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法条分析题

刑事诉讼法法条分析题

发布时间: 2022-01-22 21:10:44

⑴ 刑事诉讼法法条分析题怎么答

一、给该法条定性,指出法条的内涵
二、法条的立法意义及在整部法典的价值
三、颁布这个法条的相关背景
四、该法条的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
五、该法条的法律后果
可以从以上几点去分析,不一定全部都用上

⑵ 电大法学专科 刑事诉讼法 案例分析题 希望高人解答一下,不胜感激。 新手

修改前的刑事诉抄讼法第二百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所以省高院(不是中院啊)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是正确的。

⑶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

你这个完全没有说问题是什么呀……
不过粗看了案例,有几处与《刑事诉讼法》不符或者说有疑点:
1、第一百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2、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3、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4、第一百八十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以上四处有些问题,首先简易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其次,像这个案子必须公开审理并宣判。再次,审理期限没有特殊原因的至多1个半月,案例中所属1个月后是多长时间有待考虑。最后,被告人的上诉权不能被剥夺!

⑷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一)1999年6月5日,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释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张某将一中年妇女放在自行车栏内的一只皮包抢走,内有现金1800
元、身份证一张,张某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抓获,后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当取证结束后,民警王某和侯某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能主动承认错误,认罪态度较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并由张某的朋友李某(无固定收入)为保证人。
问题:
1、采取取保候审是否恰当?
2、如取保候审,李某是否可以作为保证人?
答:1、不恰当。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李某不能担任保证人。《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
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李某无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项规定,李某不符合保证人的条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时许,某市棉纺厂女职工张云被强奸。罪犯作案之后逃走,匆忙中留在现场一块手表。事后,张云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征。据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纪大约在30岁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体强壮,满脸胡须。张云还向公安机关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手表。经侦查人员查看,手表为黑色红莲牌机械表,已经半旧。于是,公安机关以这块手表为线索开始了案件的侦查活动。一个多月之后公安机关找到了手表的主人某公司职员刘俊枫。经公安人员询问,刘俊枫承认手表是自己的,但是声称已经与两个月以前丢失,而且不承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刘俊枫提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曾经丢失手表。于是,侦查人员认为本案已经证据确凿,随即拘留了刘俊枫。然后公安人员找到被害人张云,告诉她已经找到了遗留在现场那块手表的主人,让张云辨认一下,该人是不是罪犯。张云仔细观察了刘俊枫之后,对侦查人员说:“这个人的身高、体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长相也很象,我觉得就是他。”于是,侦查人员立即作出决定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刘俊枫。
(问题)在这起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公安人员的做法不当之处?并请说明理由
答:
1、对刘俊枫采取拘留措施不当,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2、在主持辨认时采取了单独辨认的方式
3、在辨认之前将被辨认人的有关情况告知辨认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岁,农民,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拘留后公安机关发现其患有严重肺结核,经医院检查属实,需要隔离。公安机关遂做出取保候审决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证人。江某向公安机关提出由其弟做保证人。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江某之弟有一定资财,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处较多,行踪极不稳定,因此没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
问题:
(1)本案中可否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
(3)若江某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公安机关还可以采取什么处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规定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本案中,江某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理应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2)公安机关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证人是正确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无固定的住处,不符合第(二)(四)规定,公安机关不同意其做保证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3)江某若无法提供别的保证人,可通过交纳保证金,而被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
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我国的取保候审分人保和物保(财产保)两种,若江某无法提供保证人,可选择财产保,交纳保证金。但如江某既无法提供保证人,又无法提供保证金。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纳保证金,又无保证人担保的,可以监视居住。”据此,公安机关可以对江某监视居住。

⑸ 急求《刑事诉讼法》作业答案4

36、答: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办理该案的一项诉讼制度。
回避的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4、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委托人或接受其请客送礼的;5、在本诉讼阶段以前曾参与办理本案的;6、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37、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应遵循的原则是:1、必须严格遵受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出其他的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
38、答: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应以是否对查明本案的全部事实情节,即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动机、目的、作案人的情况等有实际意义或证据价值为准。
39、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友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为自己辩护。自审查起诉阶段开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权委托辩护人。在审判阶段,被告人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条件的,法院应当指定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2、根据刑诉法第9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率是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根据这一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察阶段可以获得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从而有效行使辩护权。3、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人民法院再审判程序中,应当及时告知未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并在法定情形下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进行辩护。在法庭审判中,人民法院应当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依法辩护行为不受干扰。
六、1、“王某当即提出聘请律师的要求,检察人员表示:回头向领导汇报,但未作记录。”错误。无需经检察人员领导汇报。
“23日,李某提出会见王某,因本案涉及国家秘密,经研究,检察院于31日作出批准会见的决定。”错误。检察院英在48小时内作出批准会见的决定并安排会见 。
2、“被害人杨某以对刘某判刑太轻为由多次向县法院提出申诉”错误。
应向检察院提出。
“改判后杨某仍不服,又向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中级法院受理此案后,责成该案原审合议庭再次二审。”错误。应适用二审程序。

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释义

根据本条规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刑事诉讼开始前已经发现的,不应立案受理。在侦查阶段发现的,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审判阶段发现的,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告诉才处理,被害人撤回告诉的,用准许撤诉的裁定结案;对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终止审理。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6)刑事诉讼法法条分析题扩展阅读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说来,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自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公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其他几种情形,一般应以裁定终止审理。不过,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已经死亡的被告人无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⑺ 熟悉刑事诉讼程序的朋友进,这是道案例分析题,找出其中的11项错误

孙某1986年5月5日生,2002年10月10日因涉嫌酒后故意杀人,被A县公安局拘留。10月25日公安局作出逮捕决定,(1逮捕决定超时)随后,孙的同学王某是在校法律系学生,受孙某家人的委托到公安局要求做辩护人进行阅卷等工作(8辩护人只能到法院做阅卷工作,侦查期间不能),被批准(2不需要被批准可以直接做)。2003年1月20日公安局将案件移送给A县检察院(3公安侦查应在1月内确定,超时)。经审查,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的年龄存在户口有误的问题,但故意杀人事实清楚(4应补充侦查)。遂于2003年4月5日向A县法院提起公诉(5可能判处死刑,为中级法院管辖)。A县法院审理查明孙某行为时年龄已满16岁,于2003年8月8日判孙某死刑(6审判超时),缓期2年执行。王某不服,代孙某上诉,(7辩护人不可不经被告人同意直接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以后,孙某被押往监狱执行。

⑻ 刑法法条怎么分析

刑事法律指与刑事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回司法解释。当事人相关行为答是否符合相关罪的立案标准,当事人应该受到怎样的刑事处罚等等刑事辩护问题都可以在刑事法规中找到法律依据。所以了解基本的刑事法规还是很有必要的。

⑼ 1. 简答题 阅读我国刑法条文,试分析我国刑法中有哪些条文及规定体现了保障人

答:通过阅读我国刑法条文,在刑法总则当中通过第三条、第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体现了人权的保障;
通过这些条款的规定,明确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罪行与其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判处的刑罚相适应;以及特殊人群的刑事责任承担的特别规定,即恤老护幼的刑罚规定;同时,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作为保障《刑法》有效实施的程序法,既进行了有利于打击犯罪的程序性规定,也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法院专属定罪权等一系列规则对人权加以保障,在正义价值与效率价值发生冲突时,优先正义价值。

⑽ 刑事诉讼法案例与分析

找点案列分析的书看一下不就解决了吗?

热点内容
福州创元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04-27 06:21:17 浏览:328
公司独立法人资格 发布:2024-04-27 05:22:46 浏览:838
香港国安立法确立 发布:2024-04-27 03:30:28 浏览:270
古代对女子的惩罚都有哪些刑法 发布:2024-04-27 01:29:11 浏览:920
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 发布:2024-04-27 01:27:44 浏览:533
山水法院 发布:2024-04-27 01:18:50 浏览:538
凉山州法院院长 发布:2024-04-27 01:18:45 浏览:270
立法民主问题 发布:2024-04-27 00:16:59 浏览:796
自学考试海商法历年试题 发布:2024-04-27 00:10:59 浏览:443
道德法制网站 发布:2024-04-26 21:02:51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