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和行政法的关系
A. 如何理解行政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内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容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正所谓“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那行政必须要依什么法呢?依的就是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部门规章等。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属于哪个分类,比如是民法,还是行政法还有环保法属于哪个分类
按七大部门法划分的标准,水法应该属于经济法部门下面环境保护法的范畴。经济法的特征就是杂,难以归类的法律都在经济法里……
C. 环境保护法属于社会法还是行政法
行政法吧。
D. 环境法与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山东法律他们是具有相互的关联
E. 简述行政法律规范与行政法的关系
行政抄法律规范:是指由各种国家机关所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不是具体的法典,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一般称某某法,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而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其效力低于行政法,一般称某某条例。
F. 环境法与刑法的关系
两者应该处于同复等的法制律地位,在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像刑法、民法、行政法、民诉、环境法等属于我国的基本法。
另外,注意,环境法当中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规定,属于附属刑法的范畴,当然这是广义的刑法。
G. 行政法中哪些条文与环境保护有关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06-04)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003-01-0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0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07-0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09-30)
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2005-05-19)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1995-0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12-01)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1993-08-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1990-0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1990-06-2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2004-01-0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1989-1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 (1988-05-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理条例 (1987-0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198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1985-03-0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1983-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83-12-29)
暂时不知道有多少更新的,也就是最近颁布或修改的。
H. 法律与行政法律的关系
法律包含行政法。
行政法是法律的一个学科分支,也是一个法律部门(以行政法律关内系为内容容的法律规范的有机组成体系)
同行政法相平行的概念有: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程序法、宪政法。
可以这样理解,人是一个大类,以肤色分,人分为白人、黑人、黄种人、棕色人。那么法律,以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就可以分为: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等。行政法就是其中一个
I. 如何区分环境保护法和其它部门法
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军事法我国部门法的划分问题,总的说来,类似于大陆法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前苏联法学的影响,认为部门法的分类就是建立本国的法律体系(或法的体系),并且否定了公私法的划分。这种主张,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法律调整对象(即社会关系)和法律调整方法。 法的一般分类是指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适用的法的分类,它们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这是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标准对法进行的分类。(二)实体法和程序法这是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对法的分类。(三)根本法和普通法这是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为标准而对法的分类。(四)一般法和特别法这是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一般法和特别法这一法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具有相对性。(五)国内法和国际法这是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而作的分类。部门法的划分原则1.客观原则。划分部门法不是主观任意进行的,它有相对稳定的客观依据,这就是社会关系。2.目的原则。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现行法律。3.平衡原则。划分部门法应当注意各种部门法不宜太宽,也不宜太细。在它们之间要保持相对平衡。4.发展原则。法律部门划分固然要以现行法律、法规为条件,但是法律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法律部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可能不断出现新的法律、法规,因而法律部门也可能不断发展。我们在划分时,不能只限于目前的法律、法规多少,还应当考虑到法律、法规的今后发展,即考虑到即将制定和可能制度的法律、法规。5.主次原则,有时,一个法律、法规可以被划归不同的法律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这一法律、法规的主导因素进行划分和归类。而在CNKI的分类检索中,法学类被分为法史、法理及国际法,宪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民法和商法学,刑法、诉讼法学及司法制度等几大块。包括土地法、农业经济管理法、劳动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在内的几个部门法都被分到宪法、行政法和地方法制中。
J. 环境法属于什么行政法吗
不属于行政法,属于经济法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