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依申请依职权

行政法依申请依职权

发布时间: 2022-02-13 08:35:35

⑴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必须有行政相对方的申请。

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相对人申请的条件下方能作出,没有相对人的申请,行政主体便不能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而实施的行政行为,它以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条件。

(1)行政法依申请依职权扩展阅读:

依申请行政行为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行政许可,我国学者论述较多的还有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裁决等。当然,还有一些新型的行政管理手段也是需要相对人申请的。例如,助成性行政指导、某些行政合同的缔结、行政仲裁等。

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其职权而无需行政相对人申请就能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也称主动行政行为和积极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不待相对一方当事人的请求而主动为之的行为。

⑵ 行政机关依申请或依职权调取的材料需要公开吗

你好,行政执法首先是程序公开,行政机关依申请或依职权调取的材料,不涉及密码和隐私的需要公开。

⑶ 主体依申请,也可以依职权行使中的依职权是什么意思

法律法规中赋予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权利

⑷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必须有行政相对方的申请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二、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主要区别。“依职权”是指行政主体有主动作为的义务,如行政处罚;“依申请”是指行政主体有被动作为的义务,如行政许可。

(4)行政法依申请依职权扩展阅读:

一、依申请行政行为特征

1、依申请行政行为是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

2、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3、依申请行政行为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抑制影响维持公共利益的因素,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4、依申请行政行为必须依法作出。

5、依申请行政行为是要式行政行为。

二、依职权行政行为主要特征

1、具有法定性。

2、具有强制性。

3、具有主观能动性。

4、具有及时、迅捷性。

5、具有侵权救济性。

依据原则

1、目的的合法性

2、行为的及时、迅捷性

3、职权的法定性

4.实施的客观规律性

5、民主性

⑸ 行政确定是依申请还是依职权

你是说行政确认吧,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确认是依申请的,比如婚姻登记;有的确认是依职权的,比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⑹ 行政给付是依申请还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应该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形式主要有:发放退休金、退职金、失业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费、补助等,都需要申请的。

⑺ 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有何不同

前者是行政部门根据申请人的请求而为的行为,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后者是行政部门给予法律授予的职权和职责,主动而为的行为

⑻ 在行政行为的分类中,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有哪些区别求答案

“依职权”是指行政主体有主动作为的义务,如行政处罚。
“依申请”是指行政主体有被动作为的义务,如行政许可。

⑼ 民诉中哪些行为是依申请,哪些是依职权的怎么看

您好,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当事人及版其诉讼代理人因客权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二是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前者由当事人申请而启动,后者是法院主动依职权而进行。由于该条对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规定过于宽泛,为明确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最高法院于1992年7月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适用意见》)的第73条将“由人民法院负责调查收集的证据”限定为以下3种情形:(1)人民法院需要鉴定、勘验的;(2)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的;(3)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证据。不难看出,该条第三款的规定仍很宽泛,并没有达到限定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范围的目的。为此,200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二款,即“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明确为:(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除此之外,是依申请。

⑽ 行政法中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有哪些

当然需要,没有理由、或者说理由跟你个人没有多大关系的,那政府可以拒绝你的申请,也可以不公开啊!

热点内容
论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1 14:41:33 浏览:332
84年的山林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1 14:35:24 浏览:968
婚姻法培训小结 发布:2025-08-21 14:21:04 浏览:558
民事诉讼法质证分几个阶段 发布:2025-08-21 14:20:10 浏览:914
丹阳法院执行路法官 发布:2025-08-21 14:20:08 浏览:453
劳动法劳资10年以上辞退补偿 发布:2025-08-21 14:17:29 浏览:863
最新民事诉讼法第229条 发布:2025-08-21 13:51:24 浏览:568
监狱医院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13:36:34 浏览:410
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 发布:2025-08-21 13:31:30 浏览:802
家族里的规章制度公告 发布:2025-08-21 13:29:53 浏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