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解释四法律图书馆
可以查询,建议在法律图书馆予以查询为佳。
⑵ 各种法律归类
中国法律体系划分为: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法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与版非诉讼程序法权
就这七个法律部门。
1.宪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民法商法:比如婚姻法、民法通则、保险法、继承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公司法等
3.行政法:比如行政许可法、城市规划法等
4.经济法:比如企业破产法、证券法、招标投标法等
5.社会法: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
6.刑法:刑法法典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比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⑶ 劳动法对旷工的规定是怎样的
旷工一天就扣半个月工资肯定是违反规定的。
发现旷工的情况时发要求复工的书面给职工。经多次要求未来复工的,发书面劳动合同终止单给员工。
企业一般是怎样对员工旷工行为进行处罚的:
1、《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有制定和执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权力。
2、旷工是一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旷工严重的,甚至会被用人单位除名。用人单位依据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其予以处分和罚款,是一种正常的企业管理。
3、至于对旷工的处罚与安全积分和年终奖金挂钩,也是法规允许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因为各个公司的经营特点不同,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比如有的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对劳动纪律会松一些。有的公司24小时运行,不允许岗位缺人,就得严肃劳动纪律。
《劳动法》第25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对于旷工,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是企业辞退员工的条件之一,即员工长期旷工,违反企业相关规定的,企业可以予以解除劳动关系。
2、关于旷工处罚,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但由于以前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被废止,关于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部门法律法规里却有明确规定,即企业对违反劳动合同以及企业内部相关规定的员工可以进行经济扣减,但扣减金额不得超过该月工资20%也不得再扣减后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企业没有对员工的处罚权,更不能罚款,当然扣工资如果合理,是可以行使的。如果员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可以依法对其处罚,但不能超过法律允许的限度。旷工一天扣半个月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以主张维权,不过是否维权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
(3)劳动法解释四法律图书馆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章工资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九十一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⑷ 有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题!会的进来帮帮忙!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主要义务以及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法定程序和基本内容,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了解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能结合实际畅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结合当前社会上一些人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谈谈劳动者怎样遵守职业道德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争取集体荣誉的情感。懂得: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正确对待劳动着的权利和义务,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精神,将来走向社会首先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端正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每个劳动者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做自己的贡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端正自己作为未来劳动者的态度,将来自己走向工作岗位,不管从事什麽职业,应该作“干一行,像一行”,自觉按照职业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关于“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在第一节讲述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引申出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切实保证,义务切实得到履行,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三大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才会飞速发展。本框题着重讲述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等知识,其中提高职业技能以及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本框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第四课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职工下岗问题是本框题的热点。解决了本框题的这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后两个框题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首先阐明了在我国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这里提到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权利与义务涉及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但作为劳动者,其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教材列举了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八项基本权利和履行的五项基本义务。教师在解释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时可以和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职工下岗现象联系在一起,分析企业职工下岗失去了工作是否意味着企业剥夺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属违法行为?在解释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时,主要讲解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这两点义务。在讲第一点义务时,要从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及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紧迫感两个角度分析。讲第二点义务要从什么是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三个角度进行。教师可以结合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缺乏诚信,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败坏了社会风气的事例,说明劳动者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分析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才得到了真正的统一。由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使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统一。我国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由法律规定并有法律保障的。这里所说的“保障”不能完全等同于保护,应该从两方面理解,即劳动者的权利要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劳动者的义务要受到法律制约。法律既有保护的作用又有制约的作用。
二、关于“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教法建议:
教材涉及的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八项,教师在授课时应给学生逐一分析。
第一项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讲解这点权利时可以给出两个材料,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
第一个材料是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造成几千万人下岗。对于下岗问题,国家极为重视,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岗职工70%实现了再就业,但还有30%没有工作。第二个材料以录像的形式出现。此录像摘自7月16日中央2台的经济、生活、服务节目。其主要内容是江西赣州虔诚大酒店的管理层与酒店内的100余名职工长期以来一直未签定劳动合同,两者相安无事。但近年,虔诚大酒店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对酒店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撤掉了酒店内的两个部门,节目中的主人公童先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下岗了,下岗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教师提问:上述两则材料中涉及的情况是否都侵犯了劳动者的第一项权利,为什么?通过讨论要使学生明确,国有企业下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外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也是原因之一。对于下岗问题,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国家确实是在采取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以真正实现。所以材料一涉及的问题不属于侵犯劳动者的第一项权利。材料二涉及的虔诚大酒店的行为则属违法行为。详见录像。
第二项权利: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在讲此框题前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即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常有加班的现象吗?加班的原因是什么?用人单位支付加班的报酬吗?一般时间、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各按什么比例支付报酬?课堂上通过对学生所做调查的分析,要让学生知道即使是加班,劳动法也有明确规定,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要求学生把这一法律知识转告父母。
第三项权利:劳动者具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首先展示一份材料。材料的具体内容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某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为了抓住这一商机获取更多的利益,工厂决定延长劳动时间赶制产品。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凡每天愿意工作16小时者工资翻番。在高工资的诱惑下,很多“外来妹”争先与厂家签定了合同。事后确实得到了厂家许诺的报酬。但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使一些人难于应付,其中一“外来妹”在半睡半醒中做工,不慎被机器弄成重伤。然后提问:这一责任应由谁负?最后,教师要把《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给学生讲清,使学生知道,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劳动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
第四项权利: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几件大的生产事故,讲解此项权利。近几年生产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反复强调的重点问题,甚至把是否发生生产事故作为考察当地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使这样,生产事故还是接连不断。广西南丹矿井坍塌,黑龙江鸡西煤矿瓦斯爆炸……都历历在目。在调查清楚的生产事故中,绝大多数在事故发生前安全隐患就已昭然若揭。但一般职工都认为,安全问题是管理层处理的问题,与自己无关,所以,明明看到安全隐患也麻木不仁。教师要告诉学生,《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产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其他权利有: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权利;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此点放在本节第三框题详细讲解);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见第一项权利中涉及的虔诚大酒店的例子;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这里主要是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工会代表有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的开展活动;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关于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主要义务,教师主要讲解“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两个重要义务。
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课前全班学生自愿分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前两年电视台热播了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请结合张大民的生活态度谈谈他为什么经济生活窘迫?第二、调查你所认识的下岗人员的学历、接受过何种职业技能培训、不能实现再就业的主要原因?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第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劳务贸易迅速发展,劳务输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外向型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和创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虽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剩余劳动力非常多,但,为什么劳动力出口很有限?第四、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劳动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课堂上由各组的代表对本组研究的问题提出看法。
最后,教师结合下面两个表格分析: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竞争将从自然资源、资金、产品技术等有形资源的竞争转向知识、高科技、信息等无形资源的竞争,而具有创新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争优势,人力市场越来越多需要有更高知识和有更高技能的工作者,他们也将得到更高的工资。在美国高技能与低技能工作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明显拉大,在欧洲其他国家,低技能工作者的就业情况则趋于恶化,这些情况反映了技术变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严峻事实,有较高知识和较高技能的工作者更有价值,而技能较低的劳动者在就业和收入等方面将处于不利地位。看下面两个表格:
⑸ 求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全文下载地址和与之相关的各项法律下载地址
劳动合同法?网上随便找的呀,但是单单看《劳动合同法》你是无法看全回的,一般要配上《劳动合同答法实施条例》,你网络下就有的,我就不黏贴了,当中很多点还要看劳动法司法解释,现在出到劳动法司法解释4,其中在地方上还有些补充条款,你是遇到什麼事情还是要学习?
⑹ 澳大利亚刑法和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澳大利亚 法律以情为本
因为探亲,在悉尼住了数月,不敢说对该国法律有多深的认识,但就所见所闻,觉得澳大利亚的法律详尽无比,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法制国家。但因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一些事件的法律界定与我们的理解有所不同。
防范者成了受害者
邻居有一个16岁叫费奥斯的男孩,喝醉酒后要进一家酒吧,被该酒吧的保安拒绝,因为已是深夜,酒吧早已打烊。于是,这个男孩设法爬上酒吧的屋顶,并跳入酒吧老板的卧室。当时,老板及妻子和两个孩子皆已入睡。被响声惊动的老板,发现有入侵者,惊慌之中抄起一根棒球棒打去,将男孩的头部击伤。
悉尼的地方法院对此事立案调查,最后,费奥斯因受伤获得了五万澳元的赔偿。费奥斯的母亲在诉讼中称,自己当晚看到儿子的头上脸上都是血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因而要求给予精神赔偿费。酒吧老板又被法院判定,赔给费奥斯母亲二万澳元。在这一事件中,酒吧老板损失了七万澳元,还不包括诉讼费。
法院如此判决的理由:其一,费奥斯未满18岁;其二,他是在喝醉的状态下进入他人私宅的;其三,他并未首先对酒吧老板及家人进行袭击。因此,费奥斯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且应获得赔偿。
标志旗的教训
澳大利亚仅有1900万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沿海的几个大城市,像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布里斯班等,这些城市都是天然良港,有不计其数的美丽海滩。有人说,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中离不开Beach(海滩)Beer(啤酒)Bbq(烧烤),因为这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B",故双称其为"3B"。到海滩游玩,少不了下海游泳、冲浪,海滩救护队就是负责这些人安全的。海滩上插着一些蓝色旗帜,旗帜指向大海的直线范围内有人出现问题,均由他们负责救护。但是,人们一般都知道,救护队只是在白天工作,晚上,海滩上是没有人值班的。
有一醉汉,深夜下海游泳稀里糊涂撞在了拦鲨坝上,造成颈椎受损下身瘫痪。随后,此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说当时海上明明插着蓝色的救护旗帜,他却没有得到救护,救护队应对他的不幸负完全责任。一场官司下来,此人获得了300万澳元的赔偿。
这事件发生后,救护队员每天下班后,再也不敢忘记拔掉那些蓝色旗帜了。
公众场所被殴打可向政府索赔
在澳大利亚,你如果在政府修建的公路上、公园里(私人道路及花园除外),在火车、大巴车上,或是在其它公共场所,遭遇抢劫或被殴打,可以起诉警察失职,向政府索赔。
一位从北京赴悉尼读书的王小姐,一天晚上拿着从图书馆借的几本书回住地,路上遇到了劫匪。因为她身上没有多少钱,劫匪一怒之下将其痛打了一顿。王小姐不仅多处受伤,书也被抢了去。王小姐报了案,到医院开具了伤情证明。澳洲法律规定,受伤达三处或三处以上的,可以获得政府赔偿,她据此获得了政府给予的8000澳元的赔付。所幸,王小姐的伤并无大碍,几天后警察又帮她找回了被抢去的书籍。
澳洲法律认定婚姻关系神圣,夫妇一方犯罪,另一方只要不是参与者,即使知情也有权保持沉默可拒绝出庭作证。这一条款还有可能被扩大涵盖范围,因为已经有人在提议:大义灭亲?那虚无缥缈的"义",怎能超越骨肉至亲的"情"?难道白发苍苍的父亲真会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儿子投入牢狱吗?
⑺ 我想自学劳动法
以下法律法规什么的看完,熟悉,会运用。
看不懂的话就去图书馆找相关关键内字的书籍容,不懂的条文看懂就行了,也没必要全书都看。
劳动法方面你就可以出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⑻ 关于劳动法
现在施行的劳动法是1995.1.1实施的,现在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是2008.1.1实施的
劳动合同法 http://ke..com/view/1027506.htm?fr=ala0_1
劳动法http://www.cau.e.cn/xgh/FAGUI/guojia/ldf.html
⑼ 劳动法第二条
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用人单位的规定内。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容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