,而在每个人为权利而努力的行动中。你所做的可能平淡无奇,却将累积为守护幸福生活的坚固堤防,和推助中国法治的一份力量。
名列第八的赵C诉公安局侵犯姓名权,被媒体称作“全国通过诉讼捍卫姓名权第一案”。
网民点评:老赵你太有才了。
专家点评:以“姓名权”给公权力上了一课。
一个中国人取名为“C”,你可以对此感到奇怪,但你无权阻挠他。公民赵C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无奈地将干涉自己姓名的公安局诉上法庭。公民赵C的举动,诠释了“姓名权”的力量,还给公权力的行使者们上了公权与私权关系的一课。当公安机关不是把监管视为权力,而是还原为服务的时候,那么他们会更心悦诚服地接受败诉的结果。本案,应当成为公务员们培训的案例之一。
有人细心地记录过,赵C诉公安局侵犯姓名权一审宣判,整个过程只有二十六分钟,就结束了。
这世上的事,不会这么顺当和简单吧?
果然,峰回路转,玄机妙算,让人不得不长叹,世事难料啊!
鹰潭市月湖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鹰潭市公安局就如何执行法院判决“以赵C为姓名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问题,专门向江西省公安厅请示。
江西省公安厅及时组织厅法制处与治安总队研究,提出了意见。为慎重起见,又专门书面请示公安部。
公安部专门回复江西省公安厅。批复意见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精神,居民身份证姓名登记项目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填写,并与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姓名登记项目保持一致。《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有关事项的通知》已明确要求姓名登记项目使用汉字填写。公安机关发现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姓名登记项目未使用规范汉字填写的,应请本人协助更正,并免费为其办理更正后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
江西省公安厅将该批复抄送给省高级人民法院。省高院很重视,批复给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
而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就有记者去采访人口信息系统维护专家刘森,听听专家的意见。
刘森说,目前,全国各省、市(区)使用的人口信息系统有多个版本,但是所有使用的系统都是经过公安部认证的,也就是说,不同版本的系统所执行的标准都是公安部制定的。 因此,如果赵C保留原名的话,就意味着公安部要对现有的标准进行修改,这也意味着全国现有的所有正在运行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要更改,牵涉面非常广,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如此说来,仅从技术层面上,赵C的名字就难以保留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天地间有点朦胧。好在人们早已习惯了早春寒,出门的脚步是挡不住的。
鹰潭市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如今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首例姓名权案二审即将开庭,来自全国各地十余家媒体的数十名记者,不顾路途遥远,赶来此地,打探消息。
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下午,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宽敞明亮,可容三百多人旁听。全省各设区市公安部门分管户籍工作的负责人都来到了开庭现场,当地不少市民自发地参与旁听。
被上诉席上,坐着赵志荣一人。帮别人打了无数起官司的律师赵志荣没有想到,二十三年前自己别出心裁地给儿子取的带英文字母“C”的名字,却让自己与儿子陷入一场持续了两年的姓名权官司。今天他再次作为儿子赵C的委托代理人走上法庭。
上诉席上,坐着公安部门从南昌专门聘请来的两位律师。
刚一开庭,双方就三大争议焦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庭审焦点一,“C”是不是数字符号。
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认为,一审法院认定被上诉人赵C其姓名中的英文字母“C”是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没有法律依据,系认定事实错误。
赵志荣辩驳说,一审判决认定左半月形“C”是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正确;上诉人认为属外文字母的说法是片面的。
说到兴奋处,赵志荣拿着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指着其存在的“X”校验码指出:“这足以证实,公安部门的人口管理数据库中本身就存在类似的数字符号信息。”
庭审焦点二,取名“C”是否损害社会管理秩序。
月湖区公安分局指出,被上诉人申请使用外文(英文)字母或汉语拼音作为其名,明显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规定,也是给国家和社会管理秩序带来损害的行为。英文字母作为一种外文字母,并没有依法取得较其他外文字母更高的法律地位或等同于规范汉字的法律地位。
对此,赵志荣直言:“造成危害的说法完全是危言耸听。”赵志荣认为,法律与文化之类关系不大,两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上层建筑领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对民事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在现代社会里,公民的姓名只要符合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就有权实施;而文化的传承不是靠法律强制推行的,这是因为她本身就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得以传承。
接着他举起了例子:公安系统对汽车(例如:赣LC55XX号牌)的管理登记,就因为使用了符合国标的数字符号,使公安部门对汽车的登记管理显得科学、准确。
庭审焦点三,公安局拒换二代证是否合法。
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公安部门不给公民换二代证行为违法,要求其在法律期限内办理。
就此,上诉人指出,赵C使用外文字母作为其名,既是违反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也是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带来损害的行为。因此,公安部门在赵C继续申请使用外文(英文)字母“C”作为其名的前提下,拒绝为其换领第二代身份证,符合法律规定,同时,此举也是公安部门依法纠正赵C身份证姓名初始登记错误的行政行为。
月湖区公安分局还认为,被上诉人使用外文字母作为其名长达二十二年,必然是因被上诉人的错误申请或上诉人的错误登记或法律规定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不应有的后果。该登记错误的原因及其产生该登记错误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查清。但国家行政机关对先前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依法进行纠正,这是合法的行政行为,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而不是针对同一行政相对人的同一个事项作出矛盾决定的行为。
而赵志荣对此辩解称,一审判决是从对左半月形“C”的全面认识及其本质属性就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这一事实出发,并依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认为该身份证的初始登记符合法律规定,而其后的换发证的行政行为显然是不得改变初始登记的行政行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正确。
双方激烈的法庭辩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庭审告一段落,审判长宣布休庭。
晚上七时十分,继续开庭。
“我宣布被上诉人赵C与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审判长宣判道。
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决:被上诉人赵C与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自愿达成和解协议,被上诉人赵C同意变更姓名后,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上诉人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免费为被上诉人赵C办理变更及居民过户、居民身份证,以及因姓名而导致变更的身份证明文件。
合议庭经合议认为,准许上诉人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区分局撤回上诉,法院撤消一审判决,上诉费由上诉人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区分局承担,该裁定为终审裁定,双方对此没有异议。
各方当事人是如何看待这耗时八个月的行政官司呢?
“我们尊重赵C起诉的权利,我们也尊重审判的结果。”月湖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罗贤忠说:“对赵C用了二十多年的名字现在要改名的烦恼能理解。”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这样的判决结果时,他笑着回避了这一问题:“人民群众对结果满意,那我们也满意。”
“我没想到这起案件会在全国引起轰动。”庭审结束后,赵志荣告诉记者:“打这场官司只想给权力机关一次深刻警醒,让执法者明白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力不可被随意剥夺。当然,如果因打这场官司能给我这个做律师的带来更大的名气,我当然乐意。”
赵志荣直言,这起官司的根本目的已达到了,那就是引发人们对姓名权的重视和敢于叫板行政部门的决心。他服从法院的判决,但儿子以后叫什么名字还要回家和儿子商量。为了这场官司,他付出了很多,但他表示:“打这场官司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和谐司法对法院和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法院要依法办事,不能机械执法。判决充分考虑了司法和谐。”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凌云表示,公民有姓名权,但并不意味着取姓名不受任何限制。就此案件而言,公安部门已经耗资巨大建立了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摆在眼前的客观事实。
凌云说,本案是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基本姓名权而提起的,通过这个案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以姓名权为主的公民权重视,也必定会进一步完备法制建设,推动有关部门加快立法的进程。案件不能说赵C败了,是公安主动撤回上诉,赵C代理人主动放弃补偿,同意更名,这是多赢的局面。
中国首例姓名权案,二审裁定后,引起了悠长的宪法学省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在权利的意义上首先表现为一种人格权。宪法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保障,应优先解释为对公民人格权的保障。
姓名本身是个人人格的外在表征,取什么样的汉字给自己命名,属公民个人人格自由发展范畴事项。因而姓名权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人格权。既然是一种人格权,那它就不但是一种私权,而且还是一种受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
将姓名权等公民人格权提升到宪法高度,列入宪法保障范围,是对人,准确地说,是对每个个体之人的价值认知不断进步的结果。
人本身即是目的。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旷世箴言。因为人有理性,人都是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的。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
德国法学家拉德勃鲁赫说,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他是一种有肉体和精神的生物,而是因为根据法律规则的观点,人展现了一种自我目的。
二战后,德国《基本法》第一条、第二条的第一款分别规定:“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及保护此项尊严为所有国家机关的义务”、“人人有自由发展其人格的权利,但以不侵害他人的权利或不违犯宪政秩序或道德规范者为限。”通过在一系列的宪法判决中适用德国基本法上的此等规范条款,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创立了内含自我决定权、自我保护权和自我表现权等个人人格自由发展所必需的一般人格权,人格权的保障由此被提升至基本法(宪法)保障高度。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任何人的感情要求再也不应被非法压抑,或遭违宪抹杀。
我国制定和实施宪法,其最终意旨也就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由和人权,使任何个人在对其人格自由发展具有本质意义的生命、身体、健康、精神、姓名、名誉、肖像以及生活等人格法益领域均能真正实现自治与自决,并使这种自治和自决得到具有实效的宪法保障。
从合法性保护,发展为合宪性保护。通过宪法获得权利救济,追求人的尊严与价值,开始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3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首例公民讨要姓名权案已经进入二审程序,法院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开庭。另外,赵C案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公安部近日对江西省公安厅的一份请示专门作出答复:姓名登记项目使用汉字填写。
案件回放
赵C一审 胜诉公安机关上诉 鹰潭市月湖区23岁男子赵C,名字很特别。
2006年8月,赵C到鹰潭月湖区公安分局江边派出所申办二代证时,民警告诉他,根据规定,名字里不能有“C”。后来,他们到月湖区公安分局户政部门了解情况,被告知“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建议赵C改名。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赵C向鹰潭市月湖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以此捍卫自己的名字。月湖区法院作出判决,姓名权属于公民的人身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禁止性规定,就可以使用。法院一审宣判后,月湖区公安分局不服判决,向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今年2月3日,记者来到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执行的是上级的命令,在法院还没有最后结论的情况下,不方便对此事作出评论。
最新进展
公安部批复:应使用规范汉字
记者了解到,鹰潭市月湖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鹰潭市公安局就如何执行法院判决“以赵C为姓名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问题专门向江西省公安厅请示。
公安部专门回复
省公安厅及时组织厅法制处与治安总队研究,提出了意见。为慎重起见,又专门书面请示公安部。案件还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专门研究该问题。近日,公安部专门回复江西省公安厅。
批复意见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精神,居民身份证姓名登记项目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填写,并与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姓名登记项目保持一致。《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有关事项的通知》已明确要求姓名登记项目使用汉字填写。公安机关发现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姓名登记项目未使用规范汉字填写的,应请本人协助更正,并免费为其办理更正后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
二审将于近期开庭
据悉,江西省公安厅还将该批复抄送给省高级人民法院。3日,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刚收到高院转来的批复精神。二审法院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对此案开庭审理。
说法
赵C父亲坚持自己观点
对于公安部的批复,赵C的父亲赵志荣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并未明确规定姓名登记这一栏只能使用汉字。“C”既是汉语拼音字母,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数字符号。比如在考试选择题目中,答案A、B、C、D就有一、二、三、四的意思。赵志荣还指着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告诉记者,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上,最后一个号码是“X”。他认为,根据国家的法律,身份证姓名可以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填写。
新闻纵深
赵C若不改名全国信息系统就要改
目前,赵C一案已经进入了二审程序。
赵C是否必须改名?
由于我省集中换发二代证工作基本结束,国家将在适当的时候宣布停止使用第一代身份证。因此,对于赵C而言,尽快办理二代身份证显得非常迫切。
2月4日,记者采访了人口信息系统维护专家刘森。
刘森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各省、市(区)使用的人口信息系统有多个版本,但是所有使用的系统都是经过公安部认证的,也就是说,不同版本的系统所执行的标准都是公安部制定的。
因此,如果赵C保留原名的话,就意味着公安部要对现有的标准进行修改,这也意味着全国现有的所有正在运行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要更改,牵涉面非常广,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新华网江西频道-信息日报王剑华)

D. 列举5个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案例。

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案例。

案例一

2000年至2001年期间,原告徐诚被某市招生办派往下属某区招生办协助进行中专、技校的招生工作。2000年8月,被告李桦以“徐成”的名义,向省招生办公室写检举信,声称考生张剑“在入学考试时,系他人冒名顶替参加”。

并在信中称“我是市招生办干部,现协助某区招生办进行本年度中专、技校招生工作,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此事予以反映,本着对国家、对学校、对张剑本人负责的精神,恳请省招生办领导予以查处此事。”省招生办接信后对此事认真进行了调查核实,并进行了考卷笔迹鉴定。

8月28日,省招生办复信“徐成”,说明“参加考试系张剑本人所为,无冒名顶替现象”。徐诚接信后,感到莫名其妙,就向市招生办及有关部门反映此事,要求调查事实真相。

2001年3月,经鉴定:检举信是被告李桦书写。在调查取证及进行鉴定的7个月内,徐诚因精神压力大,受到一定的精神损害。

案例二

江某为能赶上其男友即林某所在单位的分房,因其未到法定婚龄,不能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于是,谎称其身份证已丢失,以购买进口药需要居民身份证为借口,向张某借用身份证。

随后,江某假冒张某之名到其单位开出婚姻登记介绍信,并拿走张某所在地的公共户口薄,与林某一起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江某的假冒行为后被张某发现,张某认为江某的假冒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权,并因此承受了强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打击,于是要求江某赔偿损失5000元并赔礼道歉。

案例三

原告A系某公司的股东、董事,在A未参加董事会的情形下,B董事直接在董事会决议等文件上伪造A的签名,致使A变成了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A认为,B的行为是公司职务行为,因此公司未经其同意而盗用其姓名,侵犯了其姓名权,要求法院确认上述盗用姓名的侵权事实,并要求被告公司撤回相关的工商登记,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案例三

第3562067号“易建联Yi Jian Lian”商标(即争议商标)由案外人名乐公司于2003年5月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并于2005年9月被核准注册,其专用期限至2015年9月,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5类服装、柔道服、足球鞋等。

2009年5月,经商标局核准,争议商标转让给易建联体育用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建联公司)。2006年3月,易建联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请求撤销争议商标。

评审期间,易建联提交的新浪网网页打印件等证据载明:易建联自1999年开始从事篮球训练,2002年入选广东队,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2年获得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冠军,2003年获得全国男篮甲A联赛亚军。

网页打印时间为2006年3月。2009年11月,商评委作出商评字〔2009〕第33584号《关于第3562067号“易建联Yi Jian Lian”商标争议裁定书》,认定:易建联系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在争议商标申请注册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易建联公司未经易建联授权,将与其姓名相同的文字申请注册商标,侵害了易建联的姓名权,违反了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裁定:争议商标予以撤销。易建联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四

几年前,高先生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期房购销合同,约定房地产公司保证在高先生入住之日起1年内为其办理房屋产权手续,如现房实测面积与期房预测面积发生变化时,按实测面积交纳相关税、费。

高先生入住后不久,房地产公司通知他到公司交纳办理房屋产权证所需的契税、过户费及印花税,高先生交纳了全部费用,并将私人印章交给房地产公司。因高先生购买的期房实测面积大于预测面积,办理产权证需按实测面积重新签订《北京市内销商品房买卖契约》。

房地产公司在高先生在场的情况下,填写了3份内容相同的《北京市内销商品房买卖契约》,同时在乙方签字处填写了高先生的名字,并加盖了高先生的私人印章。

半年后,房地产公司将房屋的产权证、新合同及高先生的私人印章交给高先生,并向他讲明新合同是为了办房产证而签订的,双方仍沿用旧的期房购销合同。

后高先生起诉至通州法院,称签订新合同他不知道,此合同中减少了许多对他有利的条款。房地产公司为自身便利,冒用他的姓名侵犯了他的利益,要求房地产公司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0元。

诉讼过程中,房地产公司辩称,我公司为高先生的利益使用其姓名,且我公司与高先生实际履行的仍是旧合同,没有给高先生造成经济和精神损失,不构成侵犯他的姓名权。

案例五

2005年6月份,被告王某、李某准备登记结婚,因李某全家搬迁,户籍丢失,无法办理结婚登记。王某随找到自己妹夫姨家(即原告方某家)亲戚,称未婚妻户籍登记丢失,无法办理结婚登记,想用方某的户口薄和身份证附李某的照片去办理结婚登记。

当时方某在外务工,只有父母在家,其父母想只是借用女儿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同意把女儿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借给王某使用。2005年6月24日,王某、李某登记结婚,结婚证上是方某的名字。

后方某务工回家得知此事,找到王某、李某两人要求用他们自己真实姓名登记结婚。2005年9月5日,王某、李某到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又于2005年9月8日以双方真实姓名重新登记结婚。方某户籍薄上留下了“离异”字样,引起了男友对其有“婚史”的误解,无奈之下诉至法院。

E. 请问“中国姓名权第一案”原告闫才源的个人像册网址是什么

http://sixiugehost.photo.163.com

F. 公安局有权拒绝改名吗

公安局不能拒绝改名。姓名权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公民改名不受年龄、性别、地域等限制。如果公安局就拒绝改名,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根据法律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G. 中国姓名权第一案原告,中国姓名权第一人到底是谁

闫才源
据新华社电安徽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三年级学生闫才源遭遇了一场长达7年的改名困扰:他想将姓名改为自己选择的“闫宇奥能”,却屡被河南焦作市公安部门拒绝。
闫才源是河南省焦作市人,由于其父母想要个闺女,当他还在母亲腹中时,父母就给他取好了“闫蕾”的名字,并以这个名字在户口簿作了登记。
闫才源长大后,父亲觉得儿子叫“蕾”太女气了,就换了音同的“磊”。上初一时,闫才源觉得“磊”重名太多,父亲又把他改名为“才源”。闫才源从小喜欢天文地理,由此产生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探索宇宙奥妙,“闫宇奥能”含义就是揭开宇宙所有奥秘的能力。闫才源认为,“闫宇奥能”能体现出自己的理想与气魄。
1998年,16岁的闫才源向焦作市焦南派出所提出要更名为“闫宇奥能”。派出所以他未满18岁为由,拒绝了申请。
2004年8月1日,闫才源放暑假在家。偶然一次听广播,公安局的一位领导正在回答听众提问,闫才源拿起电话便诉说了自己的请求。“那位领导表示,回去讨论之后给我答复。”9天之后,闫才源接到通知,要他提交更名申请书及相关证明。在焦南派出所,闫才源拿出了居委会证明,并填了一张《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申请表》,派出所所长在上面签了字,表示同意,但要报公安分局审批。8月13日,分局批准同意,同时上报市局,要闫才源等待答复。
“一直等到2005年1月28日,我才知道改名是不可能了。”闫才源说,“因为市局没有批准。”2005年4月25日,闫才源把焦作市公安局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一审判决,驳回闫才源的更名申请。

H. 姓名权的司法解释笔名,艺名,化名等属姓名权!国家那部法律规定的

这当然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内容,您可以在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著作权(署名权)的部分找到相关规定.

I. ”中国姓名权第一案,中国姓名权第一人---闫才源”的英文怎样表达

China' first case of right to name and first person to sue for his right to name--Yan Caiyuan

J. 要两个法律案例,一个宪法,一个行政法。还要案例分析。分析要结合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分析字数要多,

依法治国当然比以法治国好,因为后者只是把法律当作统治百姓的工具,但是它仅仅停留回在法家的水平上,答因为它还没有解决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
对此,两千年的黄老道家提出了“道生法”主张,不但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还说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来源,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据此,法律还可分为有道之法和无道之法,有道之法天下大治,无道之法“法令滋彰盗贼蜂起”(老子语)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竞赛不定项选择题 发布:2025-09-02 00:11:25 浏览:9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 发布:2025-09-02 00:00:29 浏览:140
呼和浩特市供热条例 发布:2025-09-01 23:59:46 浏览:233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 发布:2025-09-01 23:54:34 浏览:303
劳动法病修假 发布:2025-09-01 23:51:23 浏览:951
涵江区法院院长 发布:2025-09-01 23:41:19 浏览:458
国家劳动法工伤赔偿标准 发布:2025-09-01 23:35:27 浏览:126
劳动法职工产假最新规定 发布:2025-09-01 22:59:01 浏览:238
司法部全国两会会议精神 发布:2025-09-01 22:57:20 浏览:560
人在几岁开始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1 22:51:58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