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水行政法规定处罚最多多少

水行政法规定处罚最多多少

发布时间: 2025-07-27 08:33:43

❶ 行政处罚最多罚多少钱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对于个人是没有最高限额的。要根据所违反的行政法来确定处罚额度的,没有最高限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❷ 行政制裁和行政处罚的关系

行政制裁与行政处罚区别如下:
1、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特征、对象及性质:
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划分如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行政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4、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5、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6、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7、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按照本条的情形规定行政处罚;
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9、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
10、除上述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行政处罚和行政制裁的对象不同,采取的措施不同,作出决定的主体范围不同,行政处罚的形式多种多样,而行政制裁的形式只有六种,行政处罚是由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制裁是由行政监察机构做出来的。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六条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❸ 当场收缴罚款20还是100

法律分析:行政法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数额是2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❹ 行政处罚当场处罚最高罚金多少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内五十元以下、对法容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交警比较特殊,可以当场处罚200元以下。

(4)水行政法规定处罚最多多少扩展阅读: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❺ 同时违反两个行政行为怎么处罚

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在作出了行政处罚之后,可以申请进行听证,对于行政处罚程序,在《行政处罚法》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至于行政处罚的种类,则主要包括了七种,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等。《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具体到《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含义,应是:对于同一违法行为人的违反同一法律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罚款处罚或是多次罚款处罚。但如果是多人共同违法,可以同时给予所有违法人罚款的处罚;如果违法行为触犯的是两个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由不同的执法行政主体给予不同的罚款处罚;如果罚款处罚不足以消除全部危害,对同一违法行为也可以给予不同种类的处罚,比如罚款的同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等。
(5)水行政法规定处罚最多多少扩展阅读:行政处罚两个违法行为可以同时进行处罚吗可以使用两个不同的依据分别处罚,比如罚金警告。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但没有规定一个行政处罚案件不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不同的处罚方式。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❻ 派出所最多可以拘留几天

派出所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在没有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的情况下,无权直接决定拘留;若经过批准决定拘留,拘留期限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最长不超过20天。具体说明如下:

  1. 询问查证时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2. 行政拘留期限:对于违反行政法的行为人,若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拘留期限一般是十五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针对单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况。

  3. 合并执行拘留期限:若行为人违反两种以上治安管理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应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综上所述,派出所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决定拘留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拘留期限在法定范围内。

❼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按此规定, 一事不再罚 可界定为: 行政主体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是指当事人实施了一个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或者说一个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当事人在客观上仅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违法事实。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针对该行为向行政处罚主体作了重大欺瞒,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则处罚主体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
同一个违法行为对行政法规范的违反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同一行为违反了一个行政法律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第二,同一行为违反一个行政法律规范,由两个以上行政主体管辖。第三,一个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分别由两个以上行政主体管辖,即所谓“竞合违法”或“规范竞合行为”。可见,同一个违法行为也并非是违反一个法律规范或一个行政管理关系的行为。
“一事”指行为人的一个违法行为或同一违法行为。准确地界定“一事”是正确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基础和前提。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如违法占地建房,从准备材料到施工直至建成。对既遂行为,应将整个过程视为“一事”,不能再分预备,实施数个行政处罚;违法未遂指已着手实施违法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违法行为。如违法建房,已着手清理现场开始施工被发现制止。由于行为人已开始实施行为,构成违法,也应定“一事”处罚。对连续违法行为的界定。连续违法行为指出于同一违法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符合数个违法构成的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触犯同一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如出租车司机连续违章载客。对连续行为以行政机关发现并处罚为界限来界定是否属“一事”。
行政机关发现违法行为连同以前数次连续行为,界定在“一事”范围内。如行为人受处罚后再实施连续违法行为,则按上述原则界定为新的“一事”。对继续行为的界定。继续行为指某种违法行为从开始到终止前,在时间上一直处于继续状态。如某饭店一年内一直无照经营。对继续行为,不分时间长短,都界定为“一事”。对牵连行为的界定。牵连行为指出于一个违法目的,而违法方式或结果又牵连地构成其他违法,对牵连行为也宜界定为“一事”作出处罚。
“不再罚”的界定。不再罚指对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后,不得给予第二次及以上的处罚。界定不再罚,应把握以下几点: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后,没有法律规定,不得再对行为人作出第二次及以上的处罚。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处罚时,如没有法律规定和特殊情况,应在法律相应规定的诸处罚种类中选择一种处罚形式进行处罚,不得给两种以上的处罚。不再罚指不得给予行为人两次以上的罚款,不包括在一次处罚中给予行为人两种以上的处罚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交由能够有效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并定期组织评估。决定应当公布。
承接行政处罚权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按照规定范围、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协调配合机制,完善评议、考核制度。

热点内容
北京大学劳动法作业 发布:2025-07-27 15:41:06 浏览:95
药事法规新 发布:2025-07-27 15:34:20 浏览:116
2017会修改劳动法吗 发布:2025-07-27 15:28:23 浏览:12
刑法竞合形态 发布:2025-07-27 15:19:46 浏览:611
瓷砖销售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7 15:10:54 浏览:342
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 发布:2025-07-27 15:09:54 浏览:427
社区慢性病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7 15:09:15 浏览:240
认缴期限公司规章 发布:2025-07-27 15:09:12 浏览:935
盐酸备案规章 发布:2025-07-27 15:08:26 浏览:847
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7 15:03:14 浏览:343