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公司年假不符合劳动法

公司年假不符合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2-02 15:22:00

Ⅰ 公司规定的年假不符合劳动法

先纠正一下。年休假不是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版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权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司不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Ⅱ 劳动法怎样不符合休年假的条件

你这种情况是可以的,你在休假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休年假,还是休串休的假?

Ⅲ 本地企业职工没有年假违反劳动法吗

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如果工作一年以上,没有年休假违反劳动法。

Ⅳ 公司强制休年假违法劳动法吗

摘要 不合法

Ⅳ 公司这样安排休年休假违反劳动法了吗

公司是有统筹安排员工年休假的权利的,不过也是要经过职工同意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公司安排了年休假,员工并没有异议就算同意安排。

Ⅵ 遇到公司竟然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给于员工年假该怎么做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Ⅶ 公司不按劳动法休年假怎么办

去当地劳动部门搞诉?

Ⅷ 公司对于年假及补休的赔偿标准与劳动法不一致,该以哪个为准

1、这个自然是按劳动法了
2、可以要求赔偿
3、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诉
4、个人意见是尽量协商解决吧,毕竟只是5天年假,为这个去找一趟劳动部门似乎不太值得

Ⅸ 公司不按劳动法给年假怎么办

公司不按劳动法给年假属于违法行为,你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依法给予年假待遇。

Ⅹ 公司不按劳动法给年假也不补偿我可以告他吗

出现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劳动法》
1、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2、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4、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5、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热点内容
沈阳司法考试考场 发布:2025-08-23 14:44:23 浏览:646
法官制服配发标准 发布:2025-08-23 14:34:20 浏览:68
关于道德高尚的作文 发布:2025-08-23 14:33:44 浏览:984
如何签下企业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3 14:25:41 浏览:180
长途汽车上拥挤流产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3 14:19:38 浏览:836
法院门口图片 发布:2025-08-23 14:17:48 浏览:501
宿州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发布:2025-08-23 14:10:47 浏览:900
建立法律顾问全覆盖 发布:2025-08-23 14:09:41 浏览:605
法助考法官 发布:2025-08-23 14:06:58 浏览:138
梦想与道德的画 发布:2025-08-23 14:06:24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