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过劳死

劳动法过劳死

发布时间: 2022-01-27 02:58:02

『壹』 农民工遭遇“过劳死”该怎样维权

1、如果确有证据证明,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死亡,已构成工伤,家属可以要求给予工伤赔偿。
2、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应当视同工伤。
3、如果只是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家属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之规定处理:“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一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三个月至十二个月。”即:“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相关法律链接: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律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刑法》第244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贰』 劳动法行天下小伙猝死,过劳死能认定工伤和职业病吗

工作时抄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袭经抢救无效48小时内死亡,可以认定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叁』 对“过劳死”怎样立法

“过劳死”只是一个俗称,目前这个说法既没有医学上的定义,也没有法律上的界定。有人说,构成“过劳死”的三要素是: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强制劳动者加班;造成劳动者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长期超出法律的规定;劳动者死亡结果的发生与过度工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还有人说,“过劳死”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然而,不要说如今加班是白领中“为保住饭碗而不得不为之”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中低端劳动者群体来说,很多时候是自愿的甚至是主动要求“过劳”加班以赚取加班费,资方并没有“强制”其延长劳动时间。

『肆』 过劳死侵犯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

《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同样《劳动法》也有同样的规定。同时《劳动法》规定,加班应当取得劳动者的同意。

『伍』 "过劳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这也让我国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而过度加班可能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

什么是“过劳死”?

“过劳死”顾名思义或可以读作因过度劳累而引起的死亡,从医学上的解释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大,心里压力变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进而突发严重疾病,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什么人群须防“过劳死”?

由于医学上过度劳累进而引发潜在疾病易产生“过劳死”,则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吸烟者等高危人群由于身体本身潜在疾病的可能,就需要更加注意和防止过度劳累。

如何预防和防止“过劳死”?

过劳死的案例屡见报端,而中青年成为发病的主力军,不可回避的则是熬夜,加班,无休息日等原因,一方面,《劳动法》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从国家和制度角度讲,需要严格贯彻落实这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中,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劳作时间较长或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适当休息,通过多种方式放松身心,个人的压力应该有,但不应让压力成为压垮身体的阻力。生命健康是首位的,失去健康,所有的奋斗都将失去意义。

『陆』 过劳死亡家属怎么处理

若是“过劳死”被认定为工伤,家属可通过工伤保险基金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过劳死”无法被认定为工伤,家属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等。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柒』 过劳死算工伤吗

法律分析:过劳死不一定算工伤。如果过劳死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法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捌』 研究生研究课题不幸“过劳死”属于劳动争议吗

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的争议并非都属于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的范畴。

热点内容
吴庚行政法的理论与实用 发布:2025-08-27 17:52:09 浏览:54
基金定投法规 发布:2025-08-27 17:31:00 浏览:540
学法网行政法期限 发布:2025-08-27 17:30:02 浏览:722
司法局扫黑除恶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8-27 17:27:07 浏览:74
深圳杀狗立法 发布:2025-08-27 17:20:06 浏览:966
林州法院高 发布:2025-08-27 17:19:57 浏览:84
道德是实在吗 发布:2025-08-27 17:19:49 浏览:710
出国当律师 发布:2025-08-27 17:08:52 浏览:472
山东民间融资法规 发布:2025-08-27 17:06:11 浏览:865
论司法的正义 发布:2025-08-27 17:04:58 浏览: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