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中鉴定人
❶ 民事诉讼法对鉴定的有关规定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鉴定的相关规定,如符合法定条件,可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
第二十九条 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证据或者有正当理由表明被告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可能有错误,在举证期限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人不具有相应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
第三十一条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委托或者指定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一)鉴定的内容;
(二)鉴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鉴定的过程;
(五)明确的鉴定结论;
(六)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及鉴定部门签名盖章。
前款内容欠缺或者鉴定结论不明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部门予以说明、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❷ 为什么民事诉讼法中第四十条规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而刑事诉讼法中审判阶段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
不冲突。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本来就适用不同的部门法,分别由民事庭和刑事庭组成合议庭。
你就说的本就是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不同之一。
❸ 行政诉讼中法院通知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人而没有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内为鉴定人容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因此鉴定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必须出庭,否则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即法官不采纳报告)
1、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
2、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
❹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但鉴定人拒不出庭
如果人民抄法院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袭,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❺ 民事诉讼法第78条鉴定人是单位派其他人的可以吗
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的鉴定人是指作出鉴定的人,鉴定单位指派鉴定人以外的版其他人,是不可以的,权因为法院要求鉴定人到庭,是解释作出鉴定的理由,解答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提出的异议。其他人不了解鉴定内容和依据,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❻ 刑事诉讼法中的鉴定有哪些
刑事鉴定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安司法机关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并且应当将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
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
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百四十八条
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