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新老行政诉讼法

新老行政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2-02-03 04:15:26

1. 新的行政诉讼法实行后,旧的行政诉讼法解释是否还适用

不适用了。《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其中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2. 《最新修改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草案才出来
行政诉讼目前没有修改的议案提出
请耐心等待

3. 行政诉讼法最新修改是哪一年

法律分析: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行政诉讼法。第一次是在2014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4. 新行政诉讼法关于证据人

新行政诉讼法证据规则是由被告对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举证;被告不举证或逾期举证的,视为无证据;以及被告收集证据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5. 新《行政诉讼法》对被告出庭应诉有哪些具体规定

新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因特殊情况不内能应诉的,也容应当指派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应诉。这里的负责人指正职和副职,这里的指派实质应当出具书面的授权委托书,也就是说,在以后的行政诉讼中不得出现只有代理律师的情况。
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参加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是现代国家据以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从而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6. 新旧行政诉讼法的不同之处

A 新行政诉讼法,新在哪里?

新行政诉讼法将于明年5月份正式实施,修改的地方太多了,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从立案、审理、执行方面的完善,有助于改善在实践中的行政诉讼的“三大难”问题。新行政诉讼法,在立案方面扩大了行诉案件受理范围,在审理方面强调了行政机关的出庭义务,在执行方面赋予了法院刑拘的权力。

一、立案:扩大行诉案件受理范围:

对以下12种“民告官”案件,法院要受理。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3、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5、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7、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8、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9、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10、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11、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1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新行诉法扩大了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过去有一些法院不管的案子,现在也管了,包括社会比较关注的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等领域。这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机关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各类行政行为都能够经受法律的检验。

二、审理:民告官“官”应出庭应诉。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行政机关要支持告、配合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虽然是被告,也要积极支持、配合人民法院依法开展行政审判工作。

三、执行:不执行判决可拘直接责任人。

“第九十六条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对于促进执行还是比较有力度的,虽然有‘社会影响恶劣’的限制,实践中可能会慎重使用这个手段,但是拘留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7. 2014年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有哪些重大变化

第33条 证据包括抄: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34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映成趣,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第35条,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36条 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作出了芹菜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

8. 新《行政诉讼法》有哪些看点

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首先是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并对虽然已经立案但因确实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当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作了列举性规定,包括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等十种情形。
受案范围进一步扩大,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扩大了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补偿决定、认为违法集资或摊派费用等违法履行义务行为、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社会保险待遇等给付行政行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或土地房屋补偿协议等情形纳入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原规定相比,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救济范围更加广泛。
明确跨区域管辖审案;为了解决行政案件“审理难”问题,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这一规定排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干扰问题,保障了行政审判依法独立公正开展。
明确行政案当事人资格;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原告不仅包括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直接相对人,而且还包括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原告资格转移后的权利义务承受人。行政案件有了简易程序非法干扰审判将被制裁。为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新法增加了简易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以及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一审行政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立案之日起在45天内审结。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全勤奖是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3 11:45:16 浏览:157
刑事诉讼法第271 发布:2025-08-23 11:44:38 浏览:273
劳动合同法全日制 发布:2025-08-23 11:38:08 浏览:920
文化道德教育 发布:2025-08-23 11:36:36 浏览:209
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发布:2025-08-23 11:32:26 浏览:642
hr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8-23 11:14:51 浏览:19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 发布:2025-08-23 11:11:23 浏览:362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发布:2025-08-23 11:04:37 浏览:422
古代女人刑法大全 发布:2025-08-23 11:01:55 浏览:710
商法合同法案例 发布:2025-08-23 11:00:35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